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665|回覆: 1

[大成拳(意拳)] 大成拳斷手第一條件——抗擊打能力的訓練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斷手又稱實作,是以特有的搏鬥方式進行的實戰活動。

大成拳斷手是一種激烈的對抗運動,若想參預,必須具備抗擊打能力、速度、快速反應能力等多種條件,其中抗擊打能力是參預大成拳斷手的第一條件。

提個簡單的問題:在斷手過程中,最讓人擔心的是什麼?當然是被敵方擊中。那麼,最令人愜意是的什麼?當然是擊中並擊垮敵方。然而,總是擊中敵方而永遠不被敵方擊中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我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被敵方擊中的次數,也絕對無法避免對抗中的激烈衝撞和劇烈磕碰。但是,當我們具備了一定的抗擊打能力,或者說是具備了抗重擊能力,結果會怎樣呢?舉個例子:兩個同樣體積的玻璃球撞在一起,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可如果把一方變為鐵球,其結果則不言而喻。我們一旦具備了抗擊打能力或抗重擊能力之後,就等於把自己變成了鐵球,到了這時候,可能根本不把敵方的擊打和衝撞磕碰放在心上了。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抗擊打能力呢?須從三個方面進行鍛煉,即站樁加相關意念、試力加相關意念和接拳訓練。

一、站樁加相關意念

可以隨便選擇一種技擊樁,如矛盾樁、浮雲樁、托嬰樁等、配己合以下與鍛煉抗擊打力相關的意念活動:

1.設想前後左右有許多人手持刀槍棍棒輪番向我攻擊,我身體各部位不斷做出各種反應,以抵抗這些攻擊。

2.設想前後左右有許多人不斷向我投擲磚瓦石塊,我身體各部位相應做出各種反應。

3.設想頭頂上方山石崩裂,碎石紛紛墜落,不斷下砸我的身體,我做出各種反應。

二、試力加相關意念

可以隨便選擇一種試力,如鈎銼試力、彈簧試力、波浪試力等,配合以下相關意念活動:

1.設想前後左右有羅網包圍,羅網之內皆為刀叉鈎銼,並蓄有萬弩待發之勢,我則毛髮筋肉伸縮撥轉,全身內外無處不有滾珠起棱之感。

2.設想前後左右各有一堵高牆,我不斷前撲後撞左衝右突,所到之處,高牆即土崩瓦解。

三、接拳訓練

接拳訓練是大成拳特有的抗擊打能力的訓練方式,它不同於其他拳種的排打功。排打功主要是藉助於其它器械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擊打,以提高骨骼肌肉的強度。排打功往往會造成身體受傷,故為大成拳所不取。而接拳訓練是通過訓練雙方的身體接觸,即一方以拳腳肩肘踢打碰撞另一方身體,以達到提高身體抗擊打能力的目的。因為人體相互接觸根據雙方的承受能力由輕到重,循序漸進,而且雙方可以根據對方發力情況做出相應反應,所以十分安全。

接拳訓練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間架接拳訓練:承接方以丁八步站立,抱好間架 (如採用高位間架,姿勢如下:兩腳站成丁八步,兩掌於面前上抬,抬至眼眉高度或略過頭頂,十指相對,掌心向下,掌指距頭部約一尺。全身心處於防守待攻狀態),發力方兩手臂輪番或同時擊打承接方兩手臂。此功也可採用其他間架,如矛盾樁間架或其他隨意性間架等等。

2.胸部接拳訓練:承接方以丁八步姿勢站立,兩掌分別向兩側斜下方伸展或隨意擺放;發力方以兩拳輪番向承接方胸部擊打。

3. 腹部接拳訓練:承接方以丁八步姿勢站立,兩手向外側伸展或隨意擺放;發力方以兩拳輪番向承接方腹部攻擊。

4.肋部接拳訓練:承受方以丁八步姿勢站立,兩手同渾元樁姿勢或隨意環抱胸前;發力方以一拳不斷擊打承受方肋部。

5.背部接拳訓練:承受方以丁八步姿勢站立,兩手同矛盾樁姿勢或隨意環抱胸前;發力方由後面以兩掌撲擊承受方背部,待承受方有一定基礎後,改為以兩拳輪番擊打。

6.身體其它部位接拳訓練:凡可以雙方進行配合訓練的部位,皆可採用此種方式靈活練習。對於無法配合訓練的,可以自己解決:以拳、掌對該部位輪番擊打。

以上六類方式囊括了全身各部位的接拳訓練。但因為接拳訓練是一種反覆撞擊身體的特殊功法,如訓練不當、亦有可能出現副作用或傷及身體,所以訓練時必須遵循如下原則:

A.接舉訓練必須在有了一定樁功基礎的情況下進行,一般應於站樁數月、身體有了明顯的抗擊能力之後進行。

B。發力方的攻擊力量須由輕到重、循序漸進,此項原則非常重要。具體操作是這樣的:剛開始訓練時,發力方攻擊力量要非常輕,基本是點到為止,以三五日為一個階段,逐步加碼。但不論處在哪一階段,都應以身體能夠充分承受為前提,特別是肋、腹、背等部位,要特別注意。

C.接拳訓練每次時間不宜過長,每天每個部位只須數分鐘即可。
蔡去 發表於 2025-4-7 07: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大成拳斷手之抗擊打訓練要旨】

大成拳斷手實作,乃武學至高實踐境界。其對抗之激烈,非尋常習武者所能承受。今就抗擊打能力之要義,試作專業闡發。

一、抗擊打之武學本質
抗擊打能力非單純皮肉之堅,實為"形、氣、神"三位一體之功。形者,筋骨肌肉之結構也;氣者,內勁充盈之狀態也;神者,臨敵不懼之意念也。三者相合,方成"鐵球"之喻。王薌齋先生【大成拳論】云:"力透毛髮,氣貫周身",正謂此理。

二、站樁意念訓練精要
1. 矛盾樁配"刀槍不入"意念,當循"松而不懈,緊而不僵"之則。站樁時宜想象敵械及身瞬間,肌膚自然產生彈性抗力,如【黃帝內經】所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2. 浮雲樁練墜石意念,需注意"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的辯證統一。頭領足蹬間,自生上下對拉之力,使墜石觸身即滑落。

三、試力訓練進階要訣
鈎銼試力配羅網刀叉意念,當體會"身如纛旗"之動。姚宗勛先生曾言:"試力如逆水行舟",每一微動皆含八方抗力。牆倒意念訓練,尤須注意"力不出尖,形不破體"之戒,以螺旋勁破直力。

四、接拳訓練科學原理
接拳之妙,在於"聽勁"二字。雙方相觸時:
1. 初習者當從"沾衣十八跌"的基本接觸開始,遵循"由輕至重,由表及里"的漸進原則
2. 中級階段需配合呼吸吐納,受擊瞬間以"哼哈"二氣化解來力
3. 高級境界則臻至"肌膚皆能聽勁",敵力未至,肌膚先覺

五、傳統武學與現代科學的印證
現代運動醫學研究表明,適度的抗擊打訓練能促進骨密度增加、肌肉筋膜重組。此正暗合【易筋經】"揉打並行"之理。然須注意:
1. 每次訓練後需以藥洗按摩調理
2. 配合內功修煉以固本培元
3. 遵循"七日一小成,百日一大成"的自然規律

結語:
抗擊打訓練實為"知己"功夫之根基。學者當明"欲打人先學挨打"之古訓,更須知"挨打非目的,而是通向'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必經階梯"。願諸君在實作中體會"打即是打,挨打亦是打"的武學真諦,方不負大成拳"以武入道"的崇高追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