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70|回复: 2

[大成拳(意拳)] 拳学论纲——意拳学第二教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5-12-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乡斋先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创立了意拳,并由韩星樵先生于1992年整理出版了?意拳学?一书,而本文则是在前书的基础上,将作者多年的操习的经验与心得总结而得,故称为第二教程。

一、 什么是意拳

意拳自创立之日起,即以培养国民的健全精神和身体的自然良能为目标。这种精神是人类灵性的最高体现,而身体的自然良能则为人类身体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合在一起讲可以称之为追求人类的身心健康。具体落实到三个方面:一是卫生身体健康。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两部分。有了正常的身体状态,才可以正常生活,才可以做一切事情。二是攻防技击。有了正常的身体状态,才能应付人类本身的互相攻击,才能在竞技中获胜。三是寻理趣。就是通过对意拳的学习过程和应用过程,获得对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认识,从更高层次获得对自已生命灵性的一种感悟。即可谓“心领神会,体认操存”之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意拳学明确了自已的研究认识的对象,是人体整个生命运动过程。以科学的原则原理为认识问题的方法手段,以对生命运动规律的认识为研究成果。从而奠定了意拳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学科—-“拳学”的科学地位。从这个定义上就可以看出意拳同其它拳种的差别,正所谓意拳不是拳套,不是招式,不讲形式,也不是门派,也不能仅仅以胜负之一点即定为是非之准则。意拳是性命之学。有了这样的认识,才算把握了意拳的内涵,才算真正认识了意拳。

二、 目前训练方法之不足

为了实现意拳的追求目标,在拳学这块园地上开拓的先人们注意到要了解把握生命运动的规律,光从外在形式上追求是不够的,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将注意力转向人体本身,从而提出了要发挥人体自然良能。反对招式套路这一伟统的训练方法。提出以自身体认为手段,以站桩、试力、发力为主要内容的意拳训练体系。现在这种训练体系正在为意拳界人士广泛运用,同时已开始向其它运动项目渗透,可想不久必会变成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但是从我们自已多年学习研究意拳的过程中,逐渐感到这种教学训练方法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意拳最后境界的抽象描写可望而不可及。例如前人所谈到的意拳,当如“空中旗,浪中鱼”等。怎样使学员进入这种状态呢?不得而知。

2、具体分述又成片面。在讲站桩时,要求头如何、颈如何、腰如何、腿如何。实际上正在走入意拳本身所反夺的“一讲具体即成片面”的误区,致使最后出现整合问题。其表现就是站桩时感觉很好,身上很是得力,但整体一动便立即消失,俗称是“散了”。做单一动作时很像样,但整体一动顿失灵气。

3、由于以上二点原因,就造成了没有一个具体完整的操作过程,能使学员一步一步进入一法不立无法不备的最高境界。

4、同时在学习训练过程中,也存在时间太长的缺点。按王芗斋先生的说法,当要十年才能“所发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击之资备矣”。就我们自已的亲身经验来讲,可能十年也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我想大家也会有这个体会。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恐怕能象我们用几十年来追求意拳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意拳教学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以上都有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因此我们觉得有责任在前人开创的意拳事业的基础上,将意拳的学术向前推进一步,使之更加完美,以期完成先人们提出的宏扬民族精神,利国利群的意拳使命。

三、 当前意拳在理论和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

1、对意拳的概念认识不清

A、不清楚意拳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生命运动过程。误以为是研究怎样打人,其实王芗斋先生早就说过“……然拳不能就以胜负之一点即定为是非之准则,……。”要知道一门学问的先进性,是以其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进展来衡量。而一项竞技活动才是以胜负作为运动个体之间差异的衡量标准。这就像泰森昨天打倒许多人,这说明在单位时间内,泰森的综合运动能力比别的运动员相对好些。现在他被霍利菲尔德打倒了,说明在另一个单位时间里,泰森的综合运动能力相对不是最好的。如此而已,他们胜利也好负也好,都不能说明他们对拳击运动的认识正确与否,一门学问的进步,是要看它在广泛的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指导意义是否先进。

B、对意拳的自然科学属性认识不清。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运动规律,而不是哪个门派,自然规律只有一个。所以王芗斋先生说道“学术才是宇宙神圣,公有师尊”。又说:“其要在学术原则原理,通与不通故而”。最后又说道“余之学拳只知有是非之分,不知有门户之见”。其所表达的学术精神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C、不明白何为师法,何为造化,造成盲从。王芗斋先生在《拳道中枢》一文中,谈到了许多习拳者误入歧途的原因:“慨因师法不良,用功不细心追求真理,人学我学人云亦云,所谓盲从者是也”。他在这里提出不要盲从师法,所谓师法是指先人的经验,可以是直接的师承教学,也可以是间接地看了前人的论述,那么这些师法都是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我们要清楚,他们都是在努力表达自已对客观的认识,这种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有些对有些错。而客观现实才是唯一永恒不变的真理所在。我们称之为大自然的造化,它才是知识的本体,所以我们说:即要学习师法,更要尊重造化。这就要求我们有独立的观察思考感知能力,不要盲从,不要人云亦云,包括您的直接老师是怎样说的和间接老师是怎样写的,要把他们的经验拿到客观实践中去印证,向造化靠拢,这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正轨。

2、对已认识到的矛盾还不能完全解决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王芗斋先生曾说:“拳本无法,有法也空”。那么先人写的诸多论述是有法还是无法呢?先生曾说“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意”。那么意拳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呢?先生说这样打,那样打,最后又说聪明者不需习此,那么我们到底是习还是不习呢?先生说:一说具体就成片面,而在其它章节又说头如何、颈如何、腰如何、腿如何,那么到底是不是片面呢?啊后先生总结性地说道:凡说一切都是矛盾的矛盾,又自称为矛盾老人。他已经洞察到整个运动过程和教学过程都包含着矛盾,在这时他已将运动的本质问题,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来,并说到:“习拳而不接受其哲理,则无异抱石卵而盼司晨,终无所成,学者不可不明此理”。指明了要从哲学的高度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矛盾的重要性,但如何解决则留给我们后人去思考。

3、整合问题

由于没有将运动的本质问题—-矛盾,在理论上从哲学的高度加以解决,于是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就出现了整合问题。过去的训练体系分为站桩、试力、发力三阶段,以站桩为核心。因为先生说过一切从站桩中得来,更造成很多人的误解,以为意拳就是站桩,在站桩过程中,又要求学员头如何、腰如何、腿如何。将意拳全部肢解。先生所说的,“一说具体即成片面”。就是这个意思。以至有人戏称为:死站桩、站死桩、站死桩。将意拳的真意完全给扼杀了。怎样才能把局部的练习成果活化起来?这就是当前所谓的“整合问题”。

上面已谈到理论认识和实践训练中的矛盾,那么您在这时一定会问我:您在这时讲的是“有法”还是“无法”,您所提倡的训练体系是“有形”还是“无形”,“无法”怎样表达,“无形”怎样训练操作,这正是先生所说的矛盾的矛盾,也正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后同章节中同大家一起来讨论?? 。

四、形式逻辑方法在认识、思考和表达意拳内容时所受的限制

在上面所谈的“有形”、“无形”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如何通过一种手段,使人获得意拳最高境界的问题,而有法无法问题,是在讨论已得最高境界的人如何将他的感知表达出来,使别人也同登妙境。

我们知道人类所有的知识获得,都是主观自我通过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在大脑中形成客观事物的映像,我们称之为概念,然后通过概念来进行思考判断,而表达过程通过语言文字,将大脑中获得的概念,通过判断的形式,传递给第二者。在这时不管如何得到也好,如何表达也好,都是以概念作为其基本构件的,在这里已使我们不自觉地进入了形式逻辑的范畴,形式逻辑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认识方法和表达方法,由于形式逻辑是以它的周延性和严密性为存在条件的,加上人们在经常使用权用不着中所造成的惯性,使人们误以为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完全反映,而通过概念来进行的思维判断,也是客观世界的必然结果,最后通过概念表达出来的必然是客观真理了。因此看不到形式逻辑在认识和表这意拳内容时的限制,以致辞于使认识同客观实际分离得越来越远了,最后无法指导握意拳的实质。以下我们从几个主面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5-12-1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拳学论纲——意拳学第二教程

1、概念同事实间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概念是不是能完整地反映客观事实。比如您吃了一颗葡萄,别人问您是什么味道,您回答是酸的,那么人家又问您是怎么个酸法,是杏子一样酸,还是李子一样酸,还是同醋一样酸,我想当然都不是,这个“酸”概念是无法表达这个葡萄的酸味的,它只能表达是属于酸这一类的味道,大家知道,其实各种酸昧是不同的,这个葡萄的酸昧只能是它自已的味道。也就是说,通过酸这个概念来反映葡萄的客观事实是有困难的,概念同事实存在着差异同样道理,要想通过概念来领会和表达对意拳的感受也是有困难的。

2、概念只能对事物的单一方面进行描写,无法反映整体状态

我们知道客观事物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比如一个特定的梨子,它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有大小、颜色、重量、温度、味道、形状、气味、质感等,可能还有许多我们无法感受到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总和,表达了这个梨子的存在,当我们要向别人传达这个梨子是什么样的,人有通过概念一项一项地去描写。所谓一项一项是指单位时间里只能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表现这个梨子,而不能一下子从整体上将梨子的信息全部传递给对方,当对方收到我一一传来的信息后,要在大脑里将它们整合起来,然后才能得到这个梨子的一般印象,为什么说是一般印象呢?是因为还有很多信息没有得到传递,因为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包念着各部分的内容,还有整体所表现的综合的内容。这就好像是我们的眼睛每一只眼睛都有视觉色觉功能,当两个眼睛加到一起,更产生了测距的功能,这个测距功能便是整体才具有的综合结果,是无法从部分来进行反映的,正因为意拳是对人体整体生命过程的一种认识,所以它不允许将它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认识表达,因此说“一讲具体即成片面”,就给后来造成所谓的整合问题。

3、概念表达的前题是共同经历

在意拳教学过程中,能不能通过概念来传递我们的经验呢?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瞎子老是听别人说:这样东西白得如何,那样东西白得如何,但他自已不知道白为何物,于是就向一个明眼人打听白是怎样一种颜色呢?明眼人再告诉他:就像白云一样白,瞎子仍然不明白,接着问白云是怎样白的,明眼人……。最终瞎了还是不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概念来表达的东西,必须是传递双方共同经历过的事实。我一说“白”,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是因为在我没说之前,你就已经亲自见过了白的东西,有了同我一样的感受,因此才能理解“白”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念义,先生也说过:“非过来人不能言”,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之所以要讲拳,要谈拳,就是想要告诉不懂拳的人,拳是怎么样一回事,因为已经会拳的人就无须再向他讲什么了。可是学生又没有懂拳的经历,因此想通过概念讲解的方法,来使学生明白拳是怎么回事,是不可能的。

4、概念解释的困难

当我们对一个概念不理解时,那么就需要一方向另一方解释一下,怎么进行概念的解释呢?就是将一个概念放到更多的概念当中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有人对“蔬菜”这个概念不理解,您就解释为:是可以食用的一类植物。那么这里就出现了“可以”、“食用”、“一类”、“植物”。这样四个概念,那么他又可以继续问:什么是“可以”、什么是“一类”、什么是“食用”、什么是“植物”。当你再解释后,他还可以再问下去,以致无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用已知的概念来说明未知的概念才行,那么大家想一下,最先的已知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定不是通过解释产生出来的,它是通过人以自然界的直接感受而取得的,然后用一种共同约定的符号,来表过这种共同的感受,因此我们认识到,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的概念形成,一定是通过对这一运动过程的直接感受而产生的。

5、通过概念来思考论证事物的缺陷

我们知道,当我们在思考某一事物和传达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的时候,都要遵守严密的逻辑规则,从事物的前题推导出结论。从一个事物推导出另一个事物,思维如不遵守逻辑规则,就无法进行下去,逻辑不严密就必然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也无法传达您所要表达的思想,这一事实已让我们深信不疑。但是,德国有位哲学家却提出了个哲学命题—二律背反。他发现同一个概念,通过严密的形式逻辑推理,可以得出两个正好相反的结论,而且一点也不违背逻辑法则,当时他举出四组证明:1、时间空间是有限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2、世界上都是由单一的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世界上一切都有是复杂的不可分割的,3、世界是有始因的,世界是无始因的,4、……他揭示了通过形式逻辑思维判断来认识客观事物的矛盾性。后来更有人进一步指出,不但康德所提出的四种事物是二律背反的,其它所有事物在论证过程中都是二律背反的,更进一步认识到矛盾的普遍存在,也就是说,想仅仅用简单的形式逻辑方法,通过概念思维判断论证,来求证一个真理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不要想仅仅通过一个立论,就证实了什么问题,也不要仅仅通过一个悖论,就否定了什么问题,更不要仅仅停留在理论概念的探讨上。

6、推理无法得出新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推埋的逻辑方法得出一个结论,作为对一个具体事物判断认识手段,在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出一个误解,以为通过推理所得出的判断是一个新的认识,其实不然,我们先来看看推理的一般形式是:大前题 小前题 结论,例如,水果是可以吃的 苹果是水果 苹果是可以吃的。在这个过程中,结论并不是一个新的认识,它是包含在大前题之中的,就如苹果的概念是包含在水果这个总概念中的一个子概念,本来就是可以吃的,所以通过推理,并没有得出什么新的认识。

我们还知道,推理必须以正确的前题开始,这个前题就被称之为公理,由公理推出定理,而公理是从哪时来的昵?公理是不能通过推理得出的,公理是在人们多次反复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大家公认的对客观实在的一种感知。所以真知的来源,还是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在直接对客观现实的感知中得来。秘以意拳强调“离开已身不是法”,它的又一层意思是,自已的身体就是认识的对象,它的运动过程就是一个客观实在,就是要通过您自已,直接去感觉这个客观实在,从而得到真知,这个真知即是一种真实存在本身,又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从而将概念同实在之物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推就是推,拉就是拉,将它们两者在您自已身上统一起来。

上有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年发生了日食,日食发生后皇上命令史官将这一事件记载下来,史官写好后,第二天呈给皇上看。皇上阅后对记录中所描写的日食程度不满意,要求史官给予准确表达,史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究竟日食的度是多少呢?因为您无法上去度量一下,因此闷闷不乐地在园中度来度去。史官的儿子发现父亲有心事,就上前问明了原因,随即灵机一动,告示诉父亲,昨天日食的程度就像初八的弦月,史官顿时恍然大悟,将儿子这一表达方法报告皇上,皇上也甚是满意。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太阳和月亮有相似的可比性,一都是园的,二日食和月亏都是缺了一块,那么日食的程度无法直接度量,而月亮每月的盈亏则是经常见到,大家已有了共识。所以在这时用经常可见的大家已有共识的事物,来表达另一个不常见的事物,使人一下子就找到了间接的感受,这就是运用喻体的价值,在表达意拳的境界、感受、神态时,也同样碰到这一难题,也是采用了诸多比喻,如龙、虎、猴、大海、高山、处子等等。在这时大脑有要清楚喻体的价值,在表达意拳的境界、月亮同太阳必竟不是一回事,用比喻的方法,只是通这过一个具体事物来表达背后的一种精神。可以称作为指月之指,就是说:为了要告诉您月亮在哪里这一事实,用手朝天上那个方向一指,必然您是先看到手指,然后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到了月亮,在这时手指仅是一种方法,一个工具而已,等您找到月亮后,手指的作用也就完成了。这就是称之为得月忘指,得意忘言,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用比喻的方法也好,用其它的方法也好,都是为了使人能感悟到自已生命运动本身,而人自已对它规律的完整认识,最后还是要通过“心领神会,体认操存”才能得到。

8、认识概念的限制

前几节重点谈了概念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限制,并不是说概念本身有这种矛盾,就否定了它的存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在不停地运用概念这一思维表达工具,包括我现在写的文章,也是在运用这一工具。就好像一说“红灯停,绿灯行”,大家都知道是交通规则,否则马路上就会乱成一团,那是不堪设想的。之所以要在这里强调它的矛盾所在,旨在提醒大家注意,在运用形式逻辑这一认识方法,来解决意拳中的实际问题,是有它的限制的,有些东西能通过概念来认识表达出来,有些问题还不能用概念来认识表达出来,然而它们对于意拳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从而引起大家对正在使用的认识方法,有一个进一步的再认识。

9、脱离实际的后果

前几年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节目,叫做“走样”内容是这样的:十名学生在台上一字横排,背向观众,此时由一老师叫第一个同学转过身来,由老师做一个炒菜的动作,这位同学将这一支作传递给第二名同学(不许讲话),如此一个一个向后传递。于是我们看到,这一炒菜的动作在传递过程中逐渐走样,等到最后一名同学做时,已经面目全非,这虽然是一个游戏,但它说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逐渐丢失,这种丢失积累起来,以致不能表达本来的事物了,当时我想,如果上台时给它们一付锅铲,那么他们定不会走样,因为不断地有实际的东西为其印证,由此想到我们意拳,是不是也应该不断地从现实中得到印证,使它永不走样呢,古人对这一现象也有描述,就是师法先人还是师法造化,先人指的是师傅或师傅留下的文字,造化则是指大自然本身的客观实际,王芗斋先生也曾强调:“不要拘泥师法”我们意拳学是研究人体生命之学,好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我们可以通过对自身的体验,去把握客观存在的运动规律。从而使我们对意拳的认识永不走样。这也就是先生说过的“离开已身不是法”的道理。

10、理论可以说明,意拳还须体认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各种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使我们认识世界有了更多的工具,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人体的生命运动来说,它可以从各个学科得到解释,它即可通过物理学来说明也可以通过化学来说明,还可以用生物学来说明,更可以用数学来说明,这些认识和说明都是对的,但要知道,这些仅仅是从理论上给予说明而已,意拳光得到解释是不够的,画饼是不能充饥的,学拳是要求人们能从自已身体的运动中理解这一运动规律,同时使这一规律在自已身上得到亲证,从自我心灵上获得领悟。最后达到主客合一的境界,这就象我要告诉您这个梨子的滋味,我可以对您说:这个梨子有多少水分,多少糖分,多少盐份,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多少什么什么,可能还有许多说不出来的内容,这些都是客观的,都是对的,但是您能通过这些表述得到梨子的滋味吗?不能。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心须亲口尝一尝。不经过这一尝的过程,您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梨子的滋味。所以练意拳必须要身体力行,亲自去试,才有可能真正认识它。

五、意拳开“悟”门的锁匙

我们知道,所有一切理论,都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我们意拳学就是为了让学拳的每个人,都掌握自已生命运动规律,从而得到健康的身心,感悟到自然的灵性,享受美满的生活。所以它不在于做出更多的更高深的说明,只要求解决怎样将拳练到每一个人身上的问题。

1、从有法进入无法

到这里大家一定心里会有疑问,先生所述意拳是:“拳本无法,有法也空”,您自已也用了很大篇幅,来说明方法在意拳认识中的限制,那是不是现在又要来告诉我们,一个不是方法的方法呢?这对您自已来说不是很矛盾吗?因此在这里有必要阐述一下有法和无法的关系,以及我们所要做的工作,请允许我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一下:学习意拳的过程好比是一条大路,这条路分为前后两段,前面一段称为知识,后面一段称为智慧,知识之路有始有终,智慧之路有始无终,在前后两段之间有一扇大门,这个大门称之为“悟”,“悟门”的里面起点就是知道,从知道开始向主客合一的方向进发,知识之路,是有法的领域,智慧之路,是无法的领域,有法之域在哲学上称为“名言之域”,就是可以用概念词汇方法来表达的境界,而无法之域称之为“超名言之域”,也就是说,是不能通过概念词汇方法来表达的境界。人们从无知这一端出发,由于无知,就被先人告知了各种方法知识,在前进的过程中,知识逐渐积累增多起来。在这一段路上都是可以说明的,因是有法之途,最后来到了“悟”的大门口,而无法再前进了,由于门里的境界是您所没有经历过的,所以不能通过概念向您传递它的信息,而您是从有法之途而来,您所掌握的知识都属于有法境界,而有法境界的方法是打不开“悟”门的,所以您也无法窥见无法境界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不能知“道”,由于您所在的有法领域中的知识,与客观实际是有差别的,所以您更谈不上主客合一,主客合一是要通过智慧之途才能逐渐接近。这时有的人就停留在大门口无法继续前进了,有的人顿生退心,又回到无知的起点上去了,有的人就反复地在有法境界寻找方法,知识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复杂,于是入无法境界就更加困难。作为已入无法境界的人,正因为他已入无法境界,所以他们已无法再来帮助您前进一步,因为一说出来,就是有法,便不是他们所感悟的境界,所以学拳的难点正在于此,其实世界上各种学问,都是在从无知到知道,由知道向主客合一,这条大路上前进,在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关口,这是一个共同的关口,现在我们要做的正是要帮助您,通过有法之途的最后一段,将开“悟”之门的锁匙交到您自已手里,由您自已打开这扇门,进入无法境界,领受知道的滋味,增加更多的智慧,向主客合一的方向挺进。

2、“觉”是开“悟”门的锁匙

“觉”就是感觉的觉,感是指人体感官受到信息的刺激,觉是指自我的体验,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我们人类所有的概念、知识,究其根源,无一不是靠这个途径得来的,所以这个“觉”,可以称这为一切认识的源泉,意拳提出要体认功夫,体认功夫为得就是要得到这个“觉”,因此“觉”才是学习意拳核心所在。那么这个“觉”到底要觉哪些内容昵?我们说第一是要通过您的心灵和感官,去感觉客观的实在,这个客观的实在就是认识的对象,也就是您自已的身体运动过程。包括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感受它们的运动状态。第二是感觉概念的含义,因为您仍处于有法之境,所以要通过概念来理解前人所述的知识含义,第三要感觉概念同实际之间的对照关系,也就是说要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别,牢固地建立起概念同实际之间的联系,不使它们分离。最后通过对前三者的感知,从更高层次上感觉到自我生命的灵性。

3、“觉”的运用

??? 我们已知意拳的核心是“觉”,即通过“觉”之一途,达到对生命运动的感知,在这里将“觉”在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具体运用过程,展开说明一下:

示觉有相 得觉则止

运觉无住 自觉圆明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5-12-18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拳学论纲——意拳学第二教程

(1)示觉有相。意拳的训练目的,是要让学员掌握自已生命运动状态,当学员进入这种状态时,便会获得一种感受,从而得到一种“觉”。这种感觉是一种自我意识,这种状态是不能从外在形式上去追求的,也不能通过概念传达的。现在为了让学员一下子就感觉到这种状态,于是先从生活中找到这种状态的一种原始运动形式,通过教学生做这一形式的运动,使他们确认这种感觉,进入这种状态。示就是出示,指示的意思,有相是指用一种规定方法,规定的运动形式,是为了示觉而被迫采取的一种方法,是有法之途。

(2)得觉则止。紧接着就要告诉您,先生为的是传递一种“觉”,才用了相法,是指月之指,您一旦得到了这个“觉”,就要立即停止使用这个相法,只要保存这个“觉”就可以了,不要执着于有为之法。

(3)运觉无住。即然您通过前法已经感知到这种生命运动状态,就要主动去把握它,用于一切处,一切时,即是意拳界称之为行站座卧,不离这个,无时练无时不练的境界。

(4)自觉圆明。是指通过自我,在将觉体不停滞地运用到一切处的过程中,感觉到自我的自由意志,和自身对外界反应的本能。从而自我的意识逐渐明朗起来,过去所存的一切疑点,顿时冰释,当前如何运用心下自明,一切拳法拳理悉皆园融,一切动作反璞归真,一切反应皆成自然,一法不立无法不备,进入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意的境界,而自已则清楚地意识到并把握了自已生命的灵性。

通过以上“觉”的四个运用过程,我们可领悟到,一切方法从身上逐渐脱落,各种知识逐渐放下,在不知不觉中已透过“悟”之大门,进入了无法之境,智慧之光逐渐显现,自已已感悟到自已生命的灵性,从此向主客合一的方向不断前进。

六、意拳训练体系的改造

由于对意拳的理论和实践的重新认识,同时也产生了意拳训练体系的变化。

过去为了让学员认识到自身的运动状态,于是将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瞬间,我们称之为桩,这个桩从外表上看来是不动的,其实它的目的完全是要让学员在不动的外形下,去体会出它的动势,即所谓之生生不已之动,因此在一个桩里,就设置了许多方向上的假借,如推、拉、托、按等,也就是说,让学员从原点上感受到这一动势向各个方向上运动的可能性,这就是站桩由静到动的真实含义。当完成了点上的体认后,有了这种运动能力,即所谓之得力了,就要将这种力推导到整个运动过程中去,于是就有了各种试力,试力即点在线上运动过程,最后是发力,就是力的运用训练,解决如何将力作用到客体上去的问题,从而形成了站桩、试力、发力三段式训练体系。

现在由于认识到意拳的认识对象,是整个人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一开始就着眼于人体的基本运动状态,教学员直接从整体上去认识,我们知道,人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三种基本状态:A“松”B“紧”C“松–紧、紧–松”,松紧之间的变化,所以第一阶段训练学员觉松,觉紧,觉松紧变化,训练内容是由动到静,由静到动双向寻求。具体操作为三个过程,首先讲明一个道理,即是对这一练习的目的,方法,步骤加以说明,使学员先有个概念理解,其次通过觉体传递使学员找到这种感觉,有了这种体认,把握了这种身体状态,然后反复练习,形成动力定型。第二阶段,请学员自已将已得之觉,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一个自由度进行延伸尝试。体会出自身心对客观环境变化的应答能力,在对外应答过程中,自然塑造最佳形体。第三阶段,通过模拟训练度到实作。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员自然进入和完全感悟自我生命的灵性。

将上面所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正可谓过去的训练体系是个积分过程,而现在的体系是在不否定积分过程的基础上,又认识了微分过程,同时对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从总体上给予把握,从而形成了辨证的的对立统一,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中的矛盾。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理论同实践化为一体,如是理论指导如是实践,如是实践证明如是理论,即是理论又实践有效防止了从理论到理论的误区。同时认识的主体同认识的客体也成为同一。在这时意拳的认识者是学员自已,而被认识的对象也是自已的身体,这样由于人的全部感官和意识都在自已身上,就更容易缩小认识同客观之间的差别,以最快的速度向主客合一的方向发展。

七、示例

由于认识了理论同实践的一体化,那么前文所说的仍然是“法”,自然不能让听众一下子明白其中的真意,所以要在这里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向大家示“觉”,把这个“觉”传递到您的身上,产生您自已的体会,在这里要求每个人随着我的方法去试一试,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教几名学员,用实践来证明如是理论的可行性,试过后您自已心里就会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您才能知道我所表达的意义。

芗斋先生曾说过“这种放松活动,可做为站桩功的基本意念活动,初学练功者无论采取何种姿式,都必须学会放松,然后才做其它意念活动”。这段话告诉我们放松是学拳的基础,同时讲不论何种姿式,就是说明强调的是“松”这种身体状态,而不是形式。根据我前面所说的,第一步示觉有相,就是要通过一种具体操作,让您当下进入“松”的状态,获得“松”的感受,认识“松”的概念,请大家随我做一下试试:自然站立,然后向前弯腰45度,双上肢自然下垂,然后左右晃动身体,带动双上肢左右被动摆动,如同钟摆,此时您即可感到,肩关节如同脱臼一样,上肢丝毫无力,如同两根大松绳,注意,我在这里是通过文字表达,通过喻体说明,这不是真实,真实的感觉要您在做这一动作的过程中,在自已身上去体会,也就是去体认这个“松”的感觉。此时也可以由第二者试着提起您的前臂,可感到您的前臂是松软下垂,提起后一松手,就自然落下,呈自由落体状,这就是松的外在表现,通过这个运动方法,已将“松”觉传递到您的身上,我们称之为“觉体传递”。当您得到“松”觉之后,就要练习把握自已进入“松”境的能力,然后将这个“松”在全身,在一切空间,一切时间中表现出来,而不要再做我教您的这个动作了,这就是得觉则止,告诉您这一动作是为了向您示觉,完成示觉任务后,它就没有用了所以要止了。第三步运觉无住,就是将得到的“松”觉运用到一切处,此时您试着站起身来,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然后将这个“松”觉传递到全身,通过反复练习,印记到身上,做到无时不松,最后自已检查一下自已,是否行站坐卧都能将身体保持在放松状态,如能做到,说明您已经指导握了“松”是怎么回事了,这就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道理。这正是王芗斋先生曾说过的“弹指挥手,无非天籁,回过头来再看,十年所操各法,皆如敝履,理应弃之沟壑而不惜,初步所练即是正果”。所以我现在所说的意思,就是要让大家放下十年法,一下子就进入天籁,成其正果。

上面所举的例子,正是为了表达这一方法的内涵,其它训练内容也可依此类推,在这里就一一尽述了。

八、意拳第二教程的意义

在意拳创立之前,各种拳法门派,皆是以招式套路而存在的,就意拳的前身来讲,五行拳,十二形,老三拳,虽然已很简单实用,但仍属于招法之范畴,凡讲招法套路,都是以拳的技击对手做为研究对象的,就是说去研究如何去打击对方,而自已不被打击。就是说它们都是在研究认识客观事物。待到王芗斋先生创立意拳以后,已在认识客观的基础上上升了一步,变为研究认识自已,提出了体认操存,当然是体认自我状态,而对客观变化则是以一意之应付,就是说已认识到,只有完全把握自己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好地应付千变万化的客观现实,但是他虽然定了目标,在具体训练实施方法上则尚有不足,要十年之久。第二他以超人的洞察力,发现了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但还没有找到解决它们的方法,也没有阐明这个矛盾产生的必然性,因此要求我们对意拳的认识方法进行再认识,以期从理论到实践都能给出一个具体而合理的答案。本文所述的正是我们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的成果,因此称它为意拳第二教程,这个意拳认识发展的过程,非常符合人类普遍的认识规律,一认识客观,二认识自己,三对认识的认识。这三个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不管人体运动过程或是人类思想认识过程,都是一种运动过程,作为对运动总的认识,就是随着时间进行不断肯定,同时否定,从而形成不断向前运动。而矛盾正是运动的内在动力,我们感到,意拳的认识发展过程,具体生动地体现了人类哲学辨证精神的智慧光芒,在产生这一认识时,我们从心底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喜悦。

九、结束语

以上表达的仅是一家之言,希望读者能抱着“道德中立”和“投入理解”的态度去看它,就是说:即不要一下认为它是正确的,也不要一下就认为它是错误的,只把他当作是一个中性的信息,然后自已投身到其中去试一试,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取得对这个信息的理解。总之,我们在研习意拳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种体验,有这样一种看法,说出来让大家知道,如能在今后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对我们的意拳事业有一点帮助的话,我们将会感到无限的欣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