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38|回覆: 1

[大成拳(意拳)] 意拳基本功法最終指南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07-6-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眾所周知,意拳宗師王薌齋先生強調,意拳所重者在發揮人的本能,而不在局部方法,其所運用之力為一種立體之力,如能掌握此種發力方法,則技擊之道思過半矣.此正是他人所無而我獨有者也.習意拳不在餘年限之長短,與功夫之淺深和體質之強弱,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動作之快慢,如能運用篤實立體發力則拳道不難登堂入室.怎樣才能訓練出篤實立體之力呢,薌老在下面繼續闡述,薌老說,練意拳首先要明理,明什麼理呢,他認為要明白意拳之哲理,因此,習意拳不接受七哲理,這無疑抱石卵而盼司晨,終無所成.具體的哲理又是什麼呢,中國哲學之父曰,反者道之動.意拳則主張,力生有倆,倆則能一,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對立統一.由樁法育之,由試力體認而得之.何為試力呢,薌老說,故平日必須練習三勁成體,六力錯綜.具體的講就是上下,前後,左右的爭力相爭而又相合,在加上王老講的呼吸彈力,丹田高壓,形成立體的渾圓球感意識,在加上立體對大地的反作用力,也就形成了意拳的立體發力.上述拳學觀點乃是王薌齋師爺1959年抱病之作,他怕意拳由原來的鐵老虎變成紙老虎,故一再強調平日所習應是六面相爭的體內矛盾,本身具備反向身外尋!

本人對此深有感觸和體認,總之,習練意拳者,應先做體內矛盾,形成立體後,再做體外矛盾,整體與外界抗衡的能力才是功力,這就是我練拳多年的一點體會.』

我也談談對這篇文章的印象。(煙屁)王先生文章題為『最終指南』,我想最終不是『境界』的最終。而是指的最根本的入手法門,舍此無他,因為標題是『基本功法』。入門最難,很多朋友一會兒練這個拳,一會兒練哪個拳,即使練一種拳,也有的一會兒這麼練,聽別人說那樣練好,就又改成那樣練。這說明什麼,說明很多朋友不能一開始就把握最根本的東西,入不了門。所以我看了王先生這篇文章後,就覺得這篇文章想說的是一句話:『根據我多年的體會,意拳基本功法最根本的東西,就是這個,王薌齋先生也是這麼說的,請朋友們不要琢磨別的了!』 意思就是說,你找了一大圈之後,最終還是要回到這裏來的。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最終指南』的意思,這也可能是王先生最終想說的,因為這可能是王先生根據自己『練拳多年的一點體會』,並參證王薌齋先生的論著之後的最後結論,王先生沒有體會的東西,是不會說的。這裏是不是也含有『苦口婆心』的意思。我在這裏胡亂猜測,如果說的不對,還請王永祥先生諒解,文責在我。

我喜歡看王永祥先生的文章,用王選傑先生在文章中說的話,就是『自有其體驗』。練武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練的東西不對,白浪費時間,所以心有所得之後就需要驗證,看看自己所得是否正確。『最終指南』是王先生自己的體驗,所以先生也希望與高明交流驗證,大概極嗜武之人大都如此。

王先生此文中有一些話,在原來的文章中沒有說過,下面作些猜測,供研究。

文中說,『上述拳學觀點乃是王薌齋師爺1959年抱病之作』。查王薌齋先生1959年著作,註明1959年的文章有三篇:〖斷手述要〗、〖意拳論–樁功與四形〗、〖意拳拳譜〗。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說了『呼吸彈力』、『丹田高壓』等。〖意拳論–樁功與四形〗中也說:『習時還須善於運用人體外力與內勁之間的對立統一規律。人體外力有四種:人體重力……;地面支撐反作用力……膈膜動力,此我所謂之「呼吸彈力」……。欲收技擊之真實效用,須使爭力與宇宙力須合拍,其作用之妙皆在於呼吸彈力也。』此外王先生還引用了〖意拳論–樁功與四形〗中『論意拳之哲理根據』的論述來說明先生對矛盾統一的理解。先生文中說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對立統一』。這裏有兩層意思,一是『反者道之動』,二是『二則能一』。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說了『立體發力』等。〖斷手述要〗中說:『其所運用之力,為一種立體之力,非僅點、面、線之力,如別門別派者然,此種之體力,非是一種片面方法,而實為一種發力方法,如能掌握此種發力方法,則技擊之道思過半矣。此正是他人所無而我所獨有者也。習學意拳,不盡在年限之長短,與功夫之深淺和體質之強弱,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動作之快慢,要在於有無真實篤誠之力,如有此種篤誠之力,又能運用立體發力之方法,則於拳道就不難升堂入室,然於學者,平日亦須用此發力方法將本能活力加以訓練,否則,亦不成功夫。此即『後天返先天』之謂也。』王先生文中也引用了其中幾句。說明王永祥先生與〖斷〗文所述體認相同。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說了『三勁成體,六力錯綜』。〖斷手述要〗說:『此種均整之力,須由樁法育之,由試力體認而得之,再由斷手訓練而專一之。均整之力是技擊之資本,斷手乃是其具體之運用。力之發,非點、線、面之力,乃立體之力也,即:立勁、橫勁、豎勁三者統一成體者也。故平日操練,不可偏專其一。蓋立勁發必以橫豎二勁為支撐,則立勁始能定向,同樣,豎勁發也必以立橫二勁為支撐,則豎勁始能定向,故平日必須練習三勁成體,六力錯綜,我身何處觸敵,何處即為向敵突擊之鋒面,三勁成體,六力錯綜,鋒面突擊,皆是精神之集合,故斷手之操練,須以意求法,而法又須存於無念,出於無意,如是才是可貴也。』

然在〖斷〗文中沒有解釋何為『六力』。〖意拳拳譜〗有『六力』的 描述:『力潛於體內,謂之勁,勁奮於體外,謂之力,勁力一元謂之混元一氣。勁力之用,有其規律,意拳是由六種兩類勁力規律組成的,這六種力是:爆炸力;慣性力;螺旋力;(包括靜向力);槓桿力;離心力;彈簧力』。不知『六力』是王永祥先生說的『上下、前後、左右』之力,還是指〖意拳拳譜〗中描述的六力。

〖意拳拳譜〗中說:『發力妙訣,就在一個爭字上,即落步六爭。此乃意拳的天機,學者必須明白透徹,否則,即是意拳的門外漢。』看王永祥先生以前的文章,基本功強調的就是這個『爭』,不得爭就未入門。

王永祥先生以前文章一直用自己的『六面爭力』語言來闡述意拳的基本功法。然該篇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斷手述要〗和〖樁功與四形〗的句子來描述『最終指南』。說明王永祥先生認為自己通過幾十年的體悟暗合於王薌齋的拳論,所謂『最終指南』是不是也含有『終於得到』的意思呢?但從這篇文章和王先生以前的文章中,我們可以感覺到王永祥先生發自內心的誠懇的『呼喊』。從該文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到〖斷手述要〗、〖意拳論–樁功與四形〗、〖意拳拳譜〗等文章在王永祥先生心中的分量。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7-6-4 00:01 | 顯示全部樓層

意拳基本功法最終指南

以上是讀王永祥先生文章的一點聯想,不對之處請批評!

再談對這篇文章的印象。(煙屁)在王永祥先生所有的文章中,這篇是最短的,然而卻用了一個看起來『嚇人』的標題–『最終指南』。王永祥先生堅持的基本功法本來就非常簡單,就是由六面爭力入手,着眼在『爭』,練起來也就是一站,慢慢的做六面試力。功法如此的簡單,想不到這個『最終指南』竟然如此出奇的短。按一般的理解,越是有成就者,說起來應越是頭頭是道,旁徵博引,長篇大論,滔滔不絕。這種反常,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應該再仔細的琢磨。文章第一句講的是,意拳入門的『標誌』:能掌握運用篤實的立體發力。這裏王先生引用了王薌齋〖斷手述要〗的論段,實際上就是用前人的論述強調王先生自己的『六面試力』功法,是意拳登堂入室的要害所在。王先生說的實在是太簡單了,粗心的初學者很容易一瞥而過,從而產生不過如此的感覺。所以說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要琢磨。其實做起來不會太簡單。從六面的試力到『立體力』的建立,就不簡單。要一點一點的體認,慢慢的琢磨,但是前提是練習者要認可這個首要的結論,就是一動就是要產生『立體』的動。如果不接受這一點,首先從意識上就會產生偏差,就會把肢節的動當作正確的運動而不斷重複,從而也使支配這種肢節運動的意識也得到強化,這樣從『神意』到『運動』 就會向背離意拳的方向越走越遠。反之,就會時時問自己,這一動『渾圓』了嗎?『立體』了嗎?也許有人會說,這些我都懂,也都相信,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實際上這也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自己是不知道,但師傅知道,你只要按師傅說的去做,有一天,師傅會告訴你,你這樣就是對的,你就要反覆琢磨你對的那一時刻的狀態。有很多人把那一刻的狀態,說得非常複雜,用這個理論解釋、用那個現象來描述、意、神等等,都沒有錯!但那是別人的,重要的是自己要從多方面來驗證自己的『描述』。我也不是『悟』過來了,也是正在『悟』的過程之中,並願意和朋友們交流,從中得到啟示。有的師傅說,開始要體會阻力,初學的時候,有動起來的阻力和靜的『阻力』,這是初步體會爭力的一個辦法。但是,不知道初學意拳的朋友們注意到了沒有,如果師傅要肯定你的時候,極有可能是在肯定你的靜的狀態。因為剛開始的動,不可能做得『整』。動起來的『整』是近乎完美的整,沒有初學者能做得到,做得好。但相對來說『靜』中的『整』會更真實和容易一些。也許這就是意拳獨特的教學方式。意拳對於『樁』的情有獨鍾,就表現在這種特殊教學方式之中,他不是僅僅停留在對樁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理論研究上,而是融進了師傅教學的許多細節上,甚至是老師不經意的一言一行上。不在這個氛圍裏感受其理念對『生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談『樁』是否有用,就如同生活在國外的人來談中國傳統文化一樣。說遠了,還是說『阻力』。剛開始,動作大的時候,『阻力』不渾圓,不立體,但當動作小下來,慢下來,這個阻力就變得渾圓和『立體』起來,這個『立體』是有深度和廣度的,『深』會深到身體裏面的每一個地方,『廣』會廣到比地球還要廣。一旦你站在哪裏還有阻力的時候,老師可能就會肯定你一下,這個時候才來說神意,就是神意之間的事,實際上有的老師,是不說這兩個字的。還需要說嗎?老師已經肯定過了,說不說,就是他了,心領神會,所謂的『意』,沒有那麼複雜!就象現在很多地方搞中國文化傳統宣傳活動,那是給老外看的,我們中國人自己天天在這個『染缸』裏被不知不覺的薰陶,是不需要把他掛在嘴邊的。有了阻力之後怎麼辦,王永祥先生在後面的『哲理根據』中又說:『兩則能一』。這可能又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怎麼辦?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自己找答案。別人說的只是別人的。老師不可能給你答案。老師只是指條路給你走,至於走的過程中的光景,只有自己才能享受,自己要是走不動了,老師也沒有辦法。

想不到這個『最終指南』竟然如此出奇的短。(心明)這兩天胡思亂想,說錯了請指點:大概王永祥先生本來是說『矛盾』兩個字,怕人聽不懂,只好提供從『形』方面入手的練法,所以再加上『動靜』兩個字。韓竟禹先生教從『意』方面入手的練法,用『鬆緊』兩個字。 『鬆緊』也就是『意』的『動靜』。所以應該用『形,意,動,靜』四個字一起琢磨。用廣東人的話,』畫公仔畫到出腸』,再練不出來的,練的肯定是一『懶』字。

同意心明所說。(煙屁)意念一閃,身體就有哪個狀態,不管動不動,先有了再說。再來看這個狀態是不是有缺陷,是不是『立體』。意念一閃,閃過就不要管了,閃過之後還在慢慢地『想』,可能就有問題,可能就是『意念大戰』。要使這個『立體』豐富起來,就要在不同的姿勢狀態下來『閃』。正面的,左側面的,右側面的,要換。『閃』過之後就是哪個『立體』,是輕鬆自然的『立體』狀態,如果能輕鬆的再『閃』,就是『立體』的放大。在後來的就是不需要特意的『閃』,就是『統一』,就是如何用這個『立體』來動,總之是輕鬆,真實的『立體』動。有了這個真實的『立體』,才有了『太極』,這時的動,才能不期然的自然出現『陰陽』,這時才是真『陰陽』,因為這時的陰陽才是『互為根用』的,就是『三勁成體』『六力錯綜』。所謂『一指之指動,均為全體之動』,一指之陰陽,皆為全身之陰陽。所以有老師一再告戒學生,不要亂動,動要合法,合什麼法,說白一點就是『三勁成體、六力錯綜』,說混沌一點就是『渾圓之動』,所以『動不分快慢、勁不分大小、方法不在多寡』,只『在於有無真實篤誠之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