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練(意拳)樁功有病治病、無病健身。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如果站樁姿勢有誤還有可能』沒病找病』。劉耀茂先生的這篇文章,根據人體脊拄構造,講了站樁治病和因站樁姿勢不當而致病的道理,相信對大家練功會有所幫助。 ——編者
正常成人的脊柱在前後方向上有四個生理彎曲,頸部凸向前叫頸曲;胸部凸向後叫胸曲;腰部凸向前叫腰曲;骶部凸向後叫骶曲,這種生理的彎曲是與人類直立生活相適應的。正常脊柱可做前屈。後伸、左右側曲。左右側旋轉等六個方向運動和環轉運動,運動範圍較大的地方是頸下部和胸腰交界處,脊柱的損傷和病變一般也多見子此。腰部有五節腰椎,共有五個椎間盤,椎間盤位於上下椎體之間。椎間盤由髓核、纖維環、軟骨板構成。還有四條韌帶,一為前縱韌帶,位於椎體前方;二為後縱韌帶,位於椎體後方;三為棘上韌帶,位於棘突之上;四為帶韌帶,位於相鄰兩椎板之間。椎間盤堅固而富有彈性,它有承受壓力、減少衝擊力之作用。椎間盤沒有血液供應,它的營養通過軟骨板的滲透與椎體進行交換,促進新陳代謝,所以椎間盤損傷後不好恢復,需長時間養護。 通過正確的站樁,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在站技擊樁時,步子半丁半八,兩足重量前三後七,兩臂有撐抱之力,內七外三,指端斜插,左右鈎擰,足趾抓地,雙膝撐拔,力向上提,足根似起非起,頭頂項豎,頂心暗縮。
此時有三處要點需格外注意:
1.下巴內收,好似夾一紙球,它加大了頸部向前的頸曲距離,擴大了頸椎的間隙;
2.心口微向內收,使胸部向後的胸曲加大;
3.松胯提臀掖胯,臀部向下後方拉,腰椎間隙加大,特別是收臀掖胯把骶曲向後下拉,直至尾骨全部牽引.使骶曲加大。
頸椎、胸椎、腰椎、尾骨間隙均勻拉開,符合脊柱正常的生理彎曲,因為椎間隙的擴大,增大了氣血的供養,使彈性的腰椎問盤在運動中的人為牽引下,得以良好的滋養,已有病變的會饅饅恢復原形,得以康復。
如果不按王薌齋先生傳授的樁法去練,不按前三後七重心站,不掖胯,重心加高,也許暫時覺着很舒服,但久而久之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為含胸之後胸椎間隙前面減小,後面加大,此時如下提臀大肌不掖胯,不按前三後七分配重量,腰椎將承受很大壓力,前間隙加大,後間隙減小,腰椎間盤長此畸形負荷必然導致變形而產生病變。發生病變的腰椎間盤,前厚後薄,在外因的誘發(如外傷、風寒、腎虛,甚至咳嗽等)下,極易使纖維環破裂,引起髓核向外突出,壓迫附近的脊神經根,痛苦之極,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成為廢人。 此外,按上面錯誤做法站樁,練出的絕不是王薌齋先生的功法,因為你不具備前三後七的單重,故爾做不出渾圓爆發力,只是枝節片面力。王老先生在【斷手述要】中說過:』任何一門拳術其步法實為關鍵,步法之妙在於形體單、雙重之調配。據我數十年練功與實搏經驗而談,三七單重發力實乃技擊勝人之訣竅。』當年我的老師劉龍先生說過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大成拳站樁不怕偷學,內裏太深奧,智力差者或先生教授不當,教都未必成材。偷學站樁者小心把腰站折了』。此言絕非危言聳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