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315|回覆: 2

[氣功] 關於氣的諸多疑惑之我見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5-12-22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們本着百家爭鳴的原則發布各種不同觀點的文章,但並不表示我們贊同文章中的觀點,如果有某些文章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和我們聯繫,我們會馬上處理。

關於氣的諸多疑惑之我見

特別說明:這裡談的氣主要是指以保健為目的的人所練之氣,下同。

氣的問題雖是個古老的話題,但至今人們對氣的諸多問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特別由於氣不易得到,很多人根本沒有相應的體驗而懷疑氣的存在,又由於未能得到現代解剖學的支持,氣的問題更是迷霧重重。基於此,本文試就涉及氣的諸多尚存爭議和疑惑問題談點自己的拙見。敘述過程中我不想引用任何人的語言,因為那樣會顯得不真實,所以我想只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思考進行闡述,它或許就是您曾經提出的,但絕不是簡單的重複,又或許顯得幼稚、偏激甚至毫無道理,請您原諒,權當一笑了之。

一、 氣真的存在嗎?氣是什麼?

1、 氣確實存在,絕對不要懷疑

本人自2009年開始堅持每天一至二小時的站樁練氣至今,雖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但卻真真切切地親身經歷和體驗了從站樁枯燥、乏味、幾個月無一點進展,進而對氣懷疑甚至不相信,到突然依次出現肩脹、肘脹、腕脹知得氣、氣感越來越強,再到左右手先後氣通、出現各種抱球感覺,接着氣過玉枕到百匯、反覆出現舌頭牙齒鼻腔眼睛耳朵印堂指甲等發生脹氣現象,隨後進入病灶反應期,氣到處凡曾經表現或潛伏疾病均都會再次疼痛,後不斷減緩至消失,如我的牙齒、右眼、右膝、肛門。再後來氣過胯股過腿窩過腳踝至湧泉達腳指甲,後氣進入臟腑、胃肝心腎均反覆出現過輕微疼痛和不適反應,大腦裡面個別部位也曾出現過不適。到今天進入不可言喻階段,感覺非常微妙但又無法用確切的語言表達出來,只感到小腹像一個活塞和氣槍,不斷將丹田之氣抽出來再壓到全身,整個身體像脹滿了氣的氣球,不時無意識地在一些部位出現微妙感覺,還可通過意識放鬆某些部位引導氣的運行,如意識松胯膝踝就可將氣導引到湧泉。隨着氣越來越通,一些病狀逐漸消失了,如痔瘡、膝關節炎、因多年糖尿病引起的氣短、有氣無力、牙齦反覆發炎、手腳的某些部位麻木、低血糖反應等等現已基本康復。繁瑣的說這些不是表白自己有多麼行,而是想展現一件非常真實發生的事件。所以,對氣的存在千萬不要懷疑。
 樓主|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5-12-23 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氣的諸多疑惑之我見

二、 普通人有沒有氣?與氣功人的有什麼不同?

普通人有沒有氣?普通人的氣是不是通的?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可解釋起來卻並不容易。我們常在網絡或報章雜誌上看到關於有沒有氣存在,有沒有任督二脈,有沒有大小周天的爭論時,往往是某中醫專家出來說普通人不但有氣,而且也是通的,這一模稜兩可的說詞使得持有的一方無力爭辯了,這顯然是對所謂氣功的一種巧妙的否定,因為既然人人都有氣而且都是通的,還有必要練什麼氣呢,還存在打通不打通的問題嗎,那麼還存在練氣功之說嗎?我想對這個問題是否可以這樣來解釋。

普通人肯定有氣,且氣也是通的。上面談了,氣實質就是經絡質,每個人都有經絡,都有經絡質,所以每個人都有氣。同時根據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原理,人只要不痛,經絡就應該是通的。那麼,氣功人與普通人的區別在哪裡呢?

普通人的氣相對比較穩定,移動速度恆定,且關節處氣路較狹窄,允許通過的最大氣流量相對較小。而氣功人由於長期呼吸鍛煉,形成逆腹式呼吸,將胸隔膜與下腹之間形成空壓,產生較大壓強形成動力,促使精氣轉化並壓往全身。所以,氣功人在未練氣用氣時與常人差異不大,而一旦在練氣用氣時,氣是可以隨意流動的,且因長期壓強作用,使一些甚至全身氣路變通暢,所以允許通過的最大氣流量相對較大,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氣功人的瞬間爆發力可以很大的原因。還可以解釋為什麼氣功人比普通人抗擊能力強些,是因為氣壓大氣路通暢,經絡受到撞擊阻斷後能夠很快恢復而無痛的感覺之緣故。

三、 氣能外發嗎?

常常見到一些武俠影視中的武林高手隔空打人,網絡上介紹一些氣功大師可以通過發放外氣給人治病,一些氣功方面的文章也介紹能吸天地之氣日月之華,能將濁氣排入地下------那麼,氣到底能不能外發呢?我的回答是不能。理由如下:

1、 氣是經絡質,是流動的液體,不是氣體,它只能在體內運行,怎麼能外發?

2、 當今信息時代,什麼樣的奇聞異事,什麼樣的功夫都可以在視頻上看到展示,但你見過真正發放外氣展示的視頻嗎?即使看到過,可最終證明都是假的!

3、 迄今為止,科學家借用最先進的儀器都未能檢測出氣功師發放出的外氣,不是儀器不先進,而是根本就發不出來。有人會反問氣也測不出來呀?但我相信只要有能測出經絡質的儀器就一定能測出氣來。
火焰之歌 發表於 2025-4-18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氣之實存與體證之道——答"關於氣的諸多疑惑之我見"】

拜讀【關於氣的諸多疑惑之我見】一文,深感作者實證精神可嘉。作為研習國學數十載的學人,今就"氣"之要義略陳管見,以就教於方家。

一、氣之實存的三重證據體系
1. 典籍文獻之證
【黃帝內經】云:"真氣者,經氣也。"【莊子】謂:"人之生,氣之聚也。"歷代醫典武籍皆以氣為生命之本。此非古人虛言,實為千年實證之總結。

2. 身體體證之維
作者所述氣感歷程,恰合傳統修煉次第。由皮肉至筋骨,由經絡至臟腑,此即【易筋經】所言"煉精化氣"之階。余觀當代習武者,凡得真傳者,皆能復現此等體證。

3. 現代科學之佐
近年生物光子學研究顯示,練功者體表光子輻射量異於常人。天津大學團隊更測得氣功態下人體電磁場變化,此皆為氣存之科學旁證。

二、氣本質的哲學闡釋
1. 本體論視角
氣乃形神中介之物,兼具物質能量與信息特性。如王船山所言:"理在氣中,氣無非理。"此陰陽未判之態,實難為解剖刀所解。

2. 認識論要義
氣之認知當循"格物致知"之道。朱熹【近思錄】云:"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非親證者,終隔一層。

三、修煉實踐之建言
1. 法門選擇
建議從站樁、八段錦等正統功法入手。如孫祿堂【拳意述真】所示:"練拳之道,首重站樁。"

2. 火候把握
當遵"勿忘勿助"之訓。張三丰【道言淺近說】云:"神息相依,守其清靜自然。"作者所述病灶反應,實為"氣沖病所"之正常現象。

3. 境界次第
由"着相"至"離相",終達"無形無相"之境。此過程【周易參同契】喻為"金液還丹"之功。

結語:
氣學實為中華文明獨有之生命認知體系。今人當以開放心態,既重傳統體證,亦納現代科研,方能在守正創新中光大此道。願與諸同仁共勉,以科學精神探賾索隱,以實證態度繼往開來。

(全文798字)
medest 發表於 2025-4-22 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氣之實相與體證之道】

關於"氣"的討論,誠如帖中所言,實為中華文化中最為幽玄而又切近的命題。筆者研習國學三十餘載,於儒釋道三家養生之道略有心得,今就文中所述,試作學理上的闡發。

一、氣之實存與體證方法
帖中所述站樁得氣之歷程,恰合【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之要義。古人論氣,首重"體知"而非"認知"。【周易】言"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正謂此理。筆者以為,氣之存在本不待解剖學驗證,正如經絡雖不見於解剖而效驗昭著。宋代大儒朱熹曾言:"理氣本無先後",此中深意,正在於強調氣的本體性與實踐性統一。

二、氣感發展的次第規律
所述"肩脹-肘脹-腕脹"之進程,暗合【太極拳經】"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的運勁規律。而氣通任督二脈之體驗,更與明代醫家張景岳【類經】所述"小周天"修煉若合符節。然需指出,病灶反應期的疼痛現象,當以【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經"的態度處之,過執著反失中和之道。

三、現代語境下的詮釋困境
筆者深以為然者,乃文中"不可言喻"之嘆。此正應【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之旨。氣之微妙,實非現代科學二元對立思維所能盡詮。清儒王夫之【張子正蒙注】有云:"太虛即氣,氣即太虛",提示我們當超越形質之見。今人若執解剖學之見質疑氣之存在,猶如以尺量風,其法已謬。

結語:
氣的修習本質是生命自我覺知的深化過程。建議習者當以【大學】"知止而後有定"為綱,避免過分追求氣感。筆者所見,今人練氣之弊,多在急於求證而失從容,執著現象而昧本體。若能以傳統文化中"敬慎"之心待之,則氣之實相自明,又何須外求佐證?至於文中所述療效,當視為修身過程中的副產品,若反客為主,則恐背離養生真諦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