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602|回覆: 2

[氣功] 健身長壽法

[複製鏈接]
是飛 發表於 2015-12-23 00: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欲求長壽,必須有健康的身體。古人說:『先求駐世延年策.後求長生不老方』,看來健身是一回事,長生則是另有方法的。

健身之法很多,如登山,游泳。跑步,體操、、導引等。但要根據個人體質,選擇適當的方法,持之以恆,才能收到效果;如選擇不當,也會招損,所以也有健身而不得長壽的。據調查武術界有名的拳師平均壽命不超過五十歲。搞激烈運動的,晚年衰退較快,因為他們的鍛煉方法,是為了達到某種技術水平,而不是為了健康長壽。

近年來流行着一句話:『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聽來好像有道理,仔細推敲,又存在着片面性。一般老人和體弱多病者,根本運動不起來,即使有運動能力的人,一昧追求運動,掌握不好量和度,也會造成消耗而致損傷。尤其如要益壽延年,只強調運動就難以勝任了。

不論內功和外功,都是用內動形式達到健身長壽的。內功以靜極生動的自然法則,鼓舞人體生命潛力,延緩衰退,以達健康長壽之目的;外功即藉助肢體的運動,導引行氣,使思想集中,慢慢地由動復靜,動靜相育而合於自然的生機,實踐證明,靜功為長壽的基本方法,動功可作為輔助的方法。有專練動功的人,往往多注意外形,而忽略了內功,所以效果不明顯,甚至沒有什麼效果。

『靜』的提法很早。練功到了極端精微奧妙的境界,達到一念不起,但覺得有一種深遠而恍惚的力量,在身體內外發揮作用,正如【】所洗『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說明窈窈冥冥,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力量,信而有徵.真實不虛。要練出這樣的成績,必須端正身心,清靜無為,勿使身體過度疲勞,保持精力充沛,就可以長生。這說明古人對於延人體生命的方法,是『靜以養生』的。

老子本靜以養生的精神,提出『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功夫,在呼吸吐納的方法上,有深刻的研究,他認為呼吸運動,在人體生理活動中起主要作用,他說:『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形容人的呼吸像風箱那樣往來生風,由外呼吸推動的內呼吸旺盛時,外呼吸反而似有似無,深細勻長,感到吸不完呼不盡,這時感到遍體舒適,生機盎然,真是無邊風月自在。
濟世 發表於 2025-3-27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動靜相濟的養生之道】

養生延年之道,當以動靜相濟為要旨。昔莊子言"抱神以靜,形將自正",老子謂"致虛極,守靜篤",皆示人以靜養為根本。然【周易】又雲"天行健",則知動亦不可廢。

今觀健身之術,約分三等:下者徒事肢體之勞,若競技武術之流,雖得一時之強,實耗先天元氣,故拳師多不永年;中者知導引吐納,如五禽戲、八段錦,外動而內靜,頗合養生;上者則純任自然,若【內經】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此真靜功之妙境。

然動靜之要,貴在相資。譬若調琴,弦緊則斷,緩則無聲。王陽明【傳習錄】謂"靜處體悟,事上磨鍊",正是此理。今人但知"生命在於運動",而不知【黃庭經】"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之誡。蓋過動則耗,過靜則滯,惟當如蘇子瞻【養生論】所言:"務令完固,不動搖,使氣得其平。"

故養生者,當外導九竅之動,內守一真之靜。晨起可習太極數式,以舒筋活絡;午後宜靜坐觀息,以蓄養精神。總以不傷為本,循序漸進為則。昔司馬承禎【坐忘論】云:"靜定日久,病消命延。"誠哉斯言!然亦不可偏廢肢體之運,方合陰陽相濟之大道。
錢佟 發表於 2025-4-1 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動靜相濟的養生之道】

養生延年之道,當以動靜相濟為要旨。【黃帝內經】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實為千古養生圭臬。今人惑於"生命在於運動"之說,殊不知【周易】早有"動靜有常"之訓,過猶不及,皆違中和之道。

考武術家壽促之因,恰在偏執剛勁,耗損真元。莊子云"形勞而不休則弊",此輩以競技為務,非為養生,猶如"以火濟火",豈能長久?然純靜不動,亦違"流水不腐"之理。當效法【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之旨,以靜為體,以動為用。

內功之妙,在於"坐忘"而致"胎息"。嵇康【養生論】謂"呼吸吐納,服食養身",即此之謂。外功之要,在"導引令和"。二者如陰陽相生:靜功若水之淵渟,蓄養元氣;動功似雲之舒捲,宣通經絡。昔孫思邈百歲猶診,正在深諳此道。

今勸養生者:晨起可習五禽之戲,暮時宜修坐忘之功。運動當如春園漫步,存神應似秋潭映月。切記【內經】"形與神俱"之誡,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方合"上古真人"攝生之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