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711|回覆: 1

[氣功] 續論伍柳派內丹功基礎功法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5-12-23 0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伍柳派內丹功的基礎功法』一文在【】雜誌上發表後,收到了幾十封讀者來信,詢問一些問題,因此我寫此續篇,將某些問題進一步闡明,並回答讀者的一部分問題。

我是大學的一名物理學教師,也是一名內丹功的業餘探索者。我在此闡述的觀點屬於內丹功的一個流派--伍柳派,決沒有自稱正宗,否定他派的意圖。文章中引用的伍沖虛和柳華陽的話,都出於【伍柳仙蹤】一書。

入手方法和收功

內丹功白天和晚上都可以練,但是白天的干擾太大,不易高度入靜,故以晚上人靜後練功的效果最好。練功時如果感到睏倦,最好先睡一覺,醒來後再練功。

準備一隻三寸多高的墊子,練功時坐於墊子上,兩腿盤曲於墊子下。年紀輕腿骨較軟的人,可以用雙盤式,年紀大腿骨較硬的人,可以用自然盤膝式。兩手相疊,手心向上,置於小腹前,也可以兩手虎口交叉相握,置於腹前,手心向小腹。哪一隻手在上或在內並不重要。上身保持豎直,下頦微內收,舌頂上顎。

坐好後,全身由上至下放鬆,睜眼視前下方,此時可以暗示自己將一切放下,一心用於練功。當思想已經集中,眼慢慢閉上,將視線收回到兩眉間或大腦部,然後意念與視線共同下行到下丹田,這就叫凝神氣穴或意守丹田。靜靜地守着丹田,覺得呼吸已經很自然了,就緩緩地吸氣和呼氣,想像將氣吸到丹田和從丹田呼出,吸氣時用意較重,呼氣時用意較輕。意念始終守於丹田,這就是調藥。必須練到意念始終守於丹田,一絲雜念不起,呼吸很輕緩並與意守丹田協調一致。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修煉(幾個月或幾年)才能達到這種境界,練功人必須有耐心和毅力。

上述境界達到後,應轉入調藥的忘意忘息階段的修煉,逐漸導入虛極靜篤的境界。如果有意地去忘意忘息,這本身就是一種動的干擾;不可能導入靜極的境界。較好的方法是逐漸地忘意忘息,先逐漸地忘息,即不再對呼吸用意,聽其自然,然後將守丹田的意逐漸減輕,達到只有一絲微意觀照着丹田。在這種境界中等待小藥的產生。但必須是若有若無的等待,如果有意等待,小藥反而不會產生。這種高度入靜的境界,煉己不純,利慾心很重的人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的。我們要強調指出,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修煉,真正達到靜極的境界.小藥才會產生。
 樓主| 是飛 發表於 2015-12-23 03:38 | 顯示全部樓層

續論伍柳派內丹功基礎功法

如何采煉小藥

小藥產生後如何採取、烹煉?伍沖虛說:『恍然採取,不見有所採取者,……採取之久,火候之足,精還補氣之盛,謂之外丹成。』柳華陽說,藥生時『頓然而覺,然不可起太明覺,須恍惚而待之。若起明覺之念,則後天氣隨念而起,包裹先天氣,先天氣既被後天氣所裹,則其所發之精不得融盛,亦不能採取矣。』可見伍柳二人都認為採藥時不可起太明覺,應恍然採取。如果採藥時講身體如何動,腳如何動,手點在何處等,這就不只太明覺,而是過分明覺了。有人認為內丹功的基礎功法是有為法,而肢體作某種動作及點會陰穴等就是有為法的表現。內丹功的基礎功法的確是有為法,張伯端早就說過:『始於有作無人見,及至無為眾始知。』有作就是有為,伍柳派採藥、封爐及煉藥各有一定的方法,這也是有為法,而無為法就是什麼方法都不講。正如伍沖虛所說:『仙家之有為不着相。』相指形相,不着相即不顯現形相。所以伍柳派的有為是不着形相的有為。當然,這只是伍柳派一家之言,其他流派各有自己的有為法,不存在誰是正宗的問題。

採藥時肢體運動及點會陰穴等方法,很可能是伍柳之後發展起來的流派的功法。台灣的南懷瑾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的一段話支持了我的這種推測,他說:『於是明清以後的學習靜坐或修學仙道丹法的人,十之八、九,大都以搬精弄氣為學道的入門方法。甚至還有較伍柳派的丹法更差一籌的道術,專門以「扐」;、「扣」等類似「點穴」、「推拿」的手法,自我玩弄精神,認為便是「斬斷淫根」的無上密訣。千奇百怪,牽強附會而著書立說,卻甚為風行。』南懷瑾練佛家功法,對內丹功有一定的偏見,但是他對明清以後內丹功的批評值得我們深思。

小周天路線

中醫經絡學告訴我們,督脈由會陰穴起,沿脊外到頭頂百會穴,下行到上唇;任脈亦由會陰穴起,沿腹經胸,到下唇。殊不知,這並不是內丹家的任、督脈路線。柳華陽在【金仙證論】中首次給出了內丹家的任、督路線圖。見任、督二脈圖。柳華陽說:『謂督脈在脊外,而任脈止於上下唇,此二說皆俗醫之妄指。』由任,督二脈圖可知,柳認為內丹功的督脈在脊骨內側,這和傳統認為督脈在脊骨外側之說不同。它由丹田上行到腦部;任脈在腹部內側,  由丹田上行到腦部,並不經過上下唇。圖中腹部所畫的圓圈就是下丹田的位置。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