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905|回复: 0

[气功] 小论玄关

[复制链接]
文强 发表于 2015-12-2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玄关一窍是修炼先天大道的一个根本之窍,道家内丹派把它列为四大秘密(会阴、·夹脊、玉枕、玄关)中的一个主窍,所谓“采取在此,交媾在此,烹炼在此,沐浴在此,温养在此,结胎在此,脱胎神化无不在此”,故古仙说:“诚能知此一窍,则金丹之道毕矣。”

那末玄关一窍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究其奥旨,实无形质可据,所谓“大药无方,真土无位”,它“不依形而立,惟体道而生”,柳华阳说:“黑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李虚庵说:“一阳初动即玄关,不必生疑不必难,正好临炉依口诀,自然有路透泥丸”,《还源篇》说,“身里有玄牝,心中无垢尘”,通观古真论说,不外是神炁黑而已,李涵虚真人在《道窍谈》中对此就作了高度的概括,他说:“玄关者,神炁交媾之灵光”也,佛曰玄珠,道曰金丹,儒曰太极。它“非口非鼻,非心非肾,非肝非肺,非脾非胃,非脐轮尾闾,非膀胱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穴,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关元气海”,总之凡穿凿于脏腑经络块然之体者皆非也。

欲得玄关,惟凭“罔象”(不识不虑,漠然天真),《还源篇》说:“定志求汞铅,灰心觅土金,方知真一窍。”但在下手时必先凝神。凝于何处,道家主张凝于人身正中央的黄庭炁穴,佛家主张凝于两眉之间的祖窍,吾得师传则以微开双眼,目珠不动,把目光与意念合凝于两眼之前的咫尺之内,凝之稍久,待心静息调再微合双眼,凝神于下丹田之中。孰优孰劣,各具玄机,实无轩轾可分,应根据师传功法要求而定。但不论凝于何处,共同的要求是“先存后忘”,这就是所谓口诀中的口诀也。只有最后归宿到潜神于虚,合气于漠,以空空之心合空空之道,直到念住气聚,心死神活,玄关才会豁然洞开,所谓“露出端倪,一点灵光是也”,或从丹田到泥丸一路虚白,功到玄关,犹不可贪着,尚须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先天大道,空漠虚无,岂可泥形着象乎。执泥于炁穴、祖窍、丹田为玄关,其说亦多,那是一种为了人手之需的死玄关,与先天大道的活玄关是有质的区别的,对此不可不察。玄关并非是一窍一物。而无形质可依的灵光大道。
沧海一声笑 发表于 2025-3-30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关辨微》

玄关一窍,乃丹道至秘,非形质可拘,非方位可指。古真所言“神炁交媾之灵光”,实为性命双修之枢机,先天一炁之门户。其理深微,其用至简,然学者每执形迹而求,终堕旁门。

《道德经》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门”非实体之窍,乃神炁冥合时虚灵湛寂之态。李涵虚谓“罔象”得之,正合《庄子》“坐忘”之旨。盖玄关显发,必以“不识不虑”为基,若强索于身内某处,反落后天识神,去道远矣。

下手之功,贵在凝神调息。凝神者,非注想一处,乃“致虚极,守静笃”,使识神退听,元神主事。传统谓“凝于人中”,非执鼻下沟洫,实借此处为“天地之中”,以调和水火、勾连乾坤。然此仅权法耳,真凝处原是“无凝之凝”——神息相抱,自然虚白生辉,玄关自现。

今人好谈位置,或泥于丹田,或执于眉间,皆未明“体道而生”之奥。昔刘海蟾诗云:“函谷关当天地中,往来日月自西东。”玄关亦复如是:不在身内,不离身中;不在念里,不舍念头。惟以“灰心觅金土”之志,行“定志求汞铅”之功,方契“真一窍”之妙。

要之,玄关乃活法,非死窍;是机用,非顽空。能于动静之间、有无之际,顿悟此中消息,则丹道始终贯通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