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328|回覆: 3

[氣功] 氣功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法及案例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5-12-24 16: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常見病症。脊柱側彎、腰椎段生理曲線消失和坐骨神經痛是該病的重要體徵。近年來,筆者在放鬆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套治療方案,經臨床實踐,取得了初步的療效,茲介紹如下:

方法和步驟

一、仰臥式:仰臥於硬板床上,雙手重疊、掌心向下,置於上腹部;雙下肢伸直.兩足跟相距一拳,全身放鬆。呼吸採用鼻吸口呼。以第五腰椎棘突定點,吸氣時意念脊柱向上伸引,呼氣時意念臀部及雙下肢下沉。反覆49次。

二、健側臥式:繼仰臥式後向健側翻身,健側之手扶頭代枕,下肢微屈。患側之手捂住同側秩邊穴,下肢屈曲,足弓部置於對側小腿中部,膝部輕貼床面。全身放鬆,輕閉雙唇,以鼻自然呼吸。首先意念健側坐骨神經通路(即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足太陽側)。使健側坐骨神經部位的通暢舒適感印入腦海,共49息。然後將這種通暢舒適感輸入患側坐骨神經通路,意念中,在上手掌捂住之秩邊穴還產生一股暖流(如意念中不能產生,則可用手掌稍加摩擦即可產生)通行於坐骨神經通路,如此共49息。

三、仰臥蹬腿式:接前式,緩慢轉身,重新改爲仰臥位,雙手重疊,枕於頭下,雙下肢同時屈髖屈膝上收,然後懸空蹬足,最初7次爲宜,以後蹬次逐漸遞增,但不可操之過急。

病例觀察及效果

共觀察5例,男性4例,女性1例;40~50歲4例,32歲1例。其中3例接受氣功治療後,中止其它一切療法,並均在兩個月內症狀緩解,能正常工作。1例在治療前應用按摩治療,療效不顯,在接受氣功治療後繼續進行按摩治療,2周後疼痛明顯緩解而停止按摩,堅持練氣功,1月後症狀基本消失。另1例女患者,間斷進行氣功、藥物、封閉等療法,雖在氣功治療過程中疼痛有所減輕,但終因信心不堅,半途而廢。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6 19:4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有道烏青 發表於 2025-4-7 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功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症中的應用評述】

筆者所述氣功治療方案,融合了傳統導引術與經絡學說,其理論基礎可追溯至【黃帝內經】"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的經典論述。現從專業角度對此方案進行學理分析,並就臨床應用提出建議。

一、功法設計的理論依據
1. 仰臥式暗合"形松意緊"的導引要旨,通過脊柱軸向牽引的意念活動,符合【諸病源候論】"引腰腳氣法"的力學原理。現代醫學研究顯示,適度的軸向牽引可使椎間隙增寬0.5-1.5mm,有助於髓核還納。

2. 健側臥式運用了"以健引患"的治療思想,源自【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的調息理念。秩邊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刺激該穴能調節經氣運行,與現代神經節段反射理論相契合。

二、臨床操作的注意事項
1. 呼吸調控宜遵循"深、長、勻、細"四要訣,避免刻意追求呼吸頻率。建議初期採用自然呼吸法,待動作純熟後再配合逆腹式呼吸。

2. 意念引導需把握"似守非守"的原則,切忌過度用意。【周易參同契】所謂"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正是對意念火候的形象描述。

三、療效評估的客觀考量
1. 病例樣本量偏少,且缺乏影像學對照。建議後續研究採用JOA評分量表,配合MRI複查,建立更科學的評價體系。

2. 療程設置需考慮【養性延命錄】"小勞漸進"的訓誡。臨床觀察顯示,椎間盤突出症的康復周期通常需要3-6個月,短期療效可能源於疼痛閾值改變而非病理改善。

四、功法改良建議
1. 可融入八段錦"雙手攀足固腎腰"動作,增強腰背肌群協調性。

2. 推薦配合太極拳雲手動作,改善脊柱三維空間的活動度。

結語:
此方案體現了"動靜相兼,形神共養"的傳統養生智慧,但需明確氣功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中的輔助定位。建議患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結合現代康復醫學手段進行綜合治療。後續研究可著重觀察不同證型(氣滯血瘀型、肝腎虧虛型等)對氣功療法的響應差異,以推動個性化治療方案的發展。
錢洽 發表於 2025-4-11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功導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之臨床體悟】

腰椎間盤突出症乃督脈受損、經氣痹阻之證。【黃帝內經】有云:"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筆者參酌傳統導引術與臟腑氣化理論,創編三式療法,實爲"形氣神"三位一體之調治。今不揣淺陋,析其機理如次。

一、功法機理髮微
仰臥式取法【諸病源候論】"引腰腳氣法",通過呼吸導引實現"筋束骨"之效。吸氣時命門懸提,暗合"腰爲腎之府"要義;呼氣時氣沉湧泉,正應"上病下取"之理。49次呼吸乃取"大衍之數",使經氣周流有度。健側臥式實爲"以健引患"之法,通過秩邊穴(足太陽經要穴)激發經氣,符合【針灸大成】"經絡所過,主治所及"之訓。其暖流通導之效,與丹道"以意領氣"之說一脈相承。

二、臨床施用要點
1. 時辰選擇:宜擇寅時(3-5時)練功,此時肺經當令,金生腎水,最利腰椎修復
2. 辨證加減:腎虛者加意念命門溫煦;血瘀者配合"六字訣"之"噓"字訣
3. 禁忌症:急性期神經根水腫者當慎用蹬腿式,可改爲"五禽戲"之熊晃式

三、醫案啟示
所舉五案印證"三分治七分養"之古訓。成功案例皆得"專一守神"之要,恰如【莊子】所言:"用志不分,乃凝於神"。而失效案例恰反證【養性延命錄】"行氣之道,當在持之以恆"的告誡。尤當注意者,32歲女患配合封閉療法時,當遵循【聖濟總錄】"導引按蹺,各有所宜"的原則,錯時施治爲妥。

此療法融匯【黃庭經】存思之法與【易筋經】導引之要,然學者當知:氣功療法貴在"松靜自然",切不可執著氣感。建議輔以八段錦"雙手攀足固腎腰"式,更合"動靜相兼"之旨。臨床運用時仍需四診合參,方不失中醫整體觀之要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