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488|回覆: 1

[氣功] 小議氣功偏差的糾正方法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4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協會開設氣功諮詢服務。前來諮詢者絡繹不絕,其中絕大多數是要求指導糾偏方法,這中間又以青年學生為多數。我們根據諮詢者不同的病情和要求,採取以下各種相應的對策:

一、以靜制動  有的同志因受一些新功法的宣傳影響,急於求成,學動功出了偏差。對此,我們向他們說明『動起於心念』的道理,使他們思想先存有『意靜動自止』的概念,然後勸其放棄動功鍛煉,曉東靜功,取或坐、或臥。或站之式,意念中有個靜字,存想着月照平湖,水波不興的景象.或荷塘月色的景象。肢體放鬆,呼吸要細慢勻長。姿勢簡單,其他要求也簡單,不使人有難學難做的想法。如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學生吳x x,高中畢業時因神經衰弱而練鶴翔功,病情好轉,進入高校後學習緊張,舊病復發。從電視中學練動功,初時有效.但後來每靜下來想到練氣功。即全身跳躍不止,無法控制,有時長達兩小時,停止後全身極為疲勞,以致影響學業。囑其遵用上法,改學靜功,不再跳動。

二、以松解僵  有些練功者由於雜念多或姿式不正,以致在練功中發生執着情況,因此有頭暈。胸悶。腹脹.腰酸等不適感覺。.我們大都授以三十六部放鬆功法。行此功法,必先正形,即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尾間中正,松腰坐胯。然後進一步作意念放鬆,先自頭部開始,頭頂,前後腦部、顏面、兩耳,頸項、兩肩。兩臂,雙肘.胸,腹.兩脅、背,腰、腿,髖,膝,踝等部位,逐一放鬆,特別注意各大關節的放鬆。如上海警備區某部戰士陳x x,為配合訓練而練坐功,用逆呼吸而致胸悶腹脹,夜間失眠。囑其改用順呼吸,並改為站功。一月後,上述症狀消失。自練站功後.胃納轉佳,體重增加,精力充沛,武術訓練的成績提高較快。

三、辨證練功  有的練功者練法基本正確,並有一定
金不右 發表於 2025-4-13 12:23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功糾偏三法芻議】

氣功偏差之症,古稱"走火入魔",今觀諮詢者眾,尤以青年學子為甚,蓋因躁進失度使然。余觀協會所施三法,深合傳統養生要旨,今試為闡發其理。

其一"以靜制動"法,實得【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之真髓。昔莊子言"坐忘",老子倡"致虛極,守靜篤",皆示人靜定之功。今人習動功而妄念紛飛,如狂馬無韁,安得不偏?月照平湖之喻,暗合禪宗"心如明鏡台"之觀想,水波不興正是氣機平和之象。吳生之症,乃神不守舍之候,靜功導引,使元神歸位,自然氣定神閒。

其二"以松解僵"法,可謂深得"形正脈順"之妙。【周易】云"艮其背,不獲其身",正言放鬆之要。三十六部放鬆次第,實脫胎於道家"導引按蹺"之術。陳戰士之弊,在於逆氣強行,如【黃庭經】所謂"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順呼吸則符合天道自然,站功取"立如松"之態,使氣血周流,故能消脹滿而助消化。

其三"辨證練功"尤合"因人施功"古訓。【養性延命錄】言:"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今之習功者多昧於己身陰陽虛實,或壯火食氣,或寒濕內滯。譬如陰虛火旺者當取"六字訣"之"呵"以平心火,陽虛畏寒者宜用"吹"以補腎氣。昔張君房【雲笈七籤】載"服氣精義",詳辨四時五行與練功相應之理,正為此類病症而設。

今有三議:一則建議諮詢時先辨體質,可參【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二則宜授以簡單自檢法,如舌診、脈診常識;三則當建立長期隨訪制度。蓋糾偏如治病,非一時之功可竟全效。

要之,氣功之偏,多起於貪功躁進;糾偏之要,終歸於中正平和。若能以傳統文化"執兩用中"之道為圭臬,則偏差之患可消弭於未萌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