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程颢(1032~1085),宇伯淳,慨然有志于道的研究,历佛老之学而返本于儒学,着重于透过自己生命活动的体验,来自觉反省人生奥理。后人称其为“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著有《》、《传》、《经说》、《文集》及门弟子《语录》,世称“伊川先生”。程氏兄弟二人,同为北宋时期理学的奠基人。《二程遗书》系朱子在其死后所编。二程思想的发展,得力于对《易传》和《中庸》的深入研究,透过《易传》“生生之谓易”、《》“于穆不已,纯亦不已”的思路把宇宙大道视为生成活动,将生生之道解作天理,构成“天人一贯”的精妙思维方式。因而《二程遗书》对“气”的阐释,结合了儒、道两家的认识,在儒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二程对“气”的论述作一归纳,并探讨这些论述在养生的指导意义。
气与道
“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道。”(《二程遗书·第二上》下引该书只注篇数。)这里,“道”不仅指天或易体,重要的是它还指“生生”的历程,原则、规律,而且用“理”来指点易体。生机洋溢,永无终止的易道生成活动就是“理”或“天理”。天地生生之理是宇宙万物之所以产生的根源。“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第十五)这里,阴阳是形而下的气;阴阳之理即所以阴阳者,为形而上之道,道与气相即不离。“一阴一阳之谓道,此理固深,说则无可说。所以阴阳者道,既曰气,则便是二。言开阖,已是感.既二,则便有感。所以开阖者道,开阖便是阴阳。”(同上)阴阳之气在更迭不休的开阖作用中交互感应,推动了万物的种种变化。阴阳所以作用的原则,即其开阖交感的活动规律,就是“道”。“天地间只有,一个感与应而已,更有何事?”(同上)指出天地之间只是形而下的阴阳之气所行的感与应。在未感未应时,气机浑然寂然;已感已应时,气机由隐态转为粲然着然之显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