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54|回覆: 1

[氣功] 內勁一指禪扳指法順序芻議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5-12-26 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幾年前,我在南京從師王瑞亭,學習『內勁一指禪』,得益非淺。本人對扳指法頗感興趣,今想就扳指順序提出一些粗淺看法。

扳指法原有兩套,第一套順序為:拇指→中指→小指→食指→無名指→中指。第二套順序為:食指→無名指→拇指→小指→中指。

經絡學說認為:十指與經絡的關係是:大拇指應肺經,有井穴少商;食指應大腸經,有井穴商陽;中指應心包經,有井穴中沖;無名指應三焦經,有井穴關沖;小指應心經、小腸經,分別有井穴少沖,少澤。足大趾應肝經,有井穴大敦;足大趾內側應脾經,有井穴隱白;足第二趾應胃經,有井穴厲兌;足第四趾應膽經,有井穴足竅陰;足小趾應膀胱經,有井穴至陰;足底中為湧泉穴,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經氣所出之處。五足趾抓地時,腎經連通地氣。

【·營衛生會】篇『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上述文字描述了真氣運行的情況。經氣由寅時從太陰肺經開始傳注,順傳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晝夜不停傳注,而陰經與陽經多在四肢部銜接。扳指法活動之處正是兩經銜接的井穴,故能有利於經氣傳輸,通經接氣,調和氣血,平衡陰陽。而且本人認為,扳指順序擬為拇指→食指→小指→中指→無名指為宜,因為這個順序符合經氣運動傳注的順序。

至於扳指所需時間,按『一晝夜,人之營衛則以五十度周於身,氣行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依此計算,一晝夜為24小時,50周除以24小時,每小時運行2.083周,而氣血運行一周時間為24小時除以50周,時間為0.48小時,即28.8分鐘,故扳指法時間不應少於半小時,平均每指6分鐘。
親親窩窩 發表於 2025-4-7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內勁一指禪扳指法序次與經氣流注關係考辨】

拜讀閣下關於扳指法序次之論,深覺研習精到。今就經氣流注與指法順序之關聯,略陳管見。

一、現行扳指序次之經絡依據
考王瑞亭先生所傳兩套指法,其序次實暗合經絡交接規律。第一套拇指啟太陰肺經,正應寅時經氣始發;中指轉心包經,恰值戌時氣血流注。此套指法完整循行十二經交接時序,尤重手三陰三陽之銜接。第二套食指起陽明大腸經,則對應卯時經氣流注,更側重陽經之激發。

二、經氣流注與指法設計精要
【靈樞·營氣】詳載:"營氣之道,內谷為寶...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十二經流注雖依時辰輪轉,然指法設計當參三個要則:
1. 井穴激發效應:十指井穴乃經氣所出,扳指力度達"得氣"為度
2. 陰陽經銜接:手指陽經井穴多在橈側,陰經多在尺側,序次當考慮立體傳導
3. 子午流注補瀉:如拇指扳動配合寅時練功,可增強肺經導引之效

三、新序次建議之商榷
閣下所提"拇指→食指→小指→中指→無名指"之序,確有新意。然需注意:
1. 小指含心經、小腸經雙經,過早扳動易擾動少陰之氣
2. 中指心包經為戌時主經,置無名指三焦經後,恐逆流注時序
建議可參【子午流注針經】"陽日陽時開陽穴"原則,分設陰陽兩套序次。

四、扳指時長之醫理考據
閣下推算28.8分鐘一周天甚為精當。然【難經·一難】言:"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實際修習當注意:
1. 初習者宜從15分鐘始,漸增至30分鐘
2. 每指時長應據五行屬性調節:如拇指屬土可稍長,食指屬木可稍短
3. 需配合呼吸節律,建議採用"五息一扳"之法

結語:
扳指法序次當如【周易】"變通配四時"之理,既要符合經氣流注規律,又需兼顧修習者個體差異。建議可依四時節氣調整序次:春重肝經(拇指先)、夏重心經(小指先)、秋重肺經(拇指先)、冬重腎經(配合足趾)。如此方得"天人相應"之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