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主要特點是技擊性強,在交手實作中可隨心所欲地運用各種拳法。
該拳從體而言,空寂無爲,一法不立;從用而言,有感皆應,亦可稱處處是法,此即無定法之拳法也。其靜也如山嶽之穩,其動也似海潮翻浪,一靜一動之間猶如虛空之風雲,變幻莫測,使人難以施其技術,所謂英雄無用武之地。
大成拳的功法大致有七:站樁、試力、走步、發力、試聲及實作,亦稱爲『七妙法門』。一般經過站樁、試力、走步及各種單操手的練習之後,便可進行初級的實作訓練,至於高級的實作則必須經過推手、發力及試聲以後方能完成。若具體分則大致有五個階段,也就是小乘、中乘、大乘、上乘和最上乘的實作。
一、小乘實作
1.身法要求:小乘的實作,要在『守中用中』的前提下,配備一定的間架,並保持自身的圓整篤實之力,亦即『形不破體,力不出尖』,不論出手發拳,或閃展騰挪,都應保持自身間架不散,步法不亂,進退自如,周身要保持協調一致,形成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運動。
2.度勢奪勢:在交手之初,要做到『知己知彼』,於對手之慣用拳法、腿法應有所了解,以便以己之長,制敵之短,『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不論出手先後,總制敵在先,也就是王薌齋先生所說的『彼不動,己微動,彼微動,己慢動,彼慢動,己先到,彼先動,己已發』。
3.臨戰要領:雙方交手之時,應注意對方之眉宇部位,大不可凝視,應以『觀視』爲宜,意即信步觀花一般,如是精神才能做到不執著,又可看清對方要害之處,且不被對方的雙手變化所干擾。而足則進退自如,雙手連環使用,進亦發拳,退亦發拳,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守得當,攻守相應,間架不散,步法不亂。身形變化出於肩胯動轉,步法進退出於克敵需要,進要得機得勢,退可避實就虛,避免單雙重,或前足虛,後足實,或後足虛,前足實,均無不可。同時還應做到『前足進,後足跟;後足撤,前足回,左右劃步亦如是,進退不失中和均』的要領。
二、中乘實作
1.基本要領:中乘的實作,一般以兵法中的奇正理論爲基礎,所謂奇者,是指出奇制勝之意,在交手實作之時,要做到『靜如處女,動如脫兔』。在一動一靜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飄忽而至,出奇不意的打擊對方,使之防不勝防,處於被動地位。所謂正者,乃以自身篤實的功力,硬打硬進,不失時機的打擊對方,而不必閃避迂迴。此即中之『硬打硬進無遮攔』的實作方法。
2.守中用中:在交手之時,不強調有固定的間架配備,在守住自身中線的前提下,儘量控制並打擊對方中線部位。其間架在『守中用中』的前提下,伺機打擊對方,無論是拳打、頭撞、足踢、肘擊等等,均無不可,然應以對方中線作爲打擊之目標。
3.聲力並發:在雙方作拳之時,在出拳發力之時配合『聲擊』,故必須以試聲功夫做基礎,具體應用就是在與對方欲接未接觸之時,開聲吐氣,亂敵心意,從精神上威懾對方,並在發聲的同時發力出拳,並以聲音來激發自身之『內勁』,拳觸敵身之後則其力透於敵背,故大成拳擊人前胸而後背久痛不適,其因即在於此。
4.推手應用:若推手功夫有素者,在實作交手之時,則可利用推手中的技能取勝,即以自己的兩小臂或腕部的動作控制對方,一般亦多控制對手的相應部位,使之雙手如被繩縛住而不能發拳,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在此基礎上,我則可隨心所欲的打擊對方,但在控制對方的時候,要做到『出手如銼,回手如鉤,力不空發,意不空回』,此即所謂的『粘點打人』之法。
三、大乘實作
1.身無定形:在獲得大成拳的精神、意感和各種力量的基礎之上,在作拳之時,要做到身無定勢,手無定形,足無定位,周身關節形曲力直,含機待發。以自身靈活多變的步法,不停的變化身體的重心和進攻路線,而頭、肩、肘、手、胯、膝、足各有各的打法,肌肉鬆緊得當,變化無方,『肌肉似驚蛇』也,而周身各處皆似彈簧,有感皆應,亦即『周身無點不彈簧』之意。
2.打法集成:大成拳不講招法,沒有固定的打法,但是有應變打法及組合打法。應變的打法有提打、鉤打、閃打、掛打、佛打、疊打、撩打、裹打、踐打、截打、堵打、支力打、滑力打、借力打、捋打、迎打、螺旋力打,還有圈步打、引步打、胯步打、半步打、整步打、正面打、斜面打、正面斜打、斜面正打、上下卷打。左右領打,前後旋打,具體之片面打,局部之整體打,以及一切精神暗示和手法暗示的打法等等。以上各種打法應隨機而用,不可拘泥執著,可根據愛好及習慣組合使用之。
3.神在手前:交手實作之時,首先使自己精神放鬆,以精神威懾對方,『神在手前,意透敵背,如網天羅,無物能逃』。亦即形意拳『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的具體應用。這樣,首先在精神、氣勢上已壓倒對方,其動作必然呆板不靈,而我之精神、力量、動作已化爲一體。到此境界,不論是雙手齊出、是單手獨進,或指上打下,或明拳暗腿,或手腳並用,或顧打結合,或閃進統一,只要能神態逼人,不失時機的打擊對方,就能穩操勝券。
四、上乘實作
1.融會貫通:上乘實作則無定法可言,要求自身掌握了大成拳的精神、力量及靈活性的基礎上,能夠充分的把握作拳的時間性、空間性和隨機性,亦即能掌握好作拳的『火候』。
此時已融百家拳法於一爐,取其精粹之處,應用於心領神會之中,其中包含了形意拳中的整體篤實之力、中的柔化之功,中靈活的身法及步法,以及長拳中的冷、彈、脆、快、硬等各種力量。在具體運用上則有傳統形意拳中的劈、崩、鑽、炮、橫,五行拳及『十二形』用法,以及八卦掌中的『削、掖、塌』老三掌和太極拳中的『脫粘隨』技擊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