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78|回覆: 1

[氣功] 略談氣功糾偏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5-12-28 00: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謂偏差?因練功而造成精神上或有關功能性的失調,以及間接導致有關器質性的病態出現,謂之氣功偏差。一般說,短暫性的功能失調可謂一般偏差,而持續性的病態出現可謂嚴重偏差。

至於出偏的症狀如何呢?古人用『走火入魔四個字作了高度概括。走火者,頭痛背酸,胸悶氣急,氣亂心煩,難受莫名,不能練功,或越練症狀越嚴重。還有一練功就遺精,乃至頭昏眼花,四肢乏力,入魔者,主要表現在精神症狀上,一閉眼就出現神鬼,驚恐不寧,胡言亂語,心神恍惚,擾得親朋、鄰里不安。追其原因:是不遵守練功注意事項。特別初學者,急欲求成,違背自然規律,則往往容易出偏,亦有練功已窺門徑者,因—念之差,而錯入岐途,弄巧成拙。二是選功失誤與指導不妥。

因此筆者認為,在辨證練功時,要採取辨證唯物的科學方法,反對據理—端,死搬硬套,如臨床上陰虛陽亢的人,腎陰虧損,水不涵木,肝陽失制而上亢,動則火起陽愈盛,靜則益陰而制陽,所以陰虛陽亢的人,以靜練為主,反之就要出偏。而陰盛陽虛的人,則以動練為主。從辨證練功來講呼吸,鼻吸清氣為陽,吸為補。排出濁氣為陰,呼為瀉。氣流上引為補,氣機下降為瀉。從辨證練功來講姿式,腳型外八字站穴為補,內八字站立為瀉。如果有些同志八綱辨證練功掌握不好,也可以按病施功,比如高血壓病人,其主要表現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那麼該病應當選擇相對抑制交感神經興奮的功法,如放鬆功,松靜功等,反之就要出偏。例如胃腸道病人,臨床上多系用腹式呼吸、氣貫丹田,這樣可直接對胃腸功能進行調整。具體則是胃腸蠕動亢進者,應選加強吸氣的功法。胃腸蠕動遲緩者,宜選擇加強呼氣的功法。

下面我將臨床上常見的幾種偏差的病因病機和糾正方法,作為引玉之磚。以供同道參考。

一、頭暈、頭脹、頭痛

病因病機:(1)練功姿勢不正確,如練功時長時間頭部較低,影響頭部血液供應。(2)練功時意守不當,如陰虛陽亢之人死守上丹田,引起陽氣上沖。(3)練周天功的人,追求通『通三關』,『打通任督二脈』,強行以意領氣,結果氣沖頭頂。(4)年老體弱,過度疲勞,勉強練功,氣血不能上奉於腦。
易梔 發表於 2025-4-9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功糾偏芻議:機理辨正與調治要旨

氣功偏差之症,古稱"走火入魔",實為練功不得其法所致陰陽乖戾之候。今人習功,或急功近利,或師承不正,遂使偏差頻現,不可不辨。

一、偏差本質辨
偏差之發,根於氣機逆亂。【黃帝內經】有云:"陰陽反作,病之逆從。"練功不當,致使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氣失其常。輕者功能失調,重則形神俱損。所謂"走火",實為陽氣妄動;"入魔",乃神不守舍。二者皆因違背"道法自然"之旨,強求速效所致。

二、辨證施治要訣
1. 陰陽為綱
陰虛陽亢者,當取靜功以涵養真陰;陰盛陽虛者,宜用動功以振奮陽氣。此即【素問】"陽病治陰,陰病治陽"之妙用。若反其道而行,如肝陽上亢者強練硬氣功,必致風陽上擾,頭痛目赤。

2. 呼吸調攝
呼吸之道,關乎氣機升降。吸屬陽主升,呼屬陰主降。胃腸蠕動亢進者,當重吸氣以抑制;蠕動遲緩者,應強調呼氣以促進。此暗合"亢害承制"之理,學者當細察。

3. 姿勢導引
站樁外八字為補,內八字為瀉。蓋因足三陰三陽經氣運行與足部方位密切相關。姿勢失當,則經絡壅滯,氣行不暢。

三、常見偏差糾治
1. 頭暈頭痛
此症多因強行以意領氣,致氣沖巔頂。糾治之法:
改守下丹田或湧泉穴
配合六字訣"呵"字訣瀉心火
停止一切強行通周天之練法

2. 遺精頻發
乃精關不固之象。當:
改腹式呼吸為自然呼吸
意守命門而非下丹田
輔以提肛撮谷道之法

3. 幻視幻聽
此神魂不安之徵。宜:
暫停一切意守
改練漫步周天等動功
配合安神定志之中藥調理

四、防偏要旨
1. 嚴守"松靜自然"四字真言,切忌刻意追求氣感。
2. 選擇功法須符合體質,最好得明師口傳心授。
3. 練功前後一小時內忌大怒、大飽、大勞。
4. 如現不適,當即停功,勿存僥倖。

昔張介賓有言:"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練功糾偏之道,亦當如是。學者若能參透陰陽消長之理,順應四時變化之機,則偏差可免,功效自顯。切記:氣功乃養生之術,非炫技之資,守拙抱朴,方為正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