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摩祖過:『萬物非萬物,與我同一氣,幻出諸形相輔助生成意。』意思是說世界萬物的氣與人類的氣是相同的。我們知道,世界萬物與人類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那麼到底世界萬物和人類的什麼氣是相同的呢?原於是由原子核和它的核外電子組成的,而且電子繞核旋轉,對於處在這一狀態的原子,稱它為『基態』。只有在這種狀態下,原予能量最低,也可以說是最穩定的狀態。處於『基態』的原子,其外部沒有任何動向,所以我國古時對處於這一狀態的物質,傳統稱法為『無極』。但是當原子受到外界的能量,如光波、電磁波、聲波以及熱能,機械能等的衝擊,外加給它的能量,使其核外電子從最低能態躍遷到更高能態,即在距離原子核更遠的運動軌道上,該原子由『基態』變成了『激發態』,這種狀態下的原子能量較高,不夠穩良定,隨時有回到『基態』的可能。處於『激發態』的原子,由於其電子遠離了原子核,使之體積變大,而質量未改變,因此,單位體積的質量(即比重)變小了,也就是它的浮力增大了,便向上向外運動。由於這一物質由原來的無動向一躍成了有動向的狀態,我國的傳統稱法為無極生有極』。這一激發態的原子在向上和向外運動過程中,不斷消耗能量,當能量消耗到不能使之再向上向外運動的程度,便又隨其內能的不斷降低而不斷地向下和向內運動,直至恢復到『基態』,回到原來的位置。對於由『基態』經過『激發態,而又回到『基態』,這樣運行的一周,傳統稱作『太極圈』。經過激發所出現的這一現象,稱『有極生太極』。
原子在這種激發的過程中,會與其周圍的原子發生爭奪電子的鬥爭,其爭奪的結果會使它們改變原來的質和量,如氦原子,核外有二個中子,由於激發被奪去一個電子,就眾為一個類氫原於。又如一個氧原於再奪來一個氧原子,就成了一個氧分子;一個氧原予被二個氫原子奪去,就變成一個水分子。人喝水,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人吃糧食……,如此各種物質在原子激發過程中,會形成數以萬計的不同狀態的物質,這些物質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條件,同樣人類也為這些物質提供了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原子由基態經過激發態,然後由電子躍遷變成激發態的這一過程,是人和萬物所共有的基本運動形式,這就是所說芝的世界萬物和人類相同的『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