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654|回覆: 0

[氣功] 『勞宮入氣』又一法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5-12-28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筆者曾向王瑞亭、慈雨法師、僮俊傑等高手學練氣功,在名師指導下,爲增加『內氣外放』的功力,現就『勞宮入氣法』,由淺入深介紹三式,願初入氣功圈的朋友們一試,或能受益。

一、無意念勞宮呼吸式,即無意念勞官自然採氣法。操作程序;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腳尖內扣十三度。兩臂緩緩向前,向上舉起,掌心相對,至腰高,掌心向下,肘回收,臂彎大於九十度。掌心翻轉向下的同時,屈膝圓襠。初練者,可採用『高馬步』站樁,膝部微彎即可,以後逐漸增加膝彎度。練功環境;除練功一般要求外,掌心所對處,最好置一盆好花。好花是指:無毒無害、枝壯、葉茂、花盛、花香的有益花卉。冬天,手掌可置於不落葉冬青樹叢上,練功時最好有太陽。

用此法練功,不帶意念,自然採氣、排氣。馬步站樁無偏差,得氣快,敏感者半小時內,手掌勞官穴及十指便有或冷,或熱,或脹,或麻等氣感反映。

二、緊松勞宮呼吸式。意念爲總體意念,注意勞宮穴。姿勢:站、行、坐、臥均可。練功時間:隨意。操作方法:手臂、手掌自然放鬆。緊氣:吸氣,手腕、滿掌、十指微用內勁,向外微張。鬆勁:呼氣。手腕、滿掌、 十指放鬆。 吸:呼,長度自己控制,敏感者只數次便有麻、癢、涼、熱等氣感。病氣可以排出,清新空氣可以吸入,無偏差。

三,單向導引勞宮呼吸式。意念:較強。姿勢:站、坐、臥均可。練功環境;安靜,最好無人打擾。操作方法:吸氣,意念氣從左手勞宮穴進。呼氣意念氣從右手勞宮穴出。開始左手進氣時,不必管它氣行至何處,意念轉移至右手勞官穴呼氣便可。練一段時間後,你會漸漸發現,左手吸人之氣,經手三陽或者手三陰,通過胸部或者背部(即:胸勢或背勢)傳導至右臂、右手勞宮穴。這種練功方法,久練便能增加自身的運氣、用功能力。電是想深造爲氣功師的氣功愛好者,必需掌握的增量功夫。

上述三式,凡有志練功又是初入氣功圈的同志,希望不要急於求成,循序漸進地去習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25-3-28 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勞宮入氣"三式修煉要旨】

"勞宮入氣"乃導引術之精微法門,其要在於調息凝神,以形引氣。今觀所述三式,實合【黃帝內經】"呼吸精氣,獨立守神"之旨,試爲析之:

首式"無意念自然採氣",暗合莊子"坐忘"之境。其馬步樁法,取法【易筋經】"三盤落地"之勢,而十三度內扣足尖,恰合洛書數理。花卉之選,非獨取其生氣,更合【遵生八箋】"以芳草養神"之道。然需知"形正則氣順",站樁時尤當注意尾閭中正,虛靈頂勁,方能使清氣自勞宮滲入。

次式"緊松呼吸",實爲"調息"要術。【雲笈七籤】有云:"一緊一松,真氣流通"。其法以呼吸爲綱,張弛有度,深得"專氣致柔"之妙。然習者當知,所謂"內勁"非肌肉之力,乃神意微微引導,如【周易參同契】所言"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

至若末式雖未竟全貌,然既言"意念導引",則當遵循【黃庭經】"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之訓。建議習者可參酌六字訣呼吸法,以噓、呵、呬、吹、嘻、呼六音配五臟,使內氣循經導引。

要之,此三式由外而內,由形入氣,次第分明。然須謹記【養性延命錄】之戒:"行氣之道,多忌晨昏錯亂"。初習者當以寅時(3-5時)爲佳,因此時肺經當令,百脈始萌,最利採氣。若得氣感,切莫執著,當守【清靜經】"遣其欲而心自靜"之旨,方入正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