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柳枝開,看看老北京有啥賞柳的講究?
資料圖 陽春三月,柳枝吐綠。柳,很早就被古人稱爲報春的使者。此外,由於柳諧音爲留, 古人常以折柳來表達依依不捨之情。隋代時,隋煬帝曾賜柳樹姓楊,柳樹遂多了個楊柳的稱謂。柳樹是北京地區的本土樹種,其栽培歷史已有2000多年,老北京對柳更是情有獨鍾,除了以柳來給胡同街巷命名,如柳蔭街、柳樹胡同、青柳巷、垂楊柳而且,還有三月賞柳、春食柳芽等習俗。
陽春三月柳枝開,看看老北京有啥賞柳的講究?
資料圖 北京地區柳樹的種植始於何時? 據【北京森林史輯要】記載:一萬多年前,柳樹已與松樹、櫟樹、樺樹、柿樹等混生於北京地區,它也是北京地區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範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其栽培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北京植物志】載:北京柳樹有旱柳、垂柳、紅皮柳、黃花柳、山柳、沙柳、蒿柳等,以旱柳和垂柳居多。柳樹的適應性強,隨處可種,多栽於水邊、路側,柳枝婀娜多姿,極富觀賞性。從一千多年前的遼代開始,柳樹一直被視爲綠化北京環境的主要樹種,歷代多有種植。 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遼將幽州升爲南京,又稱燕京,作爲遼國陪都之一。燕京城設八座城門,太宗令各城門外廣植樹木,安東、迎春、丹鳳諸門以植柳,開陽門、通天門、拱辰門諸門以植槐。金大定四年(1164年)金世宗完顏雍命都門外夾道重行植柳各百里,金宮城之前,也是馳道兩旁植柳。到了元代,則在麗正門(今前門)內千步廊旁近高柳,鬱郁萬株,厚載門(今地安門)處有雪柳萬株,而瓊華島(今北海白塔山)是山下萬柳。泰定四年(1327年)又在瓊華島上植花木八百七十本,以柳居多。明代弘治年間,有大臣向皇帝進言:京城渠路及邊境地宜多種柳樹,可以做薪,以備易州(今河北易縣)山廠之缺。弘治皇帝恩准京師廣植柳樹,定時砍伐。清代曾在東長安街南到城牆的玉河(御河)兩岸俱植柳,垂陰水面。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巡視永定河時,特命直隸巡撫于成龍築新堤以根治永定河水患,廣植樹木於堤上以防堤潰,並建議多植柳樹。民國時期京師植木多柳樹,易載易生,進京之官道兩側柳木成蔭,爲路人歇憩之佳處。 柳樹還是北京園林中的主要樹種,【帝京景物略】對明代北京園林中植柳造景有極爲詳細的記載,定國公園(位於德勝門內德勝橋附近)垂柳高槐、成國公園(位於安定門東)榆柳夾而營之、李皇親新園(位於城南金魚池北)廊遍桃柳、海淀勺園(位於北大未名湖)入路,柳數行、萬駙馬白石莊(位於西直門外白石橋北)所取韻皆柳,柳色時變,聞者驚之;聲亦時變也,靜者省之。春黃淺而芽,綠淺而眉,春老絮而白;夏絲迢迢以風,陰隆隆以日;秋葉黃而落,而墜條噹噹,而霜柯鳴於樹。足見當時北京園林中植柳之盛。清代北京皇家園林圓明園、清漪園(今頤和園)、西苑(今北海)等都植有數量較大的柳樹爲景。 柳樹具有易於栽植、成活率高、生長快、生命力強等特點,頗受北京人的青睞,早年間街巷、村落中多有種植,故以其命名的地名也多,如柳樹胡同、雙柳樹胡同、柳蔭街、柳林村、東柳樹、大柳樹、大柳林、青柳巷、垂楊柳、萬柳堂、柳溝等。 乾隆皇帝對柳樹情有獨鍾,曾在清漪園、圓明園廣植柳樹。在南海子(今南苑)飲鹿池旁有兩株古柳,俗稱南苑雙柳樹。根深葉茂,枝條交錯,樹形優美。乾隆曾七次在陽春三月到此賞柳,並寫下多首贊柳之詩。其中寫道:南苑雙柳樹,厥名亦已久。臨池弄清蔭,婉婉蓋數畝。歲月與俱深,麋鹿相爲友。後來雙柳樹中的一株枯萎後,他還特令南苑郎中派人在其旁邊又補植一株,以恢復原來的雙柳樹景觀。
陽春三月柳枝開,看看老北京有啥賞柳的講究?
資料圖 老北京最佳賞柳之地有哪些? 北京人自古有三月看柳的習俗。所謂看柳,就是初春柳樹染上新綠時,觀賞綠柳依依,婀娜搖曳的風姿,尤其是水邊堤上的垂柳,因爲有水的映照,更顯得生機勃勃。【紅樓夢》裡有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的詩句。 老北京有天壇看松,長河看柳之說。長河北起頤和園昆明湖南側,經萬壽寺、高粱橋到西直門,入護城河後向東流至德勝門,最後注入積水潭。沿河兩岸綠柳密如簾幕,每到初春時節許多人到此看柳。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建清漪園之後,爲了往來於皇城和西郊園林之間的方便,在治理、擴展長河的同時,又在兩岸廣植柳樹。他曾賦詩讚美長河沿岸的風光:長河雨後波增漲,趁爽平明好進船。柳岸忽聞嫩簧響,始知復育化成蟬。早年間出西直門不遠就是橫跨長河的高粱橋,初春時節住在城裡的人們多到此看柳賞景。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破壞了西郊的皇家園林,長河沿岸的樹木也有很多被燒。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乘龍船途經長河時,見到破敗之景,即命醇親王治理長河兩岸。從西直門外登船處的倚虹堂開始,一直到頤和園南面的繡綺橋泄水閘止,兩岸廣植柳樹。經過治理後的長河,綿延二十餘里,每到陽春,紅綠相間,柳暗花明,景色絕佳。除了到長河看柳外,早年間京城還有多處賞柳好去處 柳堤春曉爲西涯八景之一。西涯即今天的什剎海,這裡的柳堤指的是前海的堤岸,清代時大堤寬約五丈,長約五十丈,把前海一分爲二,兩旁都是老柳樹,當春風來臨時,堤岸上的柳樹呈現出一派新綠,如今仍是京城看柳的好去處。 西堤煙柳是頤和園西南部的一處景觀。西堤蜿蜒數里,有六橋點綴其間,其中柳橋之名出自杜甫的詩句柳橋晴有絮,霧凇扮瑤台。初春時,堤岸上河柳輕拂湖面,婀娜嬌柔。清代時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等都曾到此賞柳。 柳屏疊翠是順義八景之一,在順義老城東門外,早年間道路兩邊種著兩行綠柳。陽春三月,鵝黃色的串串柳枝在春風中婆娑起舞,層巒聳翠。清康熙十三年順義縣令韓淑文曾寫詩讚嘆:三月韶華次地催,綠條裊裊擁城隈。鶯啼陌上思獨曠,好付風流醉眼開。 柳蔭龍舟是通州八景之一,清代時通州城東門外有黃(皇)船塢,爲康熙皇帝巡視潞河時所乘龍舟的停放處。沿岸種植著許多柳樹,每到春季,綠柳成蔭,景色宜人。
陽春三月柳枝開,看看老北京有啥賞柳的講究?
資料圖 春食柳芽有哪些講究? 老北京不僅賞柳,還有陽春時節吃柳芽的習俗。【帝京歲時記勝】中便有香椿芽拌麵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的記載。【本草綱目】稱:柳爲本經下品,性味苦寒,無毒,可治療風水黃疸,瘡癰腫毒等症。 柳芽是柳樹初生的嫩芽,顏色淡綠微黃,須在未開花絮之前食用。中醫認爲柳芽味苦、性涼,可清熱、透疹、利尿、解毒,春食柳芽對人體大有裨益。 老北京吃柳芽的方式很多,其中涼拌柳芽是人們最喜歡的。柳芽採摘下來後,清洗乾淨,過熱水焯一遍,然後再用涼水沖洗乾淨,隨後放入大碗中,加入適量的鹽、醋和蒜末,也可放入少許的辣椒油,攪拌後即可食用。 柳葉餅也是一種時令美食。其做法是掐一把嫩嫩的柳葉兒,洗淨,汆水,切碎,放適量的糖,均勻地揉進麵粉里,做成小餅兒,然後將其一個個貼到鍋里,待一面熟脆後再翻到另一面煎烤,直到兩面都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就可出鍋了。 柳葉還可以泡水喝,俗稱柳葉茶,但要在未開花絮之前採摘。泡製時,要選用剛萌出的嫩芽曬乾,然後同茶葉一起用開水沖泡。春日之嫩柳葉將開未開,狀如雀舌,孕一冬之精氣,得春陽之普照,色香味形妙到極致。柳葉茶具有敗火除燥、爽神利氣、明目清心之功效。據傳,戒台寺內的僧人曾用柳葉和茶葉混合製成一種延壽茶施與香客,有一年春日,康熙皇帝巡視西山時駐蹕戒台寺。僧人以延壽茶敬之,康熙皇帝品過後大爲讚嘆。此後每年春日,戒台寺便派僧人到宮中爲康熙泡製延壽茶。後來茶房的太監也學會了延壽茶的泡製方法,每年春天都采一些柳葉回去泡製延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