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中國的史料整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以【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爲例 史料不僅是史學研究的基礎,也是眾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20世紀初梁啓超倡導的新史學,如果脫離了史料的發掘整理,將是難以想像的。百多年來,多少優秀的歷史學家爲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至今仍推動著中國史學的發展。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史料整理工作,雖然藉助於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呈現出異乎尋常的突飛猛進態勢,但總體來說,並不盡如人意。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影印出版的史料大幅度增長,而經過歷史學者核對、比勘、系統分類的史料整理相對減少。前者的增多主要是爲了搶救性地保護史料,後者的減少,究其主要原因,是在現有科研考評體制之下,史料整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很多重要的學科評估,比如一級學科考評中,甚至未能列爲指標之一。這一現象對歷史學乃至整個人文社會科學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迄今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史料的影印出版,減少了資料分散所需的查找時間,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匯集史料的價值,但對於研究者而言,卻依然不得不從零開始閱讀、查找和鑑別史料。這不僅帶來大量的重複勞動,而且也會降低知識生產的速度和質量。而專業化史料整理,基於歷史學者的專業知識,對同類相關主題的史料進行收集、鑑別、核對、分類,更便於研究者集中利用,從而避免大海撈針般的時間浪費和一代一代學者的重複性勞動。這實際上是通過學者分工和專業化來提高知識生產效率,有助於進一步加速知識的創造過程。 難能可貴的是,儘管現行科研評價體制對史料整理工作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但仍有少數富有遠見、不畏艱難的學者,基於對學術研究規律的信念,投身到大規模史料的系統整理工作之中,並對歷史學研究乃至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帶來積極的影響。【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以下簡稱【叢編】)系列就是其中的一個顯例。 中國的現代意義上的社會調查大體興起於清末。進入民國後,社會調查得到快速發展。著名社會學家李景漢稱其爲『中國社會調查運動』。留存至今的社會調查報告,據不完整統計,總量不下於3萬種,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教、衛生、宗教民俗、少數民族、華僑,以及災害、資源與環境等各個方面。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社會調查,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學術理念,從事調查的大部分學者都接受過現代科學方法如現代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訓練。其調查結果相對傳統史料更爲科學和準確。雖然有其不可避免的時代局限性,但總體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鑑價值,也有助於當代中國的各類調查有機地銜接起來,從而構成一個長達近百年的資料序列,可以更好地透析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轉型歷程。 所幸的是,這樣一批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社會調查,終於在新的歷史時期得到國內學術界的廣泛重視,而【叢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015)的出版,在其中起到了無可否認的重要推動作用。整套叢書共出3編24卷45冊,約5000萬字,其精選文獻近千種,分類成卷,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文教、衛生、婚姻家庭、宗教民俗、少數民族、人口、社會組織等各個方面,豐富全面。耿雲志先生認爲,這套叢書的面世,『對於民國史研究來說,是一項極爲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馬敏先生也認爲,【叢編】的出版,不僅是『中國社會史的一項奠基性工作』,對中國近代史及其他相關學科而言,同樣『都是一項奠基性的工程』。 更令人欣慰的是,叢編第一輯付梓之後,國內出版界掀起了一個民國調查文獻影印出版的高潮,一系列類似的大型資料彙編相繼問世,如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編纂的【國家圖書館藏清代民國調查報告叢刊】等幾十種。真可謂林林總總,嘉惠學林。 民國調查文獻對當代學術研究的影響,從下面一些學術活動中或可見其端倪。2008年3月,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大分流】一書的作者彭慕蘭教授,邀請叢書主編之一夏明方教授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歷史系進行訪問,並請他介紹民國時期社會調查的總體概況。相對於國外學者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研究,中國的學者已經使用【叢編】取得了非常精彩的研究成果。學者吳思通過對民國時期工人狀況與工會作用進行重新研究,得出與以往的印象幾乎截然相反的結論,即,『工會既值錢又值命』,工會的存在,不僅提高了工人的工資,也提高了工人的命價,使得『工人的生命得到了較多的尊重』(吳思:【工會原來很值錢】)。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藉助當下各種可資利用的資料庫,結合【叢編】的被引用情況,可從較爲宏觀的角度分析【叢編】對當代學術研究的價值和影響。我們發現,【叢編】在他引方面呈現下面的特徵。其一是總體引用次數比較高,據不完全統計,從2005年至2014年,累計引用數量接近1000次。其二,引用次數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其三,影響的範圍廣,除中國大陸地區外,中國台灣地區、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都有學術著作引用,涉及學科包括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教育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就期刊而論,自2005年至2014年,引用【叢編】的期刊論文一共有289篇,分布在199種期刊上。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的論文爲160篇,分布在38種期刊上。其作者包括眾多著名的學者,比如秦暉、陳爭平、李中清、李金錚、馬克鋒和彭南生等。就學位論文而言,過去十年,中國大陸地區一共有415篇碩士和博士論文引用了【叢編】,共涉及38個學科。學術著作方面,過去十年,一共有143部引用【叢編】的專著被北大方正和超星的電子書資料庫收錄,引用【叢編】數量較多的著作包括楊念群著【再造『病人』】、彭南生著【半工業化:近代中國鄉村手工業的發展與社會變遷】、王玉茹著【近代中國物價、工資和生活水平研究】、張國剛著【中國家庭史(第5卷民國時期)】,以及王躍生著【中國當代家庭結構變動分析】等。由此可見,【叢編】爲眾多學者的研究提供了諸多便利。 由於資料庫收錄的信息並不完整,檢索方式也有局限,這裡介紹的【叢編】對歷史學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影響肯定存在遺漏,國外的情況尤其如此。這表明,以【叢編】爲代表的專業化史料整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當然,現有的專業化史料整理工作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出版成本高、周期長、容量有限、難以進行原文對照、無法進行全文檢索等。有鑑於此,專業化史料整理工作需要在歷史學者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建設大規模集成式的歷史資料庫,從而爲國內外同行搭建一個重要的基礎性資料平台。期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大力度支持專業化的史料整理,也大力支持歷史學者建立專業資料庫的工作。這種支持不僅是在科研經費方面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從學術評價的角度,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從而鼓勵歷史學者投身其中,夯實學科基礎,推進史學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本文系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末民國社會調查資料庫建設』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