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00|回覆: 0

[文化觀點] 觀點 縱算雨一直下 也澆不滅墳間塋頭裊裊青煙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4-7 18: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觀點 縱算雨一直下 也澆不滅墳間塋頭裊裊青煙

觀點 縱算雨一直下 也澆不滅墳間塋頭裊裊青煙

資料圖

去年清明節的時候,我談過一個觀點,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祭祀節,也是中華民族的感恩節,它關注着生命的勃發與消逝,昭示着家族血脈的傳承延續,進行着一場生者與死者的時空對話,這是一個關於生命的節日,它在冥冥之中牽引我們去關懷遠方,泛愛眾,而親仁。

我向來是一個抱樂觀態度的人,所以我堅信這個節日植根於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中,體現着忠孝節義,恭親仁和這些最基本的中國傳統價值。是故無論道阻且長,縱算雨一直下,都減退不了人們回鄉祭掃的熱情,澆滅不了那墳間塋頭的裊裊青煙。

不過,我的一位師兄另有一番解讀,他認為清明節在相當多的人心中,就是以極少的物質成本、體力消耗和親自登山祭掃的時間成本,以一種行賄心理和方式,要求祖先給自己儘可能多的現世回報。這個觀點,早日裏聽我的一位領導也曾類似闡述過,一般認為,中國人的宗教信仰與圖騰或者祖先崇拜等,都與索取有關,鮮有自我救贖和救世心態。

這個觀點當然是立得住的。因為確實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旦跪下雙膝,無論前面是佛祖、上帝、神仙還是祖先,我們的句式都是保佑我......但僅僅以此作出整個民族心理和社會意識的劣根的評論,個人感覺還是有些牽強。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價值理念完全是並行世界的兩道光芒,不能放在同一個認知體系中評判。西方文化是強調原罪的,他們的祖先偷吃了禁果,每一個人從一開始就罪惡滔天,所以救贖自己亦或是救贖他人成為他們在人世間最重要的使命。但中國人沒有原罪意識,我們信奉人之初,性本善,儒釋道三教合流下的中國文化,講究天人感應,信奉心誠則靈,尋求快樂逍遙。因此讓中國人尤其是普通的芸芸眾生跪下來禱告,幾乎是不現實的,我們與神靈、祖宗、他人之間沒有契約,因而也無需擔當這述職的義務。

第二,缺少禱告的祭祀並非代表不虔誠,我始終堅信中國人在儀式感下的莊重與虔誠。每次清明或是中元,在親身參與之中我能感受到我們對先人的尊敬,我認為這樣的儀式與尊敬本身便是一種家庭對後代的教育,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在焟光燭火、紙錢化灰、鞭炮響鳴、磕頭長拜之中完成對祖先的祭祀,以此證明香火在延續,家族在光大,生活還在進行,至於健康平安、發財、升官、得子,豐收,去病,無痛等的祈求祖先庇佑,則是一種附屬的衍生品罷了,因為倘若沒有這些庇佑,善良樸實的中國人依然會繼續跪下來,繼續說保佑我。

第三,時代向前,風俗變遷。今天的清明已經超越歷史的藩籬,顯示它的時代意義,從某種角度而言,更加趨近清明文化的本身。除了家祭,我們越來越重視國祭、公祭、民間祭掃,不僅僅崇敬祖先,我們亦開始崇敬英雄,關心他人。此間有無契約估且不論,但至少可以看到,我們民族文化心態的進步。陸遊說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站在青山綠水、鄉間田園、公陵墓園之前,生者的驕傲、自信、坦然便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蒸蒸日上的力量源泉。

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一個人也好,一個國家也好,縱然需要外來力量的牽引,但能驅動我們不斷向前的終將是深植我們內心的傳統和精神,襟懷世界,根在中國,放眼未來,路在腳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