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78|回覆: 0

[文化觀點] 素食的歷史源自信仰還是迫於無奈?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4-14 21: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素食的歷史源自信仰還是迫於無奈?

素食的歷史源自信仰還是迫於無奈?

明仇英【春夜宴桃李園圖】

最早的人多是吃素食的。鑽木取火這一方法普及之前,吃肉對人的身體傷害極大。【韓非子五蠹】記載,傷害腹胃,民多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果蓏蚌蛤。這其中,素果蓏還好說,葷蚌蛤最容易生事,主要問題是寄生蟲多,且容易變質。這還是河鮮,要是獸肉,就更不讓人放心。所以,墨子說:古之氏未知爲飲食,時素食而分處。他認爲在人類學會食品再加工之前,只吃素食。希伯來聖經中記載說,人類自大洪水之後才開始吃肉。這足以證明相對吃素,吃肉是後來的事。

畢竟,在肉成爲公認的美味之後,先吃上肉的,也只是一部分人,能夠敞開胃口吃的,更是少數,不光限購,而且要特供。如【禮記】規定,天子才能吃牛肉,諸侯平常吃羊肉,每月初一才能吃一次牛肉,大夫平常吃豬肉和狗肉,老百姓也就是能吃點魚肉。

作爲百姓,想吃別的肉不太容易,孟子支過招,號召大家養雞豚狗彘之畜,並且要做到無失其時,這樣的話,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即便如此,也只能解決老人的吃肉問題,可見吃肉之艱難。

對吃不上肉的人來說,吃肉的人是可恥的,天天吃肉的人是可恨的。商紂王酒池肉林果然招人厭。國難當頭,曹劌準備給君王出謀劃策,老鄉們還一肚子意見: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意思就是人家吃肉的人商量事,你這個吃素的摻和什麼?曹劌只好解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還真得我這個吃素的,去告訴他們到底能吃幾碗乾飯。

在有肉吃的情況下,能夠意識到素食的重要,最早見於【呂氏春秋】。這本書中明確提出: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黃帝內經】則認爲最好的飲食搭配應該是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黃帝內經】的成書時間據今專家考證應該在漢朝,那正是一個素食大發展的時代。

漢朝有更多的素食可吃。之前的素食,除五穀外,多爲野菜。例如【詩經》裡的荇菜,就是一種水草,想吃得下水撈,還得選來選去,左右芼之,頗費工夫;卷耳是一種菊科植物,只有嫩苗可吃,采大半天也裝不了一筐。直到漢代,引進了一大堆蔬菜瓜果,才大量增加了素食的食材品種。

最偉大的素食也是在漢朝發明的。這個功勞與淮南王劉安有關。劉安在歷史上算是個悲劇人物,本人才華橫溢,招賢納士,學呂不韋廣招門客,編了後世流傳的【淮南子】。可惜有人去漢武帝那裡告他謀反,劉安覺得身家難保,沒等漢武帝採取措施,便畏罪自殺了。因劉安平日愛煉丹,所以他死後,大家都以爲他吃了丹藥,升天而去,還說,那些沒吃完的丹藥被家裡的雞狗們吃了,也跟著飛得更高,由此傳出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

不過,劉安愛煉丹倒假不了,並且有一定名聲,也恰恰因爲這個愛好,無意間煉出了最偉大的素食豆腐。

豆腐作坊一直祀劉安爲先師,他的生日是九月十五,據說,這一天中國豆腐從業者要舉行祭祀。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傳說。就算是真的,據今考證豆腐在漢朝其實遠沒有普及,技術也不成熟,凝固性和口感與唐宋的豆腐沒法比,因此還進不了烹飪主流。直到唐宋,豆腐才成了重要的素食。唐朝時還隨鑒真東渡傳到日本,讓日本人也學會了做豆腐。

豆腐在素食之中的重要性非常顯著。素齋離不了豆腐,葷菜也歡迎豆腐;家常便飯離不了豆腐,滿漢全席也不能沒豆腐。在那些簡樸而又正式的宴席,豆腐更是不可或缺。舊時喪俗中,喪家準備的飯菜以豆腐爲主,因爲白色是喪事之主色,所以去喪家弔唁吃飯稱作吃豆腐飯。有些去幫忙的老鄉,忌說去喪家幫忙,就說是去吃豆腐飯的。也有那種不幹活而去蹭飯吃的,也說他是吃豆腐的。這樣流傳下來,吃豆腐又多了一層占便宜的意思。

有人說,真正意義上的素食,依賴佛教的興盛,其實並不盡然。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時,教規並未明確規定禁止葷食。到了南北朝,佛教盛行,素食迅速普及,不光和尚吃素食,施主、香客、朝拜者也都以素食爲時尚。素食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美,如建業寺的一個僧廚,能以一種瓜烹製出幾十種菜餚,每一種菜餚又可做出幾十種口味。

佛教對素食影響巨大,但還有一種文化,比佛教更早就已經以身作則踐行素食理念,是道教。老莊清靜淡泊的思想和素食是一脈相承的。【莊子】上說蔬食以遨遊,泛若不採之舟。道教出現之後,講究修身養性,最高境界是長生不老、化羽成仙。傳說中,那些神仙的楷模基本上都是素食,比方說活了七百歲的彭祖,常食桂芝。還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吃百花,每天嘴裡百花齊放,嚼完了怕噎著,就著點露水喝。【列仙傳】中有記載:子轝拔俗,餐葩飲露。終於吃成了花仙子。

【西遊記》裡延年益壽的補品都是素食,比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和鎮元大仙的人參果,還有不少講究的素食,因爲作者生活在明代中葉,當時素食的做法已經花樣百出。看看五莊觀兩位道童給唐僧師徒上來的飯菜:都是些醬瓜、醬茄、糟蘿蔔、醋豆角、脆萵苣、淖薺菜,共排了七八碟兒。有專家分析這正是全真派道家的素食,正宗的淮揚風味。

素食是從宋朝開始專業化的。【東京夢華錄】和【夢梁錄】上多有記載。北宋首都汴梁已經有了專做素食的菜館,南宋首都臨安流行的素食有上百種,能當相聲【報菜名】說。諸多素食菜名中,帶假字的最多。例如假炙鴨假蛤蜊假羊時件假驢時件假煎白腸,說明老百姓對素食的最高追求是能夠取代肉食,通過對視覺和味覺的瞞騙,以假亂真。像奪真雞,從名字上就透著一種咬牙切齒要把真雞取而代之的氣魄。據說這道菜完全用蔬菜和豆製品加工,形象和質地都非常逼真,切開整雞時,雞絲儼然可見。我老家現在過年時有道菜叫素雞,不知是不是受了奪真雞影響。

如此多的假字出現在素食里,總讓人感覺素食素得仿佛有些被動。還好,這裡的假對人的健康並無傷害,不像後來的假雞蛋。

素食登峰造極是在清代,形成了流派和理論。【隨園食單】專門有雜素菜單一節。純素的菜有慶元豆腐素燒鵝茄二法煨木耳芋煨白菜香珠豆楊花菜等。袁牧還借家廚王小余之口說:一芹一菹皆珍怪。將素食的美味提到極高的地位。薛寶辰撰寫的【素食說略】,記述了二百多種素食,堪稱一部素食百科全書。

如果看一部吃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素食是其中一直涌動的潛流。從主動吃到被動吃,再到主動吃,滄海已變桑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