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67|回覆: 0

[文化資訊] 唐調桐城派吟誦法之代表

[複製鏈接]
文強 發表於 2016-4-15 09: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編者按

吟誦是漢語詩文傳統的讀書方式,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方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近代以來發生在中國的巨大文化變革,致使這一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承方式幾乎被人們忘記。百年來,中華吟誦所以不絕如縷,幸有很多前輩學者為此嘔心瀝血、大聲疾呼、身體力行,如唐文治、趙元任、葉聖陶、朱自清、呂叔湘等,在保存吟誦傳統、從事吟誦教育、培育吟誦人才等方面,進行了可貴的努力。近年來,隨着國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吟誦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研究與傳承等工作得到了重新開展。然而時至今日,國人對吟誦的了解還遠遠不夠,甚至還多有誤解。在此,我們編發一組文章,對吟誦的重要流派和地域傳統做一些基本介紹,期望人們對它有正確的認識。

吟誦從本質上講乃是一種聲音表現方式,是將漢語詩文的聲音之美、意蘊之美,通過『吟』或者『誦』的方式表達出來,從而強化人們對它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吟誦並不是一種抽象的形式,而是一種有着濃厚文化意味的形式,它本身就是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一首詩或文想要通過吟誦的方式獲得美聽的效果,吟誦者就必須掌握基本的規則。這種規則大體上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對漢語文字讀音的掌握,包括對發聲發音方法的正確掌握;第二是對作品內在結構、節奏、韻律的準確把握,對作品內容的深刻理解;第三是正心誠意的態度。在此基礎上,經過反覆琢磨、不斷實踐,才會產生一首好的吟誦。

一個吟誦名家、一個吟誦流派的產生,或者一個地區吟誦傳統的形成,是一個人、一個群體或者一個地區長期探索與實踐的結果,是深厚的民族文化傳統的凝聚。我們在這裡所介紹的唐調吟誦、華調吟誦和常州吟誦,就是其中的代表。唐調的創始人唐文治,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國學大師,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其吟誦上承桐城派大師吳汝綸,在『陰陽剛柔』之道和『因聲求氣』之說的啟發之下,潛心研究數年之後,才在原有江南吟誦調的基礎上結合桐城派理論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唐調』,構建了中國最早的完善的吟誦體系,為吟誦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他還把吟誦當作實現性情教育、道德教育的手段,藉此完成文化救亡的使命,在無錫國專培養了上千名國學人才,為中華文化的現代傳承作出了獨特貢獻。華調吟誦創始人華鍾彥先生的學術傳承同樣淵源有自,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固定的套式和獨特的學習方式。常州吟誦是我國目前唯一以地方命名,並且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吟誦。深厚的歷史傳統,獨特的地方語言,一大批優秀的吟誦傳人,使常州吟誦在全國各地的傳統吟誦中獨為翹楚。由此可見,吟誦並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讀書方式,學習方式,還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是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它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歷史文化,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是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吟誦的傳承與推廣,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對傳統吟誦的採錄、整理、學習與研究。它們是中華吟誦的瑰寶,是開展普通話吟誦的前提。同時,吟誦也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入門途徑,它將對古詩文的學習,由枯燥乏味變得生趣盎然,由簡單的知性教育變成動聽的美感教育,這正是中華吟誦的巨大魅力之所在。——趙敏俐

 

『唐調』是中國第一個以姓氏命名的吟誦調,由清末理學家、古文家、教育家唐文治(1865—1954)先生所創。唐先生做過清代農工商部署理尚書,是一位在外交、民族工商業等方面政績卓著的清官。後來他掌管南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提倡『教育救國』『國學救國』,培養了大批工科、文史方面的人才,是一位胸懷天下的教育家,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國學大師。其治學淹貫漢宋,融通經史百家,尤其在理學、文學上成就最大,弟子推之為『性理兼考亭姚江之長,文章繼昌黎廬陵而起』。然而,在唐先生眾多成就中,最為獨特且備受後人津津樂道的,是其根據清代第一文派——桐城派古文理論創造的讀文法——唐調。

早在1901年,唐文治就以文章請教曾國藩四大弟子之一、時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的桐城派大師吳汝綸。吳先生講授了『陰陽剛柔』之道和『因聲求氣』之說,並親自示範了吟誦法。唐先生大受啟發,潛心研究,數年後終於在原有江南吟誦調的基礎上結合桐城派理論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唐調』,並長期在上海交大、無錫國專開設『讀文法』課,又於1924年出版了專著【讀文法】,更在1934年和1948年兩次錄製了中國最早的吟誦專輯,以中英文兩種版本發行海內外,將唐調推廣到全世界,使之成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吟誦調。唐調被稱為『近現代吟誦第一調』,唐文治被稱為『近現代吟誦第一人』。

『唐調』在傳統吟誦調中頗有特色,別具一格。

一、細分文體。唐文治先生有很強的文體意識,他用不同的吟誦來展現不同的文體特徵。他的吟誦錄音包括古文、【詩經】、【楚辭】、儒經、詩、詞、曲等七種文體,比較全面,時間跨度從先秦直至清代,可謂歷代文學作品吟誦的一個集成。這些作品的吟誦分為四大類。【詩經】、【楚辭】、古詩,屬於古體,不拘聲律,用簡單旋律重複吟唱,體現出韻味和章法;格律詩詞曲按照四聲、平仄、陰陽等特性依字行腔,展現出聲律的長短高低錯落之美;先秦散文莊重古樸,吟誦起來也不花哨,不用較長尾腔;後世古文則重氣勢、講神情,吟誦旋律抑揚頓挫、跌宕起伏,並輔以較長的特殊尾腔,將神氣表現得酣暢淋漓。這四大類中共用了三種調子。吟誦前兩類的『吟詩調』和第三類的『誦經調』都是唐先生故鄉江蘇太倉的吟誦調,吟誦第四類的『讀文調』則是他在桐城派基礎上的創造,是其博大精深讀文法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殊文章,兼有幾種文體,則需要混用幾種調子。比如唐先生吟誦李華【弔古戰場文】時,整體上使用平緩的『古文調』,但遇到『鼓衰兮力竭』一段騷體時,則換用吟誦【楚辭】的『吟詩調』,對比非常明顯。對文體如此嚴格的區分,在我們採錄過的二十多個省近千人的吟誦調中,最為獨特。唐文治以聲音形式把不同文體特徵活態地展現在我們耳際,生動形象,不愧為吟誦教育大家。

二、明辨性質。唐文治的吟誦理論本於曾國藩在姚鼐『陰陽剛柔』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古文四象』說,認為古文分為太陽氣勢、太陰識度、少陽趣味、少陰情韻四象,可以通過不同聲音來體會每一類文章的神氣,此即『因聲求氣』說,是桐城派的秘訣。唐先生據此研究出相應的讀法:『讀文有抗墜、抑揚、曲直、斂侈之妙。質而言之,讀法有五:曰急讀,緩讀,極急讀,極緩讀,平讀。其音亦分五:曰長音,短音,高音,輕音,平音。其氣為二:曰疾,曰徐。大抵陽剛之文,宜急讀,極急讀,高音,短音,而其氣疾;陰柔之文,宜緩讀,極緩讀,長音,輕音,而其氣徐。少陽少陰之文,宜平讀,平音,而其氣在不疾不徐之間。然亦須因時制宜,未可拘泥。』吟誦的節奏、旋律乃至用氣要根據文章陰陽剛柔的性質來進行,這是唐先生對桐城派文論的深化和具體落實。然而,對文章性質的辨別和讀法的掌握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唐先生在其著作【國文陰陽剛柔大義】和【讀文四十四法】中,註明了每篇文章的性質及適用範圍,方便學生學習,可謂用心良苦。至今唐門弟子在吟誦時,依然恪守此道。如再傳弟子陳少松先生吟誦偏陽剛的【岳陽樓記】時,每分鐘約120拍;吟誦陰柔的【前出師表】,每分鐘100拍;吟誦剛柔兼濟的【前赤壁賦】則有快有慢,每分鐘110拍。三者區分明顯,非常講究。唐調這種精微的追求在目前所知的吟誦流派中絕無僅有。

三、講究文氣。唐調調子上的特色,在於平中見突,彰顯文氣。其吟誦節奏與漢字四聲相關,平、上、去三個舒聲,一字一拍,入聲字半拍,為促聲,通常較少出現,所以整體上節奏均勻。其旋律也較為平穩,一般由高低兩個平調『2222321』和『55556165』構成,輔以短尾腔『6i6i』或長尾腔『6i5』。然而,唐調卻以善得神氣著稱,主要在於『平中見突』手法的運用。比如整體均勻的節奏中,遇到入聲字急讀,以造成頓挫;平穩的旋律中,加上抑揚的尾腔,以造成跌宕,尤其是段落結束時的特殊尾腔6i5,跳躍較大(升三度再降四度),氣勢不凡,在整體平調中,奇峰突起,激盪出文氣。這無疑是唐先生匠心獨運的創造,他曾說:『至於首尾段落之處,其聲皆須有宏大遠到之致。或如波瀾之瀠洄,或如異軍之突起,能神明於此,則其幾於大成也不遠矣。』可見這個特殊尾腔是能彰顯唐調魅力的精華所在。由於它在眾多吟誦調中獨一無二,所以被視為唐調的標誌,成為唐調調子上最大的特色。

唐調之所以具有如此多的優點,與唐文治在吟誦理論上的追求是分不開的。唐先生是古文大家,又是古代文論的集大成者,他繼承和發展了桐城派的『陰陽剛柔』說與『因聲求氣』說,構建了中國最早的完善的吟誦體系:聲音—文氣—神情—境界,並指明了相應的探求方法:因聲—求氣—得神—入境,為吟誦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同時,他還把桐城派的聲音主張看成是『煉聲法』,提出了『運氣—鍊氣—養氣』的完善理論,從而將文格與人格相聯繫,把吟誦當作實現性情教育、道德教育的手段,藉此完成文化救亡的使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他在無錫國專培養了上千名國學人才,其中湧現了王蘧常、唐蘭、吳其昌、蔣庭曜、蔣天樞、錢仲聯、朱東潤、陳中凡、馮振、魏建猷、馬茂元、周振甫、馮其庸、湯志鈞、范敬宜等多位文史大家。從這所被稱為『國學家搖籃』的書院式大學走出來的學人,又把唐調傳播四海,不斷壯大,形成了中國吟誦史上的奇觀。

在近幾年的吟誦搶救中,我們採錄了李成蹊、陳以鴻、蕭善薌、范敬宜等第一代和陳少松、魏嘉瓚等第二代唐調傳人的吟誦,並搜集了王蘧常、錢仲聯、朱東潤等唐門高足的吟誦錄音,對唐調進行了研究。2009年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華吟誦周』大型學術文化活動中,『唐調儒風』專場大放異彩,受到學術界、教育界、文化界的高度關注。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大好時機下,『唐調』這種優秀的讀書方法如能得到有效利用,在為往聖繼絕學的同時,也必將為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作者單位: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