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60|回覆: 1

[文化反思]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6-4-15 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過猶不及,出自【論語先進】,簡言之,即做事超過或不夠,都是不合適的。過猶不及的處世之道,就在於講究一個度字,它不僅滲透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在於個人的修養。說話做事也好,學習享樂也罷,如果不能做到進退有度,取捨有度,就很可能陷入物極必反的桎梏之境。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說話要適度

有些人覺得,做人要真,所以說話要直。其實不然。

我們寫真字,是直下面兩點。也就是說,一些實話、直話,也要保留兩點。實話實說是真,但實話全說就是蠢。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了解別人,你是智慧;了解自己,這是高明。當你漸漸克制,樸素,不怨不問不記,就能體會生命盛大。

做事有氣度

處事,一張一弛,輕重緩急分寸要拿捏的合適。太過用心,不僅自己勞心費力,別人也會怨聲載道。秦滅六國統一後,妄圖高度集權專制,防止六國叛亂,用焚書坑儒等方式統一思想,屠殺六國貴族,減少叛亂機會,然而過猶不及,高壓之下反而激起人民反抗,為六國所滅。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家庭有溫度

按甲骨字形來看,家是同處在一個屋檐下,是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家,居也、家人內也、有夫有婦,然後為家。

家不是房屋,不是彩電,不是冰箱,不是物質堆砌起來的冰冷空間。物質的豐富固然可以給我們一點感官的快感,但那是轉眼即逝的。試想,在那個空間中,如果充滿暴力和冷戰,同床異夢,貌合神離,家將不成為其家。

所以說,家永遠都是一個溫暖的主題,一片寧靜的港灣,歲月之舟會在這裏找到停泊的錨位。

工作有力度

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力度,開拓進取,大開大合。人都有目標,或大或小,而實現目標的辦法就是工作,工作力度加大了,業績提高了,也就有了實現目標的可能。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交往有弧度

不要過份介入朋友的私生活,遠則疏淡,親則不遜,把握好尺度,友誼方能地久天長。

胸懷要大度

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說的就是做人要有有度量,心胸要寬廣。

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凡事不必斤斤計較,往後一步,海闊天空。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大度的對待傷害過你的人或事吧。

讀書有厚度

讀書有厚度,這裏的厚度不只是尺量的高度,也包括書內容的質量。

如果你發現自己好長時間沒讀書,你就要知道,你已經墮落了。不是說書本有多了不起,而是讀書意味着你沒有完全認同現實,你還有追求,還在奮鬥,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性。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視野有寬度

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多,看不遠。所謂視野,就是在你的視角裏應該是廣袤的田野,不管做事還是做人,都應向遠處看,都不應光看到點,而沒有看見面。

人生註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炫彩,要學會放寬視野,做智者、仁者。

理論有深度

理論,就是說話,有深度,才可仗義執言。

懂點【道德經】、【孫子兵法】、【易經】,知道點取勢明道優術、變易簡易不易。先賢智慧,都讓你更有深度。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辦事有速度

人生去掉少年和老年期,能真正幹事業的時間並不長。為此人要善抓機遇,放大效應,做事要講有速度,要效率。增加時間觀念,守時才能守信,守信才能做事、交友、成大業。

事業有高度

人們都希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事業有高度。

生命在前行中頓悟,歲月在積累中生香。無論何種事業,都要日積月累,平凡的工作也要努力做,每天不斷提高。

吃喝勿過度

朋友們在一起喝酒,必是情深之交。都是在喝一種意境、一種情趣。喝得暢快微醉恰到好處,倘若喝得酩酊大醉,理智不清,思維混亂。更有甚者亂了體統,失去了朋友相聚的意義,即傷身又有失大雅。為了健康,喝酒不要過度,保持不失態才是最佳高度。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鍛煉為常度

生命在於運動,生命對於每個人而言是極其寶貴的,但也是脆弱的。珍惜生命,首先離不開鍛煉,從而預防疾病、消除疲勞、爭取健康長壽;其次要有知足、豁達、樂觀的思維;第三是有適合自己身體的,科學合理的飲食;第四還要力爭勤於思考,學習新知識,緊跟時代的發展而進步。

享受有舍度

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人生苦短,適情怡性,愉悅身心固然重要,但貪一時之歡,逞一時之快,奢華糜爛絕不可取。

壽命有長度

我們選擇不了命運,但我們可以選擇走過生命的方式。做人選擇寬容厚德,幾分淡泊,清風細雨,同樣有韻致,有詩意,做事要有幾分從容,俯仰之間,依然灑脫。

凡事如果以私心,做過了,必然會走向反面,得到不好的結果。古人推崇中庸之道,以利他之心待人待物,不偏不倚,就可做到恰到好處。若善於將此信念時時運用到生活中,便無往而不利。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人生有度,要懂進退取捨之道

虛心過頭就成為虛偽;自信過頭就成為傲慢;

原則過頭就成為僵化;開放過頭就成為放縱;

威嚴過頭就成為架子;謙遜過頭就成為懦弱;

隨和過頭就成為盲從;膽量過頭就成為張狂;

精明過頭就成為自私;直率過頭就成為草率。

凡事當有度,做人要知足。

吾是楚天 發表於 2025-4-3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人生九度:進退取捨的智慧境界】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此語道破人生真諦。今觀"人生九度"之說,實乃對傳統處世智慧的現代詮釋。吾試以經史為鏡,析其要義。

一曰言語之度。【禮記】云"君子約言",老子謂"多言數窮",皆警示言不可盡。昔晏子使楚,以"橘生淮南"之喻全齊國之體面,此即"直下兩點"的智慧。孔子曰"敏於事而訥於言",非教人虛偽,實乃明曉"辭達而已矣"的深意。

二曰行事之度。秦始皇"焚書坑儒"之鑑,恰證【尚書】"滿招損"之誡。管子言"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皆示人以張弛之道。今人當記:過剛易折,過柔則廢。

三曰家庭之度。【詩經】"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描繪天倫之樂。司馬光【家范】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非形式禮儀,實乃情感溫度。昔孟母三遷,陶母截發,皆示家道在溫情不在金玉。

四曰工作之度。【周易】"天行健"當為事業圭臬。然曾國藩"求闕齋"之名,正提醒剛柔並濟之理。王陽明龍場悟道,正在張弛之間得之。

五曰交友之度。莊子謂"君子之交淡若水",孔子云"友直友諒友多聞"。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雖顯決絕,實含交友分寸之思。今人當記:親疏有度,方得長久。

六曰胸懷之度。林則徐"海納百川"之聯,本於【尚書】"有容德乃大"。蘇軾"八風吹不動"之境,正是度量涵養所致。古人云:"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七曰讀書之度。朱熹"循序漸進"讀書法,強調厚度積累。然陸九淵"六經注我"之說,更重消化吸收。黃庭堅"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正道出讀書乃精神呼吸。

八曰視野之度。王之渙"欲窮千裏目"之詠,正合【孟子】"觀水有術"之教。司馬遷周遊列國方成【史記】,徐霞客跋涉山水乃有奇篇,皆示視野決定境界。

九曰生命之度。【黃帝內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揭示養生真諦。白居易"閒適詩"中生活藝術,恰是張弛之道。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更是生命節奏的至高境界。

綜而論之,九度之說,實乃"致中和"的現代表達。【中庸】云"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此即度的最高境界。願世人皆能執兩用中,在進退取捨間得大自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