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瑞圖漢代宇宙觀探索的代表之作
漢畫像石【天人合瑞圖】,爲徐州收藏家傅國鋒收藏 漢代人要比前人更加注重對宇宙觀的探索。秦漢時期農業的迅速發展,天文、曆法、術數、醫學等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促使人們對天人之道,即自然與社會人事之間的種種聯繫做進一步的探究,並試圖從儒家思想的立場出發,探尋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漢代大一統理論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而董仲舒神學目的論宇宙觀在漢代宇宙觀中具有代表性。 董仲舒神學目的論宇宙觀的核心是天人感應說,認爲有意志的天通過布祥降災,人間就會出現祥瑞或者災異的現象,以對君王及其政治得失做出譴告。漢武帝相信天人譴告,但並不是完全放心,於是提出策問: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緣何而起?是說夏商周三代帝王受命,他們的符瑞在哪兒?歷代災異出現的原因和情形是怎樣的?對此,董仲舒的回答是:【書】曰白魚入於王舟,有火復於王屋,流爲烏,此蓋受命之符也。誰能當王是天命,並非人能所爲,比如今文【尚書】說,白魚躍入武王的御船,有火光閃耀在王宮,火光飛到天上化爲太陽。這些都是武王領受天命伐紂的徵兆,是順應天意的受命之符。受命之符也叫作天瑞符瑞。董仲舒所說的受命之符,不僅是帝王希望得到的,也是廣大老百姓所企盼的。漢畫像石【天人合瑞圖】就是以符瑞的形式表現神學目的論思想的藝術作品。 在畫面的右下方,有一人正襟危坐,此人正是墓主本人。在他的視野中,展現出各種符瑞,一派盛世祥和的景象: 在天上,赤鳥銜圭美麗端莊。它昭示著遠古的傳說:赤鳥銜圭,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太顛來賓,河出綠圖,地出乘黃。(【墨子非攻下】)是說赤鳥(即鳳鳥)銜圭、河出綠圖(即河圖)等祥瑞的出現,都是上天爲周文王戰勝殷商所降受命之符。圭即圭表,是古人觀日測時、測量天地的工具,因此也是陰陽的標誌。在天際,羽人手捧食品,神鹿回首相望,鳥兒自由飛翔,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地下,一棵扶桑神樹屹立。郭璞【玄中記】云: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傳說扶桑樹是連通神界、人間、冥界的門戶。樹上有一窩雛鳥嗷嗷待哺,母鳥慈愛備至,口銜蟲子來餵食。【左傳】云: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物也。是說慈是一種發自內心本能的愛,慈愛恩惠於萬物。飛翔羽翮爲陽,陽氣仁,故烏反哺也。(【春秋運斗樞】)雛鳥長大後又銜食哺其母,鳥兒尚知感恩何況人矣?此情明於哲理,才有了反哺之恩這個成語,於是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佳話流傳於世。在扶桑樹的周圍,有青龍白虎二神護佑,有持戟張弩的武士保衛,寓意神聖不可侵犯,天下太平。 【白虎通災變】云:天下太平,符瑞所以來至者,以爲王者承天統理,調和陰陽,陰陽合,萬物序,休氣充塞,故符瑞並臻,皆應德而至。反之,天所以有災變何?所以譴告人君,覺悟其行,欲令悔過修德,深思慮也。天降符瑞,是褒獎君主治國有方;天降災異,則是對君主失政的警告。這種制約皇帝、穩定社會、安撫民心的神道設教體系,成爲當時流行的社會意識形態,也是漢代天人之道的重要內容。 作爲漢代的藝術家,畫像作者以赤鳥銜圭表現天道(即陰陽之道),以母鳥銜食表現人道,上下呼應,相得益彰,神樹扶桑將其連接,諸符瑞渾然一體順理成章。符瑞成爲天人之際的媒介和工具,在構建天人感應理論體系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時,符瑞作爲藝術作品,既美觀又直觀,極大地迎合了統治階級宣傳治國理念的需求,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在當時宣傳媒體匱乏的情況下,起到了言不盡意,立像盡意和寓教於樂的作用,是難能可貴的。【天人合瑞圖】是以漢代哲學思想爲藝術創作題材的代表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