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舞台上的湯顯祖世界領略中國韻味的一扇窗口
資料圖 一出【牡丹亭】,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感動了一國又一國的人。400多年前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已經意識到人活著不僅僅是爲了活著,而這,正是它走向今天的一種價值,走向世界的一種路徑。 國外湯學研究始於20世紀初。同一歷史時期,中國正在經歷新文化運動,在彼時的中國,莎士比亞成爲了一種思想啟蒙的方式。一進一出,是文化交融的燦爛。 【解放書單】對話中國戲曲學會湯顯祖研究會副會長鄒元江,請他描述一個正在國際舞台上妙曼著的湯顯祖。 解放書單:最近,您到浙江遂昌參加了爲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而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在這個【牡丹亭】的誕生地,您看到今天湯學是怎樣一番奼紫嫣紅開遍? 鄒元江:遂昌這個浙西古邑一直很重視湯顯祖文化的傳承。2000年,湯顯祖研究會成立時,遂昌就派代表參加了。此後10多年,遂昌做了許多具體的事。比如,推出了【湯顯祖研究通訊】這本刊物,目前已經出了24期;舉辦湯顯祖文化節,等等。可以說,今天遂昌圍繞湯顯祖所做的,展示著當代中國湯顯祖研究的一個新動向。 湯顯祖並不是遂昌人,他在那裡爲官五載,創作了【牡丹亭】,但遂昌把湯顯祖視爲當地的靈魂人物。那裡至今保存著明時遺愛祠的門牆,崑曲十番時時響起,400年的文化傳統流傳不輟。 解放書單:而在此之前,您剛剛赴英國四所大學做了關於湯顯祖的演講。湯顯祖在英國高等學府里的存在,和在中國千年古邑里是怎樣一番不同的光景? 鄒元江:我去英國大學講湯顯祖,是2016年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國內外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在我去英國的同時,英國一位研究莎士比亞的專家到中國四個城市巡講了莎士比亞。這是學界的一種對話。 在這個紀念活動中,英國大學生演一出湯顯祖的【南柯記】,中國大學生演一出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合起來叫做【仲夏夜南柯夢】,非常具有對話的意義和象徵性。 可見,在今年這個紀念湯顯祖去世四百周年的特別時刻,湯顯祖研究在我們對外文化交流中擔當了重要角色。 解放書單:有研究者認爲,湯顯祖表達了人類對於情感和價值的追求,他的想像帶人們走向一個更高的境界。這就是他超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直到今天還讓我們感動的緣由。對此您怎麼看? 鄒元江:【牡丹亭】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們同情杜麗娘的生存困境。一個青春女子,沒有機會面對這個世界,而被束縛在閨閣里,去服從那個時代文化的價值觀。因此,她在現實中沒有活著,她只能在夢中釋放青春,在夢裡才有活著的價值。 今天,我們看【牡丹亭】依然會被它感動,是因爲它有超越時代的普遍意義。400多年前湯顯祖所塑造的這個人物,已經意識到人活著不僅僅是爲了活著,還要尋求生命的意義,追求心靈的自由。這就是它走向今天的一種價值。 解放書單:國外的湯學研究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日本漢學家青本正兒在1916年出版的【中國近世戲曲史】中,首次將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東西曲壇偉人,同出其時,亦奇也。目前世界範圍內的湯學研究處於一個什麼狀態? 鄒元江:1998年是湯顯祖臨川四夢最重要的代表作【牡丹亭】誕生400周年,海內外有七八個不同版本的【牡丹亭】競美。一時間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湯顯祖國際熱,突出的標誌就是【牡丹亭】在已有的德文、英文、俄文、法文節譯、全譯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法文、韓文全譯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法文【邯鄲夢】全譯本譯者雷威安,這位出生於天津的法國學者還在翻譯【南柯記】和【紫釵記】,相信不久的將來也會出版。另外,日本學者根山徹則直接以漢語編校出版了【牡丹亭還魂記】匯校本。在國內,2014年由大連外國語學院汪榕培教授主持翻譯的【湯顯祖戲劇全集】出版,全書近180萬字,是目前唯一一部完整的英文版湯顯祖戲劇集。 解放書單:最好的翻譯或許在舞台上。比如,人們認爲崑曲【牡丹亭】成了外國人了解中國戲曲藝術的最好標本。 鄒元江:白先勇策劃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在台北首演以來,到2014年年底10年間已經在海內外演出了230餘場,其盛況之空前、影響之巨大,在600多年崑曲演出史上可謂是絕無僅有的。這樣的傳播,無疑增強了海內外對湯顯祖研究的興趣。 我再舉個有意思的例子,2013年2月,由日本國家級大師坂東玉三郎飾演杜麗娘併兼任總導演的崑曲【牡丹亭】在巴黎連演7場,這是一次中日藝術家的聯袂演出,在法國乃至歐洲都產生了強烈反響。 解放書單:2008年,美國文藝評論家丹尼爾S伯特出版了【100部劇本:世界最著名劇本排行榜】,【牡丹亭】名列第32位,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劇本。作爲中國戲劇的卓越代表,【牡丹亭】讓世界看到怎樣的中華文化? 鄒元江:【牡丹亭】或者說湯顯祖,是中國古典文化最優秀的代表之一。當時丹尼爾選擇【牡丹亭】的理由就是,它是一部完整表達女性追求愛情的史詩性作品,是世界領略中國戲曲和中國文化韻味的一扇窗口。 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代表,【牡丹亭】 讓人們看到,實際上中國文化是更加尊重生命、更加具有夢想的。這是中國文化五千年傳承不斷的原因,也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