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24|回覆: 1

新書架之【戲台與社會明清山西戲台研究】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4-27 1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書架之【戲台與社會:明清山西戲台研究】

20160426_011

20160426_011

【戲台與社會:明清山西戲台研究】:段建宏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以戲台為切入點,運用歷史學、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山西戲台進行研究,對國家與社會、大傳統與小傳統、民間信仰等方面進行解讀,拓展了戲台研究視閾,豐富了社會史研究。

在人之風 發表於 2025-4-2 11:48 | 顯示全部樓層
戲台作為方法:明清山西社會肌理的微觀呈現

段建宏教授新著【戲台與社會:明清山西戲台研究】以獨特的學術視角,將戲台這一文化空間轉化為觀察明清山西社會的"方法",實現了從物質遺存到社會肌理的學術跨越。該書不僅填補了區域社會史研究的空白,更開創了"以台觀社"的研究範式,使靜態的戲台建築成為動態社會關係的解碼器。

山西戲台作為明清時期民間文化的物質載體,其形制演變本身就是一部濃縮的社會史。作者敏銳地捕捉到,從單層簡易台到雙層複合結構,從露天草台到雕梁畫棟,這種建築形制的升級軌跡恰與晉商資本的積累曲線相吻合。特別是山門戲台的特殊構造——台基架空於廟宇山門之上,既解決了宗教空間與娛樂空間的矛盾,又隱喻着神聖與世俗的辯證統一。這種"一台二用"的智慧,正是民間社會自我調適能力的生動體現。

該書最具創見之處在於揭示了戲台作為"社會磁場"的多重功能。在祭祀圈層面,戲台輻射範圍往往與水利組織、里甲制度相重疊,成為村落聯盟的物化標誌。晉南地區"三村共一廟,廟前共一台"的現象,實則是資源博弈後的文化妥協。在知識傳播維度,戲台既是儒家教化的講壇,也是民間智慧的展演場,大傳統與小傳統在此碰撞融合。洪洞縣水神廟戲台留存的大量題壁,就記載着從官方勸善歌謠到俚俗順口溜的豐富內容。

段著對戲台碑刻的解讀尤見功力。通過梳理金元至清代的修台碑記,作者發現明代中期出現的關鍵轉變:捐資者名單中商賈占比從15%驟增至43%,且位置從碑陰移至碑陽顯著位置。這種"商緣置換神緣"的現象,折射出社會經濟結構的深層變革。更耐人尋味的是,某些戲台刻意保留前朝構件,這種"建築疊寫"行為實為地方精英構建歷史連續性的文化策略。

該研究對當下非遺保護具有啟示意義。作者指出,現存山西古戲台中72%仍在使用,這種"活態傳承"的本質在於其社會功能的持續更新。當代民間劇團在古戲台演出時,往往自發調整劇目時長以適應當地農事節奏,這種古今對話的智慧,正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生動案例。

【戲台與社會】的學術價值,不僅在於其構建了"空間—儀式—權力"的三維分析框架,更在於它示範了如何從具體物質遺存抽繹出普遍性歷史認知。當我們將戲台視為社會關係的凝結體時,那些斑駁的雕花、磨損的石階,便都成為解讀中國傳統社會運作密碼的珍貴線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