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三部曲』(【變局】【承載】【守望】)中,章劍華用文學的筆觸、紀實的方式,以近百萬字的體量,打撈了故宮博物院近百年的歷史。這是一部難得的文學性『故宮通史』,又兼具紀實性和可讀性,對於記錄和傳播故宮歷史,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客觀、真實是紀實文學的追求,也是紀實的本質。『故宮三部曲』是一部『結實』的作品,它的『結實』來自于堅實豐厚的思想容量和作者對於事實嚴謹、嚴肅的態度。作者儘量客觀地描摹事實的真相,用紀錄的對象本身去感染人。【承載】是三部曲中最早出版的,展現了抗日戰爭期間,以馬衡、易培基為代表的故宮博物院的知識分子,為保護故宮文物免遭破壞,用生命和心血護送文物萬里大遷徙的悲壯歷史。【承載】出版後獲得了廣泛好評。章劍華一鼓作氣,又用了5年時間,創作了【變局】和【守望】。【變局】是【承載】的『前史』,講述了作為皇宮的紫禁城如何變成故宮博物院的過程,寫出了以李石曾為代表的故宮博物院肇始者的歷史使命和文化擔當;【守望】是【承載】的『後傳』,記錄了1949年以後,故宮由『一宮』變成『兩院』的歷史,充斥着文物與人情離散的鄉愁和鄉思,也表達了兩岸文化一脈相承、重歸聚首的美好期待。
書寫故宮近百年的通史頗具挑戰性。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擁有大量原始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眾多鮮活的歷史細節讓這段動盪不安的歷史變得跌宕而豐富。在『故宮三部曲』中,有一段浪漫而悲情的愛情故事。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周若思和高茂寬,兩人因故宮結緣,並在文物西遷途中喜結連理。後來,因部分文物遷往台北,周若思隨行,從此夫妻被一道海峽阻隔,終成訣別,令人唏噓。其實,文中的周若思和高茂寬是虛構的人物,但這兩個人物是以當年年輕的故宮人為原型。例如,一度消失的西周寶物『散氏盤』,就是故宮工作人員在籌備文物南遷時發現的;有着兩千多年歷史的珍寶石鼓,在南遷過程中遭遇車禍,卻有驚無險毫髮無損……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在『故宮三部曲』中比比皆是,不僅讓作者自己驚喜連連,更讓讀者大開眼界,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傳奇性和可讀性。
閱讀『故宮三部曲』,也是一場書畫的啟蒙之旅。章劍華不僅講述了故宮中書畫的傳奇經歷,還有着精彩深入的解讀,既是審美的,又是藝術的,其內在的精神追求指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故宮三部曲』充滿引人入勝的故事,危機四伏的衝突,結構宏大,氣勢浩蕩。作者在尊重事實與保持作品的故事性之間取得了某種內在的平衡與和諧,其既有貫穿全局的整體性衝突,又有圍繞這個總衝突組織的一系列驚險。作品並沒有把人物神化或簡單化,而是以飽含感情的筆觸,從平民化的視角細緻具體地寫出了他們內心的矛盾與困惑、挫折與成功,他們的形象從樸素中透露出血肉豐滿、真實可信、可親可敬。在對現實的記錄過程中,作品克服了重紀實而輕文學的傾向,它以鮮活的原汁原味傳達了一種真實的存在和真實的聲音: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凝聚升華,是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的生動體現。而這,也許正是『故宮三部曲』現實意義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