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古代中國在國與國交往方面有着豐富的智慧。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中引用老子的『大邦者下流』,來表達『中國願意以開放包容心態加強同外界對話和溝通,虛心傾聽世界的聲音』的態度。我們約請北京大學哲學系李中華教授對【老子】中的這句話進行了闡釋。
『大邦者下流』出自【老子】。【老子】一書的思想體系是建立在『道』的形上學基礎上,由宇宙論伸展到政治論,再由政治論伸展到人生論。或者可以說,老子是通過『道』這一核心概念,把形上世界與經驗世界統一起來,由此提出了他對社會各種問題的全方位思考,包括對國際關係的思考。
【老子】六十一章說:『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蓄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這一章是【老子】一書專門講國與國之間關係的一章。這樣明確論述國際關係的文字,在老子同時代的文獻著作中,還是第一次。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大國,應該像大江大河居於下游一樣,主宰天下雌柔的位置,這也正是天下千溪萬涇交匯的地方。雌柔之性,靜而不求,物自歸之,故能常以其靜定勝過雄強,其原因即在於它能保持虛靜而又能處下的緣故。所以大國若能以謙下的態度對待小國,就能取得小國的依賴和支持。同樣,小國若能以謙下的態度對待大國,就能得到大國的接納、包容和幫助。因此,無論是大國得到小國的依附和支持,還是小國得到大國的包容和接納,最根本的條件便是謙下。這樣,大國小國都可以通過謙下的態度互相對待,便各自都能達到自己的願望和目的。雖然都要謙下,但大國尤其應該首先謙下。
老子對國際關係的看法,一方面是有感於春秋末期諸侯爭霸、戰爭頻發、田園荒蕪、民生凋敝的社會現實,而發出的國與國之間要和平相處、避免戰爭的呼籲;另一方面是以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的政治哲學的思考,對國際關系所作出的理論思考。這其中貫穿着老子哲學兩個最具有核心意義的價值理念:一是虛靜柔弱,一是謙下不爭。
在老子看來,人倫關係、社會關係乃至國際關係,凡有關係者,必然都要遵循『道』,即遵循客觀世界的道理、法則或規律。而『道』又是一個形而上的存在,很難為人們所認知,故老子又常以水喻『道』。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老子看來,水是最接近於道的。而水的最大特點乃是向下流淌,且具有『柔弱』『居下』『不爭』『利物』等特質。因此,一個大國就要像江海處於下流一樣,只有自身居卑謙下,忍辱不爭,才能匯集天下無限生機和力量。
對於人來說,要有謙下不爭之德,才能匯聚更多力量。在老子看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如此。這就是說,『大邦者下流』所具備的大國風範,主要在其能夠『柔弱』『處下』『虛靜』『不爭』『利物』『利民』。這樣的大國,才能使『天下樂推而不厭』,而非如當今世界的一些大國盛氣凌人、稱王稱霸、以大壓小、以強凌弱。在老子看來,這樣的大國不僅不能領導世界,反而是即將衰亡的一類。
老子讚美柔弱,是因為柔軟弱小的東西往往有剛強者所不具備的韌性、彈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故能經得起挫折。而堅強的東西往往已是發展到極點,發展到極點的東西便失去了生機,即『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王弼註:『壯者,武力暴興也。』過分的逞強興暴不會長久,終將趨於衰落,這就叫『不合於道』。
老子認為,人們所厭惡的就是『孤家』『寡人』『不善』,而王公卻以這些字眼稱謂自己,在於提醒自己不可驕矜持氣,而應謙虛自守。事物的發展往往都會在對立的情況下反覆交變,這種轉化過程是沒有止境的。所以有些事物減損它,有時反而得到增加;增加它,反而受到減損。一些大國如果認識不到這種事物轉化的道理,在窮兵黷武的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不能根據時勢改弦易轍,便只能走向滅亡。
從老子的這些言論中我們不難看出,『大邦者下流』表達的含義不僅是虛靜謙下或柔弱不爭的抽象道理,其所包含的深層思考,乃是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關係及和平相處的理念,並把這種關係上升到一種辯證的思維和哲學的理解:老子的謙下不爭並不是無所作為或者自我放棄,更不是無原則的調和或逃避現實,而恰恰是針對國與國、家與家、人與人之間無休止的利益爭端和暴力衝突,其『謙下』『虛靜』『貴柔』『守雌』『挫銳』『解紛』『知足』『居後』的觀念都蘊含在這種守柔、不爭的思想之中,其目的在於消弭人類由欲望膨脹和占有衝動而引發的矛盾、衝突乃至戰爭。因此,老子關於國際關係的思想,其本質是一種和平主義和人道主義關懷,這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生存智慧,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嚮往和平發展的共同理想,理應成為我國建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