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6|回復: 0

[思維啟發] 跌宕一生,季羡林的思考与怀想—荐『季羡林国学大师斑斓人生书系』 ...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6-8-8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跌宕一生,季羡林的思考与怀想—荐『季羡林:国学大师斑斓人生书系』

20160805_007

20160805_007

洪晓:浙江人民出版社时政出版中心主任,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青年领军人才』,策划编辑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非洲文库·当代非洲发展研究系列』、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剑桥非洲史〗(8卷)、国务院新闻办『向世界说明中国』出版项目『理解中国』丛书(5种)等。

季羡林(1911~2009),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被誉为『国宝级大师』。本书系从灰黄的童年时代、青葱的大学时代、银红的留学时代、金黄的执教时代、红黑交加的『文化大革命』时代,一直到黛蓝的游历时代,季羡林终于走到了人生大红大紫的巅峰,其中曲折坎坷,可谓五味杂陈,所蕴含的深沉意味值得读者仔细揣摩与品味,继而平静地迈入从容豁达的人生终点期——米白时代。本丛书最大特点是以不同颜色表现季羡林波澜起伏的百年人生,并与当时社会变迁相联系,分别对应八种颜色,以此组成一个完整的色系,将季羡林的百年人生用富有视觉效果的色彩展示与读者面前。书系装帧精美(特种纸封面,内文定制护眼纸张,护封软精装),海量字数(140万字),适中定价。

本书系堪称完整记录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的文集。例如,〖我的灰黄时代〗『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季羡林先生就此奠定了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基调。然而,这个时期的生活学习经历却给了他无比深刻的影响,从回忆的细致程度,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就了贯穿他一生的影响。〖我的青葱时代〗详细记录了季羡林的青春往事:因玩物丧志而自责、因文章发表而自得、大骂考试、批评教授、钻研问题等,内容还包括清华园日记、怀念大学时代的师友,以及大学毕业后当高中教员的经历等,是一位大儒年轻时的真实生活。〖我的银红时代〗主要收录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10年生活的文章,包括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生活、选择梵文专业的前情后果,对其倾注近十年的热情和刻苦学习,还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的德国人的生活状态,并记录遭遇美好的情愫等内容。〖我的金黄时代〗为季羡林1946年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文化大革命』发生前的作品集,收录了这一人生阶段中颇具代表性的散文、学术论文以及随笔数十篇,不仅有展示作者个人生活情趣的散文,还有展现了深厚的治学功力的文章,更有满溢的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

〖我的红黑时代〗主要收录季羡林回忆『文化大革命』的文章,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批斗』、『牛棚』生活、一边当门房一边偷偷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些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如同『天方夜谭』、惊心动魄的经历,恰是作者经历了深刻的反思、观察、困惑和期待之后留存下的刻骨铭心记忆。〖我的黛蓝时代〗集中收录了季羡林于1978~2000年所写的游记,文章流露了真挚的情、动人的忆,笔调清新古雅,不仅是地理、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结合,也是思考和怀想之间的碰撞。〖我的绛紫时代〗主要收录季羡林在『文化大革命』后至21世纪所写的新年抒怀、悼念和回忆师友、谈论学术等文章。作者年逾古稀,经历了『忍看朋辈成新鬼』的沧桑变化,事业的鼎盛与人生的沧桑相互映衬,回首大半世纪的人生经历,心中的感悟与悲凉油然而生。〖我的米白时代〗是季羡林耄耋至近期颐之年的凝心之作,记录了他在人生最后一个10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涉及谈人生、做人与处世、谈养生之术和长寿之道等多个维度。文字中流淌着季老对这个世界的脉脉温情,又于拿起放下间尽显从容豁达。

斑斓八卷,写尽跌宕一生。

赵就改的 發表於 2025-4-2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季羡林国学大师斑斓人生书系》评述:一部用色彩解码的生命史诗

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季羡林国学大师斑斓人生书系》,以独到的色谱叙事重构了这位"国宝级大师"的生命轨迹。洪晓主任领衔的编辑团队,将140万字的浩繁文献提炼为八种象征性色彩,不仅开创了人物传记编纂的新范式,更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以色观气"的认知传统——正如《周礼·考工记》所言"五色备谓之绣",季羡林先生跌宕起伏的九十载人生,恰似一幅用生命绘就的"五色相宣"的文人长卷。

书系在文本架构上深具匠心。"灰黄"的童年叙事并非简单的苦难陈列,而是通过《我的灰黄时代》中"一砖一瓦"的微观记忆,展现了传统乡土社会知识分子的精神胎教。这种将个人创伤转化为文化自觉的叙事策略,与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文史传统一脉相承。值得注意的是,《我的青葱时代》对清华日记的原貌呈现,打破了"为尊者讳"的传记窠臼,那些"大骂考试"的率真文字,恰是理解民国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关键注脚。

在学术价值层面,《我的银红时代》对哥廷根岁月的记载具有双重意义:既是个体学术生命的转折点,更是20世纪中西学术交流的珍贵标本。书中对梵文研习历程的记述,可与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互鉴,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人文学术转型的"双璧"。而《金黄时代》所载的北大执教文献,则体现了"后留学时期"学者文化自觉的成熟,其中关于佛教语言研究的篇章,至今仍是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典范文本。

装帧设计上采用的"色系叙事"颇具深意。八种色彩不仅对应人生阶段,更暗喻着中国色彩哲学中的"随类赋彩"理念——如"黛蓝"象征的游历时代,既是对青绿山水美学的呼应,也隐喻着学者"行万里路"的求知境界。这种将视觉语言与文本内涵深度融合的尝试,使整套书系成为兼具文献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立体传记"。

相较于传统年谱式传记,该丛书的最大突破在于构建了"色彩—时代—心境"的三维阐释框架。每种色系都是特定历史语境的文化隐喻:文革时期的"红黑交织"不仅指涉政治气候,更暗含《文心雕龙》"志深而笔长"的叙事美学;晚年"米白"阶段的文字,则呈现出《周易》"白贲无咎"的哲学境界。这种将个人生命史嵌入大历史叙事的编纂智慧,使丛书超越了个人回忆录的范畴,成为解读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的密钥。

季羡林先生曾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这套以色谱为经纬的文集,正是对此话的最佳诠释——它不仅是个人生命的斑斓画卷,更是一部用学术生命编织的20世纪中国文化图谱。对于当代读者而言,这套书系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史料之丰赡,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在多元价值冲击下如何坚守学术初心的精神参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