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41|回覆: 0

[思維啟發] 跌宕一生,季羨林的思考與懷想—薦『季羨林國學大師斑斕人生書系』 ...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8-8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跌宕一生,季羨林的思考與懷想—薦『季羨林:國學大師斑斕人生書系』

20160805_007

20160805_007

洪曉:浙江人民出版社時政出版中心主任,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青年領軍人才』,策劃編輯有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非洲文庫·當代非洲發展研究系列』、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物【劍橋非洲史】(8卷)、國務院新聞辦『向世界說明中國』出版項目『理解中國』叢書(5種)等。

季羨林(1911~2009),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被譽為『國寶級大師』。本書系從灰黃的童年時代、青蔥的大學時代、銀紅的留學時代、金黃的執教時代、紅黑交加的『文化大革命』時代,一直到黛藍的遊歷時代,季羨林終於走到了人生大紅大紫的巔峰,其中曲折坎坷,可謂五味雜陳,所蘊含的深沉意味值得讀者仔細揣摩與品味,繼而平靜地邁入從容豁達的人生終點期——米白時代。本叢書最大特點是以不同顏色表現季羨林波瀾起伏的百年人生,並與當時社會變遷相聯繫,分別對應八種顏色,以此組成一個完整的色系,將季羨林的百年人生用富有視覺效果的色彩展示與讀者面前。書系裝幀精美(特種紙封面,內文定製護眼紙張,護封軟精裝),海量字數(140萬字),適中定價。

本書系堪稱完整記錄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生的文集。例如,【我的灰黃時代】『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來,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季羨林先生就此奠定了他少年時代的生活基調。然而,這個時期的生活學習經歷卻給了他無比深刻的影響,從回憶的細緻程度,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和感情的真摯,念茲在茲、歷歷如昨,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籬下、流轉奔波……這些特殊經歷更是造就了貫穿他一生的影響。【我的青蔥時代】詳細記錄了季羨林的青春往事:因玩物喪志而自責、因文章發表而自得、大罵考試、批評教授、鑽研問題等,內容還包括清華園日記、懷念大學時代的師友,以及大學畢業後當高中教員的經歷等,是一位大儒年輕時的真實生活。【我的銀紅時代】主要收錄了季羨林在德國留學10年生活的文章,包括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生活、選擇梵文專業的前情後果,對其傾注近十年的熱情和刻苦學習,還回顧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的德國人的生活狀態,並記錄遭遇美好的情愫等內容。【我的金黃時代】為季羨林1946年回國到北京大學任教至『文化大革命』發生前的作品集,收錄了這一人生階段中頗具代表性的散文、學術論文以及隨筆數十篇,不僅有展示作者個人生活情趣的散文,還有展現了深厚的治學功力的文章,更有滿溢的濃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作品。

【我的紅黑時代】主要收錄季羨林回憶『文化大革命』的文章,內容涉及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大批鬥』、『牛棚』生活、一邊當門房一邊偷偷翻譯蜚聲世界文壇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這些在今天的讀者看來如同『天方夜譚』、驚心動魄的經歷,恰是作者經歷了深刻的反思、觀察、困惑和期待之後留存下的刻骨銘心記憶。【我的黛藍時代】集中收錄了季羨林於1978~2000年所寫的遊記,文章流露了真摯的情、動人的憶,筆調清新古雅,不僅是地理、歷史和文化意義上的結合,也是思考和懷想之間的碰撞。【我的絳紫時代】主要收錄季羨林在『文化大革命』後至21世紀所寫的新年抒懷、悼念和回憶師友、談論學術等文章。作者年逾古稀,經歷了『忍看朋輩成新鬼』的滄桑變化,事業的鼎盛與人生的滄桑相互映襯,回首大半世紀的人生經歷,心中的感悟與悲涼油然而生。【我的米白時代】是季羨林耄耋至近期頤之年的凝心之作,記錄了他在人生最後一個10年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內容涉及談人生、做人與處世、談養生之術和長壽之道等多個維度。文字中流淌着季老對這個世界的脈脈溫情,又於拿起放下間盡顯從容豁達。

斑斕八卷,寫盡跌宕一生。

趙就改的 發表於 2025-4-2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季羨林國學大師斑斕人生書系】評述:一部用色彩解碼的生命史詩

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季羨林國學大師斑斕人生書系】,以獨到的色譜敘事重構了這位"國寶級大師"的生命軌跡。洪曉主任領銜的編輯團隊,將140萬字的浩繁文獻提煉為八種象徵性色彩,不僅開創了人物傳記編纂的新範式,更暗合中國傳統文化"以色觀氣"的認知傳統——正如【周禮·考工記】所言"五色備謂之繡",季羨林先生跌宕起伏的九十載人生,恰似一幅用生命繪就的"五色相宣"的文人長卷。

書系在文本架構上深具匠心。"灰黃"的童年敘事並非簡單的苦難陳列,而是通過【我的灰黃時代】中"一磚一瓦"的微觀記憶,展現了傳統鄉土社會知識分子的精神胎教。這種將個人創傷轉化為文化自覺的敘事策略,與司馬遷"發憤著書"的文史傳統一脈相承。值得注意的是,【我的青蔥時代】對清華日記的原貌呈現,打破了"為尊者諱"的傳記窠臼,那些"大罵考試"的率真文字,恰是理解民國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關鍵註腳。

在學術價值層面,【我的銀紅時代】對哥廷根歲月的記載具有雙重意義:既是個體學術生命的轉折點,更是20世紀中西學術交流的珍貴標本。書中對梵文研習歷程的記述,可與陳寅恪【敦煌劫餘錄序】互鑒,二者共同構成了中國現代人文學術轉型的"雙璧"。而【金黃時代】所載的北大執教文獻,則體現了"後留學時期"學者文化自覺的成熟,其中關於佛教語言研究的篇章,至今仍是比較語言學研究的典範文本。

裝幀設計上採用的"色系敘事"頗具深意。八種色彩不僅對應人生階段,更暗喻着中國色彩哲學中的"隨類賦彩"理念——如"黛藍"象徵的遊歷時代,既是對青綠山水美學的呼應,也隱喻着學者"行萬里路"的求知境界。這種將視覺語言與文本內涵深度融合的嘗試,使整套書系成為兼具文獻價值與審美價值的"立體傳記"。

相較於傳統年譜式傳記,該叢書的最大突破在於構建了"色彩—時代—心境"的三維闡釋框架。每種色系都是特定歷史語境的文化隱喻:文革時期的"紅黑交織"不僅指涉政治氣候,更暗含【文心雕龍】"志深而筆長"的敘事美學;晚年"米白"階段的文字,則呈現出【周易】"白賁無咎"的哲學境界。這種將個人生命史嵌入大歷史敘事的編纂智慧,使叢書超越了個人回憶錄的範疇,成為解讀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的密鑰。

季羨林先生曾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這套以色譜為經緯的文集,正是對此話的最佳詮釋——它不僅是個人生命的斑斕畫卷,更是一部用學術生命編織的20世紀中國文化圖譜。對於當代讀者而言,這套書系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史料之豐贍,更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在多元價值衝擊下如何堅守學術初心的精神參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