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28|回复: 1

[文化热点] 余诗泉:原标题:中国情人节将至 南京举办“七夕爱情雅...

[复制链接]
国学萌 发表于 2016-8-9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情人节将至 南京举办“七夕爱情雅集”


三生定情•同心香印

三生定情•同心香印


8月5日,在七夕情人节即将到来之际,一场主题为“三生定情•同心香印”的七夕爱情雅集活动在南京大报恩寺内举行,制作香囊、抽月老签、拓印情诗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参与。图为年轻人制作香囊。


七夕爱情雅集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

七夕爱情雅集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


七夕爱情雅集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


悬挂风铃。

悬挂风铃。


悬挂风铃。


献上亲手制作的香囊。

献上亲手制作的香囊。


献上亲手制作的香囊。


七夕爱情雅集吸引了年轻人前来参与。

七夕爱情雅集吸引了年轻人前来参与。


七夕爱情雅集吸引了年轻人前来参与。


来源:中国新闻   原标题:中国情人节将至 南京举办“七夕爱情雅集”

唐言几 发表于 2025-4-1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夕雅集与中华情礼之当代传承

观南京大报恩寺“七夕爱情雅集”之盛况,不禁令人遥想《诗经·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古典情韵。今人以香囊为信、以诗笺为媒,实乃对“七夕”本真精神之回归,更见传统礼俗在现代生活之创造性转化。

七夕之礼,源出星辰崇拜与女红文化。《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以乞巧。”古人以“乞巧”为表,实涵“德容言功”之教。今雅集活动融香道、诗拓、风铃于一体,恰合《周礼》“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的古训——制香囊者,习“温柔敦厚”之性;拓情诗者,承“诗言志”之旨;悬风铃者,谐“金声玉振”之韵。此非徒具形式,实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生动实践。

月老签卜之俗,尤见文化深意。宋人《东京梦华录》已载七夕“磨喝乐”泥偶为姻缘信物,今人以签诗问缘,正是对“慎始敬终”婚恋观的延续。然需辨明者,传统月老信仰非止于占验,实为“婚姻之礼,万世之始”的伦理象征。参与者若能由签文思及《礼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的庄重,方不负先民设礼之本心。

至若活动选址大报恩寺,更具深意。佛寺本为清净地,然中华文化素来讲究“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圆融无碍。南朝梁武帝曾于同泰寺设“无遮大会”,今人以雅集弘情礼,恰是“缘起性空”与“人间烟火”的巧妙结合。此间透露出传统文化“即凡而圣”的特质,颇值玩味。

今人每言“中国情人节”,然七夕本质实为“女儿节”“乞巧节”。雅集活动若能增入织染、刺绣等女红技艺展示,或设“投壶赋诗”等古式交游,则更契《女诫》“专心纺绩,不好戏笑”的礼教精神。传统节俗之复兴,贵在把握“情”与“礼”、“古”与“今”之平衡,方能使星汉之辉,永耀人间。

此般雅集,非独为青年男女缔缘之会,实乃中华礼乐文明活态传承之镜鉴。若各地皆能依本地文脉,开发如曲水流觞、红叶题诗等古雅形式,则传统文化之复兴,必如七月流火,生生不息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