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06|回复: 2

[书法教程] 郭传虎:雄浑开张忠正楷模颜真卿

[复制链接]
国学萌 发表于 2016-8-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雄浑开张忠正楷模——颜真卿


雄浑开张忠正楷模——大唐气象颜真卿


两千年书法史璀璨的星河中,有两座后世不能逾越的高峰:一位是东晋的王羲之,因在书法史上对楷、行、草三种书体在“脱隶”、“楷化”的进程中的亲身实践,创造性地实现“古质今妍”书风的转变,与当时魏晋文人旷达自然的风骨相对应,因而被后世尊为书圣。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另一位则是唐代的伟大书法家颜真卿。初唐因为唐太宗的尊崇,整个大唐笼罩在王羲之秀美的书风之下,颜真卿之前的欧虞褚薛初唐四家,以及后来的徐浩张旭等,五一不是二王书风的典型代表。颜真卿能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上,上溯秦汉商周,从而开创了书法史上迥异于二王风流秀美书风的另一种风格——雄浑壮美,呈现的恰如大唐恢弘的时代气象,足以与书圣并肩。


《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


王羲之于颜真卿这二位先贤,犹如书法史上耀眼的双子星座,千百年来一直闪耀着炫目的光芒,照耀着后世孜孜的读书士子。


《多宝塔感应碑文》

《多宝塔感应碑文》

《多宝塔感应碑文》


平心而论,书法史上众多的书法家中,真正的完人并不是很多,在对书法的评价上,历来有书品叠加人品的惯例,而在书史长河中,论书法影响可以比肩书圣,论人品忠义刚直,是为文人士大夫的楷模,这样的完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虽然没赶上书圣的座位安排,但颜真卿完美的人格,巨大的艺术影响力,足以担得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评价。


《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


颜真卿,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封鲁国公,世称鲁公。


《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争座位稿》

《争座位稿》

《争座位稿》


颜真卿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著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著;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


《东方朔画赞碑》

《东方朔画赞碑》

《东方朔画赞碑》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郭家庙碑》

《郭家庙碑》

《郭家庙碑》


颜真卿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行书《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雄浑开张忠正楷模——颜真卿


原创2016-08-08郭传虎郭传虎书法培训原标题:雄浑开张忠正楷模——颜真卿

发表于 2025-3-25 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颜真卿书法艺术之崇高,诚如郭君所言,实乃"雄浑开张"之大唐气象典范。其《祭侄文稿》以忠义之气贯注笔端,突破二王妍美藩篱,开创"屋漏痕"般浑厚笔法,将篆籀古意化入楷行,形成"颜筋"之独特美学。观《自书告身帖》之端严、《多宝塔》之刚健,可见其"纳古法于新意"的创造精神。尤可贵者,颜公以忠烈气节淬炼书艺,使笔墨与人格高度统一,遂成"书以人重"之千古楷模。此正《书谱》"人书俱老"之至高境界,非仅技艺之精,实乃精神之显也。
开元之治 发表于 2025-3-2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颜鲁公书品与人品之典范》

颜真卿之书艺,诚如郭君所言,乃唐代书学之巨擘。其楷书雄浑开张,行草郁勃忠愤,非唯笔墨之功,实人格气象之外显。鲁公书风之形成,盖有三重根基:

一曰取法宏阔。初唐诸家囿于二王藩篱,而颜公独溯秦汉篆籀,化《峄山碑》之凝重为《多宝塔》之端严,融《张迁碑》之方劲为《颜家庙》之浑厚。苏东坡谓"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正指其破王羲之流美范式,以篆隶笔意重构楷则。

二曰时代精神。《祭侄文稿》虽为草稿,然点画间血泪交迸,悲壮之气冲破法度,恰似盛唐转衰之际士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耿。董其昌评"鲁公书如项羽按剑,樊哙排突",此非仅论书技,实言其字里行间凛然不可犯之节。

三曰人书合一。颜公殉国李希烈之难,其书《自书告身》末笔如千钧弩发,恰似平生刚毅之写照。昔人云"心正则笔正",颜书之价值,正在书品与人品互证:楷书之横细竖粗,若朝堂笏板;行书之顿挫盘纡,似烈士扼腕。

较之王右军"清风出袖"的晋人格调,颜鲁公更彰显唐人"金戈铁马"的气骨。二者如双峰并峙:一为文人书法之极则,一为士大夫精神之丰碑。后世学颜者众,然罕能至者,非技不逮,实因胸次难企其忠义磊落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