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05|回覆: 2

[書法教程] 郭傳虎:雄渾開張忠正楷模顏真卿

[複製連結]
國學萌 發表於 2016-8-9 1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雄渾開張忠正楷模——顏真卿


雄渾開張忠正楷模——大唐氣象顏真卿


兩千年書法史璀璨的星河中,有兩座後世不能逾越的高峯:一位是東晉的王羲之,因在書法史上對楷、行、草三種書體在『脫隸』、『楷化』的進程中的親身實踐,創造性地實現『古質今妍』書風的轉變,與當時魏晉文人曠達自然的風骨相對應,因而被後世尊為書聖。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另一位則是唐代的偉大書法家顏真卿。初唐因為唐太宗的尊崇,整個大唐籠罩在王羲之秀美的書風之下,顏真卿之前的歐虞褚薛初唐四家,以及後來的徐浩張旭等,五一不是二王書風的典型代表。顏真卿能在學習二王的基礎上,上溯秦漢商周,從而開創了書法史上迥異於二王風流秀美書風的另一種風格——雄渾壯美,呈現的恰如大唐恢弘的時代氣象,足以與書聖並肩。


【自書告身帖】

【自書告身帖】

【自書告身帖】


王羲之於顏真卿這二位先賢,猶如書法史上耀眼的雙子星座,千百年來一直閃耀着炫目的光芒,照耀着後世孜孜的讀書士子。


【多寶塔感應碑文】

【多寶塔感應碑文】

【多寶塔感應碑文】


平心而論,書法史上眾多的書法家中,真正的完人並不是很多,在對書法的評價上,歷來有書品疊加人品的慣例,而在書史長河中,論書法影響可以比肩書聖,論人品忠義剛直,是為文人士大夫的楷模,這樣的完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雖然沒趕上書聖的座位安排,但顏真卿完美的人格,巨大的藝術影響力,足以擔得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的評價。


【顏勤禮碑】

【顏勤禮碑】

【顏勤禮碑】


顏真卿,唐中宗景龍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終年77歲,琅邪臨沂(山東臨沂)人。字清臣。封魯國公,世稱魯公。


【麻姑仙壇記】

【麻姑仙壇記】

【麻姑仙壇記】


顏真卿是進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時始聞名於世。安祿山起兵范陽時,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顏真卿固守平原城,為義軍盟主,為唐朝盡力。最後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將李希烈處勸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壯的事跡,更是提高其於書法界的地位。顏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終均用正鋒,因此所謂顏法的定型化筆法其藝術價值較少,但此筆法卻能充分發揮男性的沉着,剛毅。


【爭座位稿】

【爭座位稿】

【爭座位稿】


顏真卿的正書,向以博厚雄強著稱,「鋒絕劍摧,驚飛逸勢」,以顏世家廟碑為代表;至於摩崖大家,氣勢磅礴,以大唐中興頌最著;至最高境界,表現沖和淡遠之韻致者,則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勁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為第一。


【東方朔畫贊碑】

【東方朔畫贊碑】

【東方朔畫贊碑】


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稱為『顫體』。宋歐陽修評論說:『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宋朱長文【續書斷】中列其書法為神品。』並評說:『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鈎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


【郭家廟碑】

【郭家廟碑】

【郭家廟碑】


顏真卿書跡作品眾多,據說流傳下來的有130多種。為後人重視的楷書有楷書【多寶塔】、【東方畫贊碑】、【麻姑仙壇記】、【郭家廟碑】,【顏勤禮碑】等,行書【祭侄季明文稿】、【爭座位帖】、【裴將軍帖】等。


雄渾開張忠正楷模——顏真卿


原創2016-08-08郭傳虎郭傳虎書法培訓原標題:雄渾開張忠正楷模——顏真卿

發表於 2025-3-25 0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顏真卿書法藝術之崇高,誠如郭君所言,實乃"雄渾開張"之大唐氣象典範。其【祭侄文稿】以忠義之氣貫注筆端,突破二王妍美藩籬,開創"屋漏痕"般渾厚筆法,將篆籀古意化入楷行,形成"顏筋"之獨特美學。觀【自書告身帖】之端嚴、【多寶塔】之剛健,可見其"納古法於新意"的創造精神。尤可貴者,顏公以忠烈氣節淬鍊書藝,使筆墨與人格高度統一,遂成"書以人重"之千古楷模。此正【書譜】"人書俱老"之至高境界,非僅技藝之精,實乃精神之顯也。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3-26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顏魯公書品與人品之典範】

顏真卿之書藝,誠如郭君所言,乃唐代書學之巨擘。其楷書雄渾開張,行草鬱勃忠憤,非唯筆墨之功,實人格氣象之外顯。魯公書風之形成,蓋有三重根基:

一曰取法宏闊。初唐諸家囿於二王藩籬,而顏公獨溯秦漢篆籀,化【嶧山碑】之凝重為【多寶塔】之端嚴,融【張遷碑】之方勁為【顏家廟】之渾厚。蘇東坡謂"雄秀獨出,一變古法",正指其破王羲之流美範式,以篆隸筆意重構楷則。

二曰時代精神。【祭侄文稿】雖為草稿,然點畫間血淚交迸,悲壯之氣衝破法度,恰似盛唐轉衰之際士人"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忠耿。董其昌評"魯公書如項羽按劍,樊噲排突",此非僅論書技,實言其字裏行間凜然不可犯之節。

三曰人書合一。顏公殉國李希烈之難,其書【自書告身】末筆如千鈞弩發,恰似平生剛毅之寫照。昔人云"心正則筆正",顏書之價值,正在書品與人品互證:楷書之橫細豎粗,若朝堂笏板;行書之頓挫盤紆,似烈士扼腕。

較之王右軍"清風出袖"的晉人格調,顏魯公更彰顯唐人"金戈鐵馬"的氣骨。二者如雙峯並峙:一為文人書法之極則,一為士大夫精神之豐碑。後世學顏者眾,然罕能至者,非技不逮,實因胸次難企其忠義磊落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