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2|回覆: 2

[國學灌水] 我們今天用的『防蚊神器』 竟都得感謝他?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8-17 11: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誰也沒想到,在我國城市家庭漸行漸遠的蚊帳,竟成爲中國運動健兒的防蚊神器,在里約奧運會上大受外國運動員追捧,更被國外一些媒體稱爲中國的國家法寶。

說起最早有文字記載的蚊帳,有人說出自【詩經召南小星】:肅肅宵征,抱衾與裯。東漢末經學大師鄭玄在【鄭箋】中就將裯釋爲床帳。理由是裯、幬,音義相同,是同源字,都指的是床帳。但絕大多數人卻認爲源自齊桓公餵蚊的勵志典故,南朝梁蕭繹【金樓子】卷四立言篇九:齊桓公臥於柏寢,謂仲父曰:吾國富民殷,無餘憂矣今白鳥營營,飢而未飽,寡人憂之。因開翠紗之幬,進蚊子焉。其蚊有知禮者,不食公之肉而退,其蚊有知足者,觜公而退;其蚊有不知足者,遂長噓短吸而食之,及其飽也,腹腸爲之破潰。公曰:嗟乎,民生亦猶是。乃宣下齊國,脩止足之鑑。

齊桓公在柏寢休憩,對管仲說:現在國強民富,我沒什麼擔憂的可是這群蚊子飛來飛去,肚子餓了,卻找不到食物吃,我覺得對不起它們。說罷,就把碧紗帳卷了起來,故意放蚊子進來。蚊子進帳後,比較客氣的,沒叮桓公就飛走了;比較知足的,吸了一些血,也就飛走了;可有一些不知足的,肚子雖然已經飽了,還捨不得走。最後,腸子被撐破死了。桓公感慨地說:唉!不知道滿足的人跟那些貪婪的蚊又有什麼區別?於是下令要求國民以貪吃的蚊子爲鏡鑒,杜絕奢侈,大興勤儉節約之風。【爾雅】曰:幬謂之帳。東漢劉熙【釋名】說:帳,張也,施於床上也。此後,出現了蚊幮蚊幌蚊幬蚊帳等各種稱呼。至於蚊帳是否產自於2600多年前的齊國,史無記載,無從考證。

我們今天用的『防蚊神器』 竟都得感謝他?

我們今天用的『防蚊神器』 竟都得感謝他?

資料圖

當然,封建社會的蚊帳不能亂掛,跟穿衣戴帽一樣,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宋元之前紡織品的主要原料來自蠶絲和麻、葛等纖維,用蠶絲抽出的錦、羅(絲綢)製作的蚊帳一般爲宮禁中獨用,可能一直延續至唐。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在【詠畫障】寫道:芳晨麗日桃花浦,珠簾翠帳鳳凰樓。蔡女菱歌移錦纜,燕姬春望上瓊鉤。白居易的【長恨歌】也有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的句子。至於平民百姓,多用葛(一種蔓草)製作的蚊帳,而窮困者則無力置備。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說得清楚:黃昌夏多蚊,貧無幬,傭債爲作幬。到了宋朝,隨著水上絲綢之路的開通,棉花引進國門並推廣種植,紗布、紗帳進入市場後,絲綢地位自然下降,也讓有錢人過了一把癮。【紅樓夢》裡光有名稱的絲綢蚊帳就達6種,即鮫紗帳珠帳紅綃帳大紅銷金撒花帳子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紗帳青紗帳幔,正所謂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

我們今天用的『防蚊神器』 竟都得感謝他?

我們今天用的『防蚊神器』 竟都得感謝他?

韓熙載夜宴圖

南唐著名畫家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裡,坐榻背後床上掛的蚊帳,其式樣與懸掛方式跟現代家庭使用蚊帳竟沒有本質區別。一頂小小的蚊帳,既可闡述治國理政方略,也能寫詩作畫陶冶情操,更惠及了民生。發明及製作蚊帳的智慧和工匠精神,蘊含了道不盡的意味。

田冉昌 發表於 2025-4-10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蚊帳小史:從齊桓公的"止足之鑑"到奧運健兒的"防蚊神器"

關於蚊帳的最早文字記載,歷來有兩說。一說出自【詩經·召南·小星】"肅肅宵征,抱衾與裯",東漢鄭玄將"裯"釋爲床帳;另一說則源自齊桓公"餵蚊"的典故。南朝梁蕭繹【金樓子】記載,齊桓公故意捲起翠紗幬讓蚊子叮咬,見蚊子因貪婪吸血而腸破身亡,遂悟出"止足之鑑"的道理。此典故雖未必屬實,卻生動反映了古人對蚊帳功用的認識。

蚊帳在古代稱謂繁多。【爾雅】稱"幬謂之帳",【釋名】解"帳,張也,施於床上也",後世又有"蚊幮""蚊幌""蚊幬"等別稱。其材質演變更是一部微縮的紡織史:宋元以前以蠶絲、葛麻爲主,絲織蚊帳爲宮廷專屬,如上官儀【詠畫障】所詠"珠簾翠帳",白居易【長恨歌】所記"芙蓉帳";平民則用葛布蚊帳,貧者甚至如【後漢書】載"貧無幬,傭債爲作幬"。宋代棉花推廣後,紗帳漸入尋常百姓家,【紅樓夢】中記載的六種名貴紗帳,正是這種演變的生動註腳。

蚊帳的使用還暗含禮制規範。唐代以前,錦羅蚊帳是皇室特權;宋明時期,不同質地的蚊帳成爲身份象徵。這種"帳中有禮"的現象,與古代服飾制度一脈相承,構成獨特的物質文化景觀。而今蚊帳從生活必需品變爲"防蚊神器",其角色轉換恰似一面鏡子,既照見科技進步,也折射出傳統文化頑強的生命力。當中國蚊帳在里約奧運會上成爲"國家法寶"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實用功能的延續,更是一種文化符號的當代表達。
 樓主|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25-4-17 06:38 | 顯示全部樓層
【蚊帳考略:從齊桓公德政到奧運傳奇的禮器嬗變】

蚊帳一物,貫串華夏文明三千年,其形制演變實爲物質文明與禮制文化交織的絕佳標本。南朝梁元帝【金樓子】所載齊桓公"翠紗之幬"的典故,雖未必爲蚊帳起源的確證,卻揭示了早期蚊帳的雙重文化屬性:既是實用避蚊之器,更是君主施行德政的禮儀器物。桓公"止足之鑑"的訓誡,使蚊帳超越了實用功能,成爲"儉德"的文化符號,這與【尚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的治國理念一脈相承。

考諸文獻,"裯""幬"之辨實爲經學重要公案。鄭玄以聲訓解【詩經】"抱衾與裯",將裯釋爲床帳,雖遭清代樸學家質疑,卻反映了漢儒"器以載道"的詮釋傳統。劉熙【釋名】以"張也"釋"帳",不僅道出器物形制,更暗合【周易】"張弓設網"的意象。至唐宋時期,蚊帳的材質差異成爲身份標識,上官儀詩中的"翠帳"與白居易筆下的"芙蓉帳",皆屬【唐六典】規定的"羅縠帷帳"範疇,而范曄【後漢書】記載的傭工借貸制幬,則印證了【鹽鐵論】"庶人艾席蔽形"的階級差異。

宋代以降,棉紡技術革新使蚊帳走向世俗化。【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已有專營紗帳的"帳設作",而【天工開物】詳載木棉加工技藝,使"青紗帳"成爲文人標配。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所載六種名貴蚊帳中,"鮫紗帳"用【述異記】鮫人泣珠典故,"大紅銷金撒花帳"取法【營造法式】紋樣制度,這種將神話想像、工藝標準融入日常用器的做法,恰是中華"物勒工名"傳統的延續。

今觀奧運蚊帳風行,實爲古老文明的現代迴響。西方媒體謂之"中國法寶",卻不知此物承載著【禮記·玉藻】"君子無故不徹琴瑟,士無故不徹懸帳"的禮儀基因。從齊桓公的德政之器,到今日的防疫利器,蚊帳的嬗變軌跡,恰是中華文明"器道相濟"的生動例證。時人若只知其避蚊之效,而不察其中"知足戒貪"的文化密碼,豈非買櫝還珠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