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舌辯之士憑著一張利嘴,遊說諸侯,博取功名。他們之中,有的建功立業,如秦國的商鞅;也有的雖風光一時,但最終曇花一現,蘇秦可謂典型。如果單論學識,蘇秦與商鞅應該差不多;但論成就,卻不可同日而語。原因很簡單:商鞅注重實幹,把理論運用於治國理政的實踐;蘇秦則主要靠耍嘴皮子去忽悠諸侯,一旦牛皮吹破,使命也就終結了。
空談誤國掛六國相印的蘇秦爲何落個悲慘下場
蘇秦和商鞅 蘇秦遊說的第一站,是周顯王。那時的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共主,無權無勢,加上其部下都了解蘇秦,知道他靠不住,要周顯王別理他。蘇秦無奈,只好步商鞅的後塵,來到秦國遊說。他對秦惠王說:以秦士民之眾,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稱帝而治。但秦惠王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對蘇秦說: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飛;文理未明,不可以併兼。 蘇秦在秦國碰了壁,就決定以合縱之策,遊說趙、魏、韓、燕、楚、齊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他對燕文侯說:燕國的主要威脅來自於鄰近的趙國。只要與趙國結盟,聯合周邊國家共同對抗秦國,就能夠平安無事了。燕文侯想想有道理,就資助他車馬金帛,去遊說各國。 從策略上說,蘇秦的主張是有道理的。而且從六國之君最終都被說服、組成聯合抗秦的統一戰線這一事實來看,蘇秦也的確有過人的口才。但問題是,實現這一策略需要六國必須先放下各自私利,齊心協力。可蘇秦去遊說各國時,並沒有一個總體提升各國國力的戰略規劃,而僅僅是從各自利益的角度,去打動各國君主。 他遊說趙肅侯時,就提出趙國雖然強大,但要依託韓、魏兩國爲屏障;一旦韓、魏臣服於秦國,趙國必然受害。所以,只有聯合六國,才能對抗強秦。遊說韓宣王時,用的則是激將法:寧爲雞口,無爲牛後。今西面交臂而事秦,何異於牛後乎?以大王之賢,挾強韓之兵,而有牛後之名,臣竊爲大王羞之。遊說楚威王時,則直截了當: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其勢不兩立,只有形成合縱之勢,不僅可以孤立秦國,而且諸侯也會割地以事楚。
空談誤國掛六國相印的蘇秦爲何落個悲慘下場
戰國形勢圖 這就產生了一個蘇秦自己也難以回答的悖論:要說服各國君主接受他的主張,必須首先使他們覺得有利可圖; 而如果六國君主都是基於各自的利益,就不可能真正結成牢固的同盟,合縱之勢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 就這樣,一個貌似強大、實際上卻是三心二意的軍事同盟形成了。蘇秦做了縱約長,同時還擔任六國的相國,一時風光無限。但事實上,這個合縱聯盟是靠不住的,只要真正同秦國發生對抗,立刻就會穿幫。對於這一點,蘇秦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 他遊說各國的時候,爲了避免各國直接同秦國發生軍事衝突而導致自己策略的失敗,便使用激將法,資助自己的同學張儀入秦,擔任秦國的客卿,以延緩秦國對六國的進攻。秦國發現了這一圖謀後,反過來使用連橫之策,離間各國之間的關係。秦惠王命公孫衍以利誘惑齊、魏兩國共同討伐趙國。 合縱聯盟還沒有發揮作用,內部就先打起來了,而且受到攻擊的竟然是作爲盟主的趙國。趙肅侯非常惱怒,責問蘇秦。蘇秦怕被追究,藉口出使燕國,倉皇逃離。蘇秦一走,合縱聯盟也就立刻解體了。蘇秦到燕國後不久,燕文侯去世,燕易王繼位,齊國乘機討伐燕國。蘇秦無奈,又跑到了齊國,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博得齊王的信任,被任命爲客卿。但後來,又因與齊國的大夫爭寵,被人暗殺。 蘇秦稱得上一時之豪傑,他的合縱之策也有著較高的軍事和外交價值,但他並沒有真正從提高各國國力、鞏固各國間軍事聯盟的具體措施上下功夫,而只是做表面文章,折騰了半天,最終一事無成。蘇秦的悲劇告訴我們,實幹才能興邦,空談只會誤國,耍嘴皮子終究是靠不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