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19|回复: 0

[国学灌水]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发表于 2016-8-1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最近,随着国家保护古城步伐的加快,一些水下古城重见天日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些水下古城并不是科幻片虚构的场景,而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它们被淹没在深水之下,不为人知。

在这些水下古城中,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的均州古城是最著名的一座。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当年因为兴建水库而被淹没的均州古城也因此浮出水面。对于它的重新勘测与发掘也已展开。

在我国,类似均州古城的水下遗址类文化遗产保护还没有先例,如何全面保护沉入水下的均州古城?从2011年到2015年,国家文物局水下遗址保护中心已对古城进行了多次勘测,判定均州古城四方城墙基本保留了被淹入水底时的状况,整体轮廓清晰。

如今,通过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利用水下均州古城遗留的材料,在地面之上重建了古城的部分建筑,这不仅让古城重见天日,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古城曾经的风貌。

陈世美在家乡均州是正面人物

如今的丹江口市,旧称均州。旧时,古均州、均县的治所在均州古城。均州古城始建于战国,史载,均州城墙全部采用每块重15公斤的青砖垫砌而成,西南北三面各凿一丈五宽护城河,城门均设有木制防洪水闸门,以及60吨重的石头门槛,10米至20米高城墙环城4000米,城墙之上各设炮台五座,北门设有瓮城,是为防止劫案而专门修筑的刑场,兵匪概不能犯。当年,唐太宗长孙皇后次子李泰受封为顺阳王,徙居均州的郧乡县;唐中宗李显第一次被废后,就被武则天下令软禁于均州。

铁打的均州,纸糊的郧阳,这是民间俗语对均州城的记忆,意思是说,均州城坚固如铜铸铁打一般,是与其相邻的郧阳城不可相比的。均州一砖卧顶,城垛齿连,曾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为了抗御水患和地震,均州城的民宅一般都是两层木楼,又用青砖墙把房屋围起来,因此均州建房是先把木结构屋架竣工后才砌墙。故均州自古就有墙倒屋不塌之说。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清朝康熙年间绘制的均州古城

均州古城与道教圣地武当山相邻,武当山有九宫,但是,如果您以为武当九宫全在武当山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被称为九宫之首的静乐宫就位于约70公里外的均州古城内。

据说均州是道教徒信奉的真武大帝传说中的降生地,从水路去武当山朝圣的人们,都要在此地下船,换车乘马上山。所以,古代的均州曾是帆樯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1949年之后,均州也要比丹江口繁华得多,每到集日,周边各地的人们都会聚集到均州县城的城隍庙,热闹非凡。当然,均州的标志还是号称武当第一宫的静乐宫,其规模要远远超过玉虚宫和紫霄宫。

一座静乐宫,半座均州城,静乐宫是在明代永乐皇帝南修武当、北建故宫的国策下创建的,其面积占到均州城的一半之多。宋代开始,封建王朝自上而下皆崇拜玄武神,为避宋太祖父赵玄阴讳,改玄武为真武,并称其为道教始祖老子的变化之身。至明代,真武神受到历代皇帝的奉祀,尤其是明初的靖难之役后,永乐皇帝朱棣取得皇位,自称他得天下是真武神的庇佑之功。因此,崇奉真武神较前朝更甚,并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进行营造。永乐皇帝根据《三宝大有全书》关于真武修炼成真的记载:相传真武的父亲原是静乐国国王,静乐国就在均州。于是,为纪念真武大帝的父亲,就在均州城内修宫供奉。永乐十六年(1418年)敕建殿宇廊庑等197间,赐额静乐宫,永乐十七年圣旨敕建紫云亭,因玄武降生此地时有紫云弥罗,故名,钦选道士50人,提点三名,阶正六品,皇帝赐铜印一颗。静乐宫专门管领营建武当山的建材供应和接待,也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宫。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戏剧中关于陈世美的故事。

古均州的历史人物中,家喻户晓的是戏剧中的反面典型陈世美,其真实名字叫陈年谷(1625年约1690年),字丰之,号熟美。陈年谷是顺治年间进士,康熙十年后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携妻秦馨莲告老还乡。据说陈年谷为官一生,清正廉明。不过,其名气之大,和《铡美案》脱不了关系。戏剧《铡美案》中塑造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形象,便是影射陈年谷。而在古均州,不但禁演《铡美案》,还把沧浪亭下的一个学堂命名为陈熟美书院,以纪念陈年谷。

如今,在浩荡烟波之下,埋着一座古城已达半个世纪之久。1968年,随着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建成蓄水,均州古城从地图上永远的消失了,转而形成了浩渺无垠的水体。随着古城一道被淹没的,还有静乐宫等古建筑。即使是位于东山之上的沧浪亭和陈熟美书院,也随着古均州城沉睡在滔滔汉水之下。

静乐宫被誉小故宫

被淹没在水下的静乐宫东西长353米,南北宽345米,面积达12万平方米。静乐宫建筑群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设计,是典型的皇家宫殿建筑。进入静乐宫正门即山门,其中轴线上为三重殿,一进为龙虎殿,二进为玄帝殿,三进为圣父母殿,各殿均为大木结构,耸立于饰栏高台之上,殿的两旁建有东西配房配殿;在山门与龙虎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对称坐落着两座龟碑亭。静乐宫的建筑物高低错落有致,沿中轴线序列空间逐步延伸进入,在建筑的高低、远近、主从、虚实叠加,种种形与势的空间转换上形成丰富而完整的建筑体系,体现深刻的建筑审美意识和内涵。明、清名人游记中,把静乐宫描绘成皇帝居所,气势近似于北京故宫,故有小故宫之称。

在被水淹没之前,静乐宫原有宫殿、廊庑、亭阁、道房大小房屋520间,建筑风格具有皇家园林雍容华贵的气派。1958年建丹江口水库时,静乐宫两座国内罕见的巨型赑屃驮御碑及800余件精美的石构件拆运至丹江口市城郊,没能被拆运的就更多了。2000年,当地文物工作者利用枯水季节,又从静乐宫原址陆续抢回200多件露出地面的石雕构件。直到2006年,静乐宫才完成复建,新地址选在丹江口市城区东郊净乐湖北坡。北靠孟家岭主峰,东西两侧为其余脉,南临金岗水库(即净乐湖),与原静乐宫地貌相似。重建的静乐宫严格遵循原静乐宫的建筑思路,并沿袭了明代道教建筑的特点,体现了原静乐宫的建筑艺术风格。

在复建而成的静乐宫中,两座赑屃驮御碑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赑屃(bx),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传说赑屃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被治服后,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绩,叫赑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赑屃驮御碑

现今静乐宫中的两座赑屃驮御碑,长为5.3米,宽为2.36米,高为8.5米,重达102吨,其中赑屃就重62吨,可见当年用人力和爬杆搬运之难。东面的赑屃驮御碑建于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年),西面的建于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现存明代最大的两座赑屃驮御碑。

周府庵曾办黄埔军校分校

和静乐宫一起被淹的,还有不少道观、庵、庙宇,其中占地面积较大的是周府庵。周府庵位于草店北锦屏山,是一个私人的道教场所,占地面积达到7.2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有400多间,据说是由名为周藩的官员所建。周府庵是武当山所有庵堂中最为精美的一处,整体建筑分为二十四个道院,殿宇道房四百余间。每座道院既独立,又相连贯通,整个庵内像迷宫一样,前去的香客们如果没人引路,或是缺少引路标识,很难走出这样一座私家道场,由此可见周府庵的宏大。

抗战时间,黄埔军校在全国相继建立了8个分校,即一至八分校。第八分校于1939年底在均县周府庵建立,学生总队驻周府庵校部内,其一大队及练习营一个连驻白果树之晋府庵,练习营本部驻遇真宫,军械所驻金花树,马区管理所驻紫阳庵,中正小学设白果树。第八分校虽然只存在了五个年头,但为抗日战争培养了4000多名军事人才。

在探测均州古城时,文物部门对周府庵也进行了扫描探测,初步确定周府庵轮廓清晰,文物点表面泥沙淤积很浅。

文人雅士流连沧浪亭

丹江口水库尚未蓄水前,古均州城对面的东山山峰陡峭险峻。在陡峭的崖壁上建有一座沧浪亭,亭下滔滔汉江,绿水长流,隔汉水即与沧浪洲相对,沧浪亭与均州城隔汉水遥遥相望。

《水经注》记载: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叫沧浪洲。水到这里形成停汇深寂的状况,显出碧绿鲜洁的景色,为汉水名胜的第一。

另据《天顺襄阳郡志》卷第一记载:沧浪水在(均)州北四十里,俗传即楚屈原遇渔父歌沧浪处。据《均州志》记载:沧浪乃孺子歌处、屈原《渔父歌》之地。孔子曾带领他的弟子们到河南的邓县,后又由邓县入楚,路过均州沧浪洲。孔子坐在洲边石崖上休息,听到孩子们在崖下水边唱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孔子听了,即对弟子们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后人为纪念孔子赴沧浪,遂在他坐过的石崖上修建了一亭,名曰沧浪亭,并在亭下崖壁上凿了斗大的四个字孺子歌处。此四字均用朱砂镶嵌,鲜红夺目,映及数里。历代文人墨客先后在此留下许多摩崖(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以证其事。此地山林青翠,鸟语花香,相映汉水,故被称为均州八景之一的沧浪绿水。

不过,对于沧浪亭的由来,还有一个说法,即该亭是为纪念屈原所建。据说在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屈原来到汉水北的沧浪,实地考察前线失地情况,顺便考察民情。

《史记》卷八十四中载:屈原至江滨,被发行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食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推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有了这段对话,后人就修了沧浪亭,以示纪念。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均州沧浪亭原貌

在古代,沧浪亭是不少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之所。此地曾有过熟美书院,还成立过兰心诗社。沧浪亭被淹没前,山上摩崖、石刻、碑记,有秦篆、魏隶、唐楷等各体。沧浪二大字为秦篆石碣,还有孺子歌处、沧浪适情刻于前石壁上。

沧浪亭被淹没到水下后,文物部门曾在去年组织了潜水考察,水下沧浪亭只余台基,据说亭子等建筑在清库前就已拆除。

除了静乐宫和周府庵、沧浪亭这样直接被淹没在水下的古建筑景点,原古均州八景的部分景观也被水淹没,尚存的只有龙山宝塔和方山晴雪能在特定的方位观赏到。

均州古城虽然成为水下古城,但均州一路、均州市场、老均州风味鱼等和均州有关的标识,仍在丹江口市的大街小巷里四处可见。承载着均州人们记忆的古城留在了水底,大家对古老城池的怀恋与向往,寄托在新城市的众多建筑名称里。

补白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陈世美家乡”重见天日 曾被淹水下数十年

千岛湖底的古狮城

狮城水下古城是指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下的古城。狮城从被作为县治到1959年新安江水库蓄水被淹,历1339年,一直是原遂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水下古城。

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千岛湖风景旅游局对狮城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水下探摸。发现古狮城完整性令人惊叹城内外原有的整体布局没有改变,包括桥梁、古井等都还保存;有些木构建筑的梁架、瓦顶等都还留存;明清时期的牌坊上,所雕的图案还清晰可见。2005年,当地旅游部门再次发现,千岛湖水底除了有狮城和贺城两座千年古城,还有威坪、港口、茶园这3个大型古集镇,当时保存也较完好,它们与两座水下古城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下古建筑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