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史話:趙奢何以從田部吏到大將軍 在東周列國的歷史舞台上,趙奢的出場頗有戲劇色彩。他本是徵收田賦租稅的田部吏,因一起刀光劍影的抗稅衝突,讓他走進了平原君趙勝的視野。 這天,趙奢帶人徵收租稅時,碰上平原君家臣拒繳,就依法處置,殺了幾個抗稅管事者。平原君怒不可遏,要殺趙奢。趙奢卻侃侃而談,您貴為趙國公子,今若縱容家臣而不主持公道,法令就會受損;法令受損,國家就會衰弱;國家衰弱,諸侯就會出兵;諸侯出兵就沒趙國了,您還能保住這些財富嗎? 從趙奢的談吐中,平原君覺得他頗有見識,就推薦給了趙王。趙王任用他掌管賦稅,全國賦稅公平合理,民眾富足,國庫充實。 公元前270年,趙文王自恃強大,拒不履行先前與秦國簽訂的換城協議,秦國惱怒之下派兵占領了閼與(今山西和順)。閼與位於太行之巔的上黨高地東北端,山勢險狹,易守難攻,是晉中盆地的天然屏障。 趙王就可否救援閼與,分別召見大將廉頗和樂乘,他們都認為,道路遠,地勢險,難以救援。趙王又召問趙奢,趙奢說,那地方道遠而又險狹,廝打起來好比兩隻老鼠斗於穴中,勇者將可獲勝。於是,趙王便令趙奢為將前去救援。 趙奢率部離開邯鄲三十里安營紮寨,並下令說,有以軍情進諫者,格殺勿論。接下來,趙奢大張旗鼓地修築工事,二十八天下來絲毫沒有進攻的跡象。這就給秦軍一個假象,趙軍出城是為保衛邯鄲而布防,不會前來救援閼與。待秦將麻痹下來之後,趙奢命部隊卸甲輕裝,快速穿插到秦軍側翼駐營。秦軍察覺後傾巢而出,趙軍迅即占領北山制高點。秦軍下山之後,原先的優勢蕩然無存。趙軍則居高臨下,乘勢猛撲山下的秦軍,殺得秦軍四散潰逃。 這一仗打得很漂亮,不僅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遲滯了秦國挺進中原的步伐,使秦趙之間的戰略平衡維持了八年之久。後世將他列為戰國時代東方六國八大名將之一,同吳起、孫臏、李牧等一起彪炳史冊。 後人多認為,趙奢在救援閼與中一戰成名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其實不然。徵稅之道與征戰之術是相通的,在有雄才大略的人那裡,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就像他在依法徵稅中表現出來的治國理念一樣,他在閼與之戰中所以能穩操勝券,並非一日之功,有賴於平時對用兵之道的體悟與實踐。否則,豈能偶然再偶然? 趙奢的可貴之處在於,他不是消極等待機會,而是積極創造機遇,從而施展抱負,建功立業。初時,趙奢的才幹不為人所知,但他藉助徵稅衝突,主動闡述自己政治的理念,讓平原君刮目相看,為自己走上更廣闊的舞台創造了機遇。 很多時候,機遇都不是等來的,而是爭取來的,將不屬於自己的『菜』爭取為自己的『菜』。這樣的『菜』,看起來就在眼前,可人家沒有想到你,也不認為是你的,所以根本沒打算給你。在救援閼與這件事上,剛開始趙王並沒有想到趙奢,只是因為老將廉頗和樂乘無計可施,這才想到了趙奢。可這又是戰場老手都啃不下來的硬骨頭,若無勝算,誰敢接手?趙奢將這盤不屬於自己的『菜』端過來,並非是拿勇氣來賭勝負,而是已有勝算在胸。從當時的戰場形勢看,閼與之戰並非『兩軍相遇勇者勝』一句話那麼簡單,倘若一着不慎,勢必滿盤皆輸。一旦戰敗,就要殃及國家安危,即便能從戰場上僥倖活着回來,也要掉腦袋。這也說明,將不屬於你的『菜』爭取為自己的『菜』,必須有一定的『胃口』,否則焉能吞得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