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大月氏遗迹重走丝路古代游牧族真的“居无定所”吗?
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 大月氏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极为重要,它和匈奴发迹、汉通西域、佛教东传有着密切联系。 据记载,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公元前177年至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单于又大败月氏。月氏大多数部众遂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 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残众与祁连山间的羌族混合,号称小月氏,而西迁之月氏从此被称为大月氏。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企图联合夹击匈奴,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也被称为凿空之旅。
寻大月氏遗迹重走丝路古代游牧族真的“居无定所”吗?
汉朝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伴随着历史长河的缓缓流淌,2000多年后的今天,西迁后的大月氏早已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了。而今,这个神秘部族的具体位置已很难考证,要解开这个难解的谜团,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历史考古。 寻找大月氏迎来历史机遇 张骞一生两次出使西域,历时30年。此后,西汉的先进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独特的文化、作物也被引进到西汉,形成了绵延千年的丝绸之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时,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联合宣言,进一步加强和拓宽科技、文化、人文领域的合作。此后,一批中乌联合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于是,中国考古人员第一次踏上中亚这块土地,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寻找大月氏。
寻大月氏遗迹重走丝路古代游牧族真的“居无定所”吗?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表了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当地时间21日下午,习近平主席还来到布哈拉古城,参观了这座被称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历史文化名城。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在塔什干会见了包括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在内的15名中国考古队员,并充分肯定了他们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积极贡献。至此,西北大学考古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引发关注。作为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首席考古学家,几年来,王建新教授和考古队队员一起,在中亚地区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古调查。他们利用现代考古手段,从河西走廊一路追寻月氏人迁徙足迹到撒马尔罕,几乎走遍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所有州县,终于在撒马尔罕西南的山区内找到了蛛丝马迹。如今,一个由近20人组成的中乌联合考古队已经驻扎于此,对在当地发现的大型墓葬群进行考古发掘。随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出土,大月氏部族的神秘面纱正在被逐渐揭开。 期待获知大月氏去向 2013年底,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组成国际考古队,由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王建新教授带领考古团队联合开展考古工作。 考古队发掘活动的学术目标,就是为了系统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学信息,最终确认古代月氏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2015年9月至11月,西北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境内萨扎干遗址进行了近3个月的考古发掘,共发掘了5座中小型墓葬、1座超大型墓葬和1座早期游牧民的石围居住遗迹和1处中世纪墓园,出土一批陶器、铜器、铁器、石器、骨器、玻璃器、漆器残片等珍贵文物。根据这批墓葬和居住遗迹出土遗物判断,除了中世纪墓园之外,其余的遗迹年代均集中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元年前后,并且和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寻大月氏遗迹重走丝路古代游牧族真的“居无定所”吗?
大月氏王庭祭祀坛 今年6月以来,中乌考古队开始对其中的一座超大型墓葬进行发掘,目前已经清理到了椁室。如此规模的墓葬发掘在乌方考古史上前所未有。六、七月的撒马尔罕,室外温度高达40摄氏度,两国考古队员顶着炎炎烈日,在直径达40米,土方超过500立方米的大型墓葬中发掘。 在合作过程中,中方考古队员毫无保留地向乌方人员介绍了他们的专业技术及经验,还教会了乌方队员使用洛阳铲。考古队员们对发掘过的遗址进行回填保护的负责做法和态度,也收获了乌方队员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发掘所出土的文物,无疑将为研究撒马尔罕地区古代的游牧文化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古墓发掘完成后,我们还希望在原址建立一座博物馆展览出土文物,以开发当地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王建新说,最终,我们想通过中国境内的工作和在中亚的工作获取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对比和互证,把系统的证据拿到全世界面前,解决大月氏去向这个国际学术界的重大问题。 古代游牧民族并非居无定所 作为草原游牧文化代表之一,大月氏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他们就没有张骞后来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壮举。由于历史记载有限,考古学家们只能通过少量的史料和大量实地勘察,一步步揭开大月氏的神秘面纱。 目前,中乌联合考古队所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城市撒马尔罕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历史名城。据考证,当年从史书中消失的大月氏,所统治的区域正是在撒马尔罕以南等地区。
寻大月氏遗迹重走丝路古代游牧族真的“居无定所”吗?
油画作品中的大月氏人 目前正在乌兹别克斯坦主持联合考古工作的王建新表示,经过对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献的分析,考古队已经基本梳理清楚了大月氏与稍晚的贵霜帝国之间的关系,并对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陈洪海院长介绍,早在1938年,西北联大考古队就对张骞墓进行过发掘。这个考古队就是现在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前身。 王建新介绍,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省区一直是西北大学考古学科长期关注的地区,草原游牧文化则是考古学家们关注的重点。 陈洪海说:通过在东天山地区长达十几年的考古工作,考古学家们认为以前学界对古代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等认识是不全面的。聚落遗址和大型墓地的发掘,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草原游牧文化成为可能。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有助于我们把握住大月氏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