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24|回覆: 0

[思維啟發]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這些你都去過嗎?(圖)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8-25 18: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老的北京,元、明、清三個朝代以來,作為都城不知修建了多少座王府。據說,現如今,元代、明代的王府大多已不可尋,而清代的王府有倖存留。直到清末,北京的王府仍然有50座之多。目前保存較好的有七八座,保存尚可的有十來座。例如:

恭親王府,位於西城區柳蔭街,始建於乾隆年間,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這些你都去過嗎?(圖)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這些你都去過嗎?(圖)

醇親王府,位於西城區後海北沿,清初已經建成。為清代規模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納蘭明珠、永瑆的宅邸。1872年醇親王奕譞成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孚郡王府,位於朝陽門內大街路北,雍正年間已經建成,曾為胤祥、弘曉的怡親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譓成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雍親王府,位於東城區,建於康熙年間,因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無定員。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這些你都去過嗎?(圖)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這些你都去過嗎?(圖)

雍和宮

禮親王府,位於西黃城根南街,曾為明代崇禎時外戚周奎的私宅。清朝入關進駐北京之後,此地為禮親王、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代善所有。乾隆四十三年恢復禮王的封號,改稱禮王府。嘉慶十二年府毀於火,由當時的禮親王昭連集資於原址重建,即現存之邸。北京有句老話,禮王府房,豫王府牆。

慶親王府,位於西城區定阜街,為清末再封慶親王奕劻的王邸,是在光緒十年晉封慶郡王后按王府規制改建,始稱王府。它是清代4個恩封世襲罔替親王府之一。該府原是道光朝大學士琦善的邸宅。因琦善擅許割讓香港獲罪,被逮捕查辦並籍沒家產。其宅被沒收後閒置。咸豐初年,恭親王奕訢獲賜慶親王老府為邸。

淳親王府,位於東城區東交民巷正義路,建於雍正年間,為康熙帝七子淳親王允祐的府宅,允祐於雍正元年晉封淳親王。咸豐十年,王府成為英國使館。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這些你都去過嗎?(圖)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這些你都去過嗎?(圖)

淳親王府

克勤郡王府,位於西城區新文化街西口路北,是順治年間所建。克勤郡王岳托的後人羅科鐸改號平郡王,故此府又稱平郡王府。乾隆朝的平郡王,就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表兄福彭。曹雪芹的姑母就是由康熙指配給老平郡王納爾蘇的。清末民初,府邸的產權曾歸屬熊希齡。

和親王府,位於北京張自忠路東口路北,康熙年間已經建成。始王愛新覺羅弘晝,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受封和親王。這裏也曾是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原為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隨緣 發表於 2025-4-1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北京清代王府遺存考略

北京現存清代王府遺存,實為研究清代宗室制度與建築藝術之重要實物。據【大清會典】及內務府檔案所載,清代北京王府總數當在五十餘座,然歷經滄桑,完整保存者已不足二十之數。

現存王府中,以恭親王府最具代表性。該府營造法式嚴格遵循【工程做法則例】,中路建築軸線對稱,五進院落規制完整,後罩樓長達160餘米,堪稱清代王府建築之典範。其花園"萃錦園"融合南北造園技藝,尤以西洋門、福字碑、大戲樓"三絕"著稱,確為"半部清史"之實證。

醇親王府現存建築分中、東、西三路,其西路花園即今宋慶齡故居所在。該府楠木大殿猶存,梁架彩畫尚可見和璽規制,後樓磚雕尤精,體現了康熙朝營造特色。孚郡王府主體建築保存完整,其銀安殿月台石雕、配殿歇山屋頂等細節,均為研究雍正朝建築形制之重要標本。

雍親王府之特殊,在於其由王府改為藏傳佛教寺院的獨特歷程。其法輪殿仍保留王府時期建築基礎,而萬福閣之木雕彌勒大佛,則見證乾隆朝宗教藝術之成就。現存黃瓦綠剪邊之屋頂形制,實為清代建築等級制度之生動體現。

考清代王府之存廢,實與政治變遷密切相關。恭王府之和珅舊第、醇王府之光緒潛龍邸等,皆可窺見清代權力更迭之跡。今人訪古,當不僅觀其建築形制,更應體察其中蘊含的歷史文脈。現存諸府雖不足鼎盛時期之半,然已足為清代政治、建築、文化研究之珍貴遺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