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73|回覆: 0

[成語典故] 拔幟易幟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8-28 11: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拔幟易幟】相關人物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拔幟易幟】涵義

幟:旗幟。易:改變,變換。拔掉別人的旗幟,換上自己的旗幟。多比喻取而代之。

【拔幟易幟】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候列傳】:“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拔幟易幟】辨析

【拔幟易幟】讀音:bá zhì yì zhì

【拔幟易幟】近義詞:拔趙幟易漢幟

【拔幟易幟】用法:連動式;作謂語

【拔幟易幟】造句

1、如今這裏已拔幟易幟,另換新主了。

2、自從他加盟以來,喬拔幟易幟治從早忙到晚。

3、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4、在南面不遠處的一個小山丘上,竹中重治目睹了這一切的發生,他詫異着一個小小的足輕,怎麼會靈活運用着拔幟易幟的兵法。

5、周圍的足輕詫異地看着他,在當時日本的作戰,身背家徽的戰旗被認為是一件神聖且不可磨滅的事情,這種拔幟易幟的舉動與叛變可以說無異。

【拔幟易幟】成語典故: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後,率領漢軍攻佔了魏國和代國,接着又在張耳的協助下,帶了幾萬兵東下井陘,攻擊趙國。趙王和主將陳餘在井陘口聚集了二十萬大軍阻擋。

謀士李左軍建議陳餘拔給他三萬軍隊,從小路出發,出奇不意地截取漢軍的後勤裝備及糧食;而它的前軍抵達井陘時不與交戰。這樣的話,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韓信和張耳的頭顱。

陳餘是個讀書人,不愛使用詐謀奇計,認為韓信的兵不過數千,經過千裏行軍,巳非常疲憊,可以直接予以攻擊,因此沒有採納李左軍的計謀。

韓信手下的人探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高興,放心東下井陘,進軍到離井陘口三十裏之處,韓信下令休息。半夜裏,他選出兩千名輕騎兵,讓他們每人拿着一面紅色旗幟,從小道來到井陘口山後隱蔽起來,同時對他們說:“我將另派一支軍隊與趙軍對壘,並假裝敗退。這樣,趙軍必定傾巢而出,前來追擊。你們乘此機會快速進入趙營,拔掉趙軍的旗幟,換上我們漢軍紅色的旗幟。”接着,韓信又派出一支一萬人的軍隊,叫他們背水擺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排出兵法上最諱忌的背水之陣,都哈哈大笑,以為漢軍自己斷了後路。

天剛亮,韓信指揮這一萬人的軍隊向井陘口進發,趙軍立即打開營門迎擊。戰了一段時間後,韓信、張耳命漢兵丟掉旗鼓,向水邊退去。漢兵退到水邊陣地,再也無法後退,只得拼死作戰。

這時,隱蔽在山後的兩千漢兵,趁趙營無人守衛,快速衝進趙營,飛快地拔掉趙軍旗幟,換上漢軍紅色的旗幟。而在水邊作戰的趙兵,因遇到背水一戰的漢兵的頑強抵抗,無法取勝,想返回營地,卻見那裏全是漢軍的紅旗,以為趙王已被漢兵抓住,頓時軍心大亂,各自逃命。接着,漢軍兩面夾擊趙軍,結果主將陳餘被殺,趙王被活捉。

 
沙舟 發表於 2025-3-30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拔幟易幟考釋與兵學價值析論】

"拔幟易幟"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所載韓信井陘之戰。漢三年(前204年),韓信率軍攻趙,以"背水陣"奇策破敵,更令二千輕騎"馳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終致趙軍潰散。此役充分彰顯韓信"兵權謀家"特質,將心理戰與運動戰結合,開創古代戰爭史經典戰例。

從訓詁學角度,"幟"乃軍旅標識,【說文】釋為"旌旗之屬";"易"作"更易"解,段玉裁注"易者,改也"。該成語核心在易幟行為所蘊含的政權象徵意義,【周禮·春官】早有"司常掌九旗之物名"的禮制規範,足見旗幟在古代軍事體系中的特殊地位。

兵學維度觀之,此戰術包含三重智慧:其一為虛實相生,以主力牽制創造戰機;其二為攻心為上,通過易幟瓦解敵軍鬥志;其三為速戰速決,強調奇襲的突然性。明代兵書【陣紀】評曰:"韓信拔幟,所謂先奪其所恃也。"日本江戶時代兵學家山鹿素行在【武教全書】中亦專章論述此戰法。

該成語在現代語境中的引申運用,需注意其特定軍事隱喻色彩。如例句四所述日本戰國時期戰例,恰印證該策略的跨文化適用性。然運用時當避免泛化,宜保留其"通過關鍵性置換實現根本轉變"的核心語義。

考諸史籍,"拔幟易幟"與"偷梁換柱""移花接木"等成語存在微殊:前者強調公開取代的顛覆性,中者側重暗中替換,後者偏重手段的隱蔽性。這種語義差異正體現漢語成語的精確性特徵。治學者引用時,當細辨其語境適用範疇。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