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圖窮匕見】相關人物
主角:荊軻 秦始皇 太子丹
【圖窮匕見】的故事簡介: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圖窮匕見】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東窗事發、原形畢露
反義詞:顯而易見
【圖窮匕見】涵義
圖窮匕見,圖:地圖;窮:盡;見:通假字,同“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出自【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舞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圖窮匕見】故事的主人公簡介:
荊軻(?—公元前227年),姜姓,慶氏(古時“荊”音似“慶”)。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今河南鶴壁淇縣)人,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喜好讀書劍擊,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燕太子丹(?-公元前226年),姬姓,名丹,燕王喜之子,戰國末期燕國太子。當時秦已攻滅韓、趙等國,次將及燕。秦滅韓前夕,被送至秦國當人質,受辱後於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回到燕國。他以暗殺秦王政來阻擋秦國的兼併之勢,曾策划過荊軻刺秦王事件,事情敗露後,燕王喜擔心秦國出兵攻打燕國,便殺太子丹,將其頭顱獻秦軍以求和。
【圖窮匕見】歷史典故經過:
戰國末期,秦國實力強盛,攻滅了韓、趙兩國後,又向燕國進軍。為此,燕太子丹決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扭轉局勢。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荊軻。他擅長劍術,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選。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於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領樊於期的頭顱,二是燕國督亢地區(今河北涿縣東)的地圖,表示燕國願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圖窮匕見典故場景再現圖
在匣子裏。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圖的最裏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武陽。臨行時,太子丹和荊軻的好友高漸離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高漸離為他們彈奏了【易水寒】。
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最需要的東西,非常高興。在都城咸陽宮內隆重接見。荊軻捧着裝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走在前面,秦武陽捧着裝有地圖的匣子跟在後面。
秦武陽在上台階時,緊張得雙手顫抖,臉色變白。荊軻趕緊作了解釋,並按秦王的要求,接過秦武陽手裏裝有地圖的匣子,當場打開,取出地圖,雙手捧給秦王。秦王慢慢展開卷着的地圖,細細觀看。快展到盡頭時,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荊軻見匕首露現,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舉起匕首便刺。
但是,荊軻並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劍自衛,卻又一時拔不出來。於是兩人繞着柱子轉。衛兵因沒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將醫袋抽打荊軻,並提醒秦王把劍推到背後拔出。秦王頓時醒悟過來,迅速拔出劍來,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地後,將匕首投向秦王。結果未中,被擁上來的衛兵殺死。
【圖窮匕見】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我們在事情攤牌的時候要勇於面對冰冷的匕首,要向秦始皇一樣勇猛的幹掉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