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09|回覆: 0

[成語典故] 鷸蚌相爭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9-16 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鷸蚌相爭】相關人物

蘇代,戰國時縱橫家。東周洛陽人。蘇秦族弟。初事燕王噲,又事齊愍王。還燕,遇子之之亂,復至齊、至宋,燕昭王召為上卿。

趙惠文王(前308年─前266年),東周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武靈王次子。在位時有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

【鷸蚌相爭】涵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鷸蚌相爭】出處

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鷸蚌相爭】辨析

【鷸蚌相爭】讀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鷸蚌相爭】近義詞:螳螂捕蟬

【鷸蚌相爭】反義詞:和平共處

【鷸蚌相爭歇後語】:漁人得利

【鷸蚌相爭】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鷸蚌相爭】造句

1、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鷸蚌相爭,銅琶鐵板的事情時有發生。

2、打定了主意,從暗坑中一躍而出,直接奔向了剛才打鬥的地方,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3、正在這時,一個老漁夫從和河灘過,看見鷸蚌相爭,沒有費多大力氣,把它們兩個一起抓住,高興地拿回家了。

4、這都是為了我們以後的發展,況且這次鷸蚌相爭的計謀還算成功,我們也不用太過擔心。

5、他們是想鷸蚌相爭,而坐收漁翁之利罷了。

6、到時候他們兩家鷸蚌相爭,自家與趙雷的清風寨正好坐收漁翁之利。

7、倒是說不定可以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8、金彪晚上睡覺都在偷樂,明天一戰,不管是誰贏誰輸,反正他都不會有絲毫損失,說不定最後鷸蚌相爭,他還能坐收漁翁之利呢。

9、與其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給其他人做了嫁衣,還不如靜觀其變的好。

10、斗吧,斗吧,斗的越狠我越開心,鷸蚌相爭,只能讓我這漁翁得利。

【鷸蚌相爭】成語典故: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它常常仗着它的優勢去侵略別的弱國。弱國之間,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趙國聲稱要攻打燕國。當時,著名的遊說之士蘇秦,有個弟弟叫蘇代,也很善於遊說。蘇代受燕王的委託,到趙國去勸阻趙王出兵。

到了邯鄲,蘇代見到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知道蘇代是為燕國當說客來了,但明知故問:喂,蘇代,你從燕國到我們趙國做什麼來了?

尊敬的大王,我給你講故事來了。

講故事?他要講什麼故事呢?趙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來,蘇代講開了他要講的故事。

他說這次到趙國來,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

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

正在它倆爭吵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人走了過來。那打漁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

蘇代講完了上邊的故事,然後嚴肅地對趙惠文王說:尊敬的大王,聽說貴國要發兵攻打燕國。如果真的發兵,那麼,兩國相爭的結果,恐怕要讓秦國做漁人了。 趙惠文覺得蘇代的話有道理,便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鷸蚌相爭文言文】:

趙且伐燕:“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鷸蚌相爭白話文】:

趙國將要出戰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說趙惠文王:“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幹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取不出來,明天你的嘴取不出來,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於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鷸蚌相爭】成語接龍:

鷸蚌相爭→爭權攘利→利綰名牽→牽羊擔酒→酒余茶後→後台老板→板上釘釘→釘嘴鐵舌→舌敝唇枯→枯蓬斷草→草衣木食→食少事繁→繁絲急管→管窺筐舉→舉止失措→措心積慮→慮周藻密→密鑼緊鼓→鼓角齊鳴→鳴鐘列鼎→鼎成龍升→升官發財→財殫力竭→竭力虔心→心悅神怡→怡志養神→神嚎鬼哭→哭笑不得→得兔忘蹄→蹄閒三尋→尋事生非→非昔是今→今是昨非→非同尋常→常勝將軍→軍令如山→山童石爛→爛若披掌→掌上觀文→文無加點→點金成鐵→鐵畫銀鈎→鈎爪鋸牙→牙白口清→清塵濁水→水滿金山→山窮水絕→絕其本根→根深柢固→固若金湯→湯去三面→面授機宜→宜嗔宜喜→喜聞樂見→見兔放鷹→鷹擊長空→空言虛語→語不驚人→人多勢眾→眾目共視→視日如年→年湮世遠→遠溯博索→索隱行怪→怪聲怪氣→氣滿志驕→驕兵必敗→敗俗傷風→風言影語→語笑喧譁→嘩世動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鐵咀金→金貂貰酒→酒色之徒→徒勞無益→益國利民→民生凋敝→敝綈惡粟

【鷸蚌相爭】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寓意、道理:

【鷸蚌相爭】講的是鷸與蚌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從中獲利的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