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經之為物,其義廣大,其澤深遠。【釋名釋典藝】稱:經,徑也,常典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龍宗經篇】云: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又【玉海】引鄭玄【孝經注】說:經者,不易之稱。【爾雅釋言】:典,經也。可知,經典實為學之門徑、道之載體,通常所說的學統、道統皆由其發端,賴其承傳。孔子之前,貴族子弟已有經典之教;孔子之後,六經之教遂大行於天下,無論官學、私學抑或家學,皆以經典為旨歸,註疏詮釋,代不乏人。中華文明之所以淡於宗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在於,以禮樂教化和經典傳承為核心的文教,承擔並發揮着宗教的責任與功能,經典中所昭示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孝悌忠恕直、誠敬廉恥勇等價值,成為士大夫修齊治平、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核心價值觀。在經史子集四部之學中,經部一直居於民族文化的最高端,即使異族主政之朝代,亦未嘗一日廢經。千年文教,福澤綿長,碩果纍纍,中華文明能歷數千年而不滅,江山代有人才出,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備極昌明,端賴有此一經典文化發揚蹈厲,涵養滋榮。 然降及近世,列強環視,四郊多壘,國家民族積貧積弱,遭遇所謂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民族文化之自信跌至谷底,一大批有識之士感此巨變,進退失據,乃紛紛以西學啟蒙為職志,對傳統文化疾之已甚,必欲滅之而後快。1912年1月19日,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暫行條例】,規定小學讀經科一律廢除。同年2月8日,上任伊始的教育總長的蔡元培發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宣稱忠君與共和政體不合,尊孔與信教自由相違,以此為廢除讀經辯護及張目。蔡元培先生在現代中國大學教育史上,是開風氣的一代偉人,但這一廢除讀經的舉措,作為全國性的行政命令,對中華民族是福是禍,實難一言以蔽之。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此文差不多是一篇白話文宣言,以一種十分武斷的進化論思維,宣布了舊文學的死亡,新文學即白話文的復活。新文化運動狂飆突進之號角,就此吹響。1920年,小學語文課全面改用白話文。從此,中國的教育體系中沒有了經典教育,中華民族成了拋棄自己經典的民族,激進者竟把文言文視作洪水猛獸,甚至有廢滅漢文(錢玄同)、打倒孔家店(吳虞)等偏激之論,誣妄之行。然而事情還未結束。1925年,魯迅在其雜文【華蓋集青年必讀書】中說: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殭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如此乖張偏執的文風、數典忘祖的議論,在當時卻成為新青年們文化革命的風向標,處世立身的指南針。中道難行,過猶不及,於此可見一斑。 隔着近百年的歷史煙雲,再來看看當年的這場廢經運動,不由得令人喟然長嘆。不管別人怎麼看,我越來越傾向於認為,蔡、魯、胡諸位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飽漢不知餓漢飢。他們的豪言之所以振聾發聵、摧枯拉朽,正是因為他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換言之,如果他們從未讀過經典,不是博古通今,他們的話誰會相信?仿佛久病成醫,痛定思痛,又仿佛受了騙的人阻止別人再次受騙,他們的話不僅擁有政治正確的說服力,而且很悲催,也很煽情。但只要換個角度想想,其觀點在邏輯上是不能自洽的。如果說經典有毒,他們早已是毒從口入,病入膏肓,但他們後來卻都成了大師他們所以成大師,誰能說不是拜幼時讀經教育之賜呢?問題是他們成了大師,卻不想讓後來人成大師,真是豈有此理!這幾位飽讀經典的文化精英,在一個咸與維新的時代,未能飲水思源,罔顧自己成才與讀經的因果關係,來了個釜底抽薪,利用自己的職權和影響力,以改造國民性、救生民於水火的凜然大義,剝奪了孩子們學習經典的權利,也割斷了經典教育的千年學統與文化命脈。從此,中華傳統文化靈根倒懸,花果飄零。 而一個更嚴重的後果是,胡適所倡導的白話文運動,雖則以平民文學相標榜,實則嚴重背離了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與其說他是重視平民,不如說是對平民的歧視。試想,以為勞苦大眾的孩子,天生不能讀懂民族文化中的高端經典,只配學習白話文,豈不是堵住了寒門子弟通過學習進入精英階層的可能性?這樣的教育理念一旦成為教育主流甚至教育制度,它對整個民族的文化生態所起到的只能是簡化、俗化、矮化乃至惡化的作用。到頭來,平民教育成了最廣泛的愚民教育。正如錢鍾書在【圍城】中所說:從前的愚民,是不許人民接受教育,現代的愚民,只許人民受某一種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了印刷品的當。 近些年很有一些人推崇民國國文教材,但我看過那些教材後,並未興起懷舊的雅興,反倒覺得今天中小學語文教育的低幼化、零碎化、庸俗化,正是民國教材的進一步深化,可謂一脈相承,其來有自。連反對讀經的傅斯年也認為當時中小學國文及歷史教材淺薄荒謬(【論學校讀經】)。沿着這條選本教育取代經典教育的羊腸小道走下去,是無論如何也走不到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康莊大道上來的。 2005年,病中的錢學森發出為什麼我們的學校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追問。在我看來,錢學森所謂傑出人才,並非各行各業的頂尖專家那樣的專家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器而是博文約禮、內外兼修、學貫中西、心懷天下的大師巨擘。這樣的大師,古代固然層出不窮,民國時期亦其數甚夥彼時教育生態相對多元,官學之外,私學及家學依然發揮重要作用,如余英時、唐德剛等都曾受過私塾教育唯獨這半個多世紀,大師難得一見。為什麼?蓋因教育生態嚴重板結、固化,官學獨大、私學式微、家學沒落,經典教育被從學校教育中連根拔起,民族文化之源頭活水無法灌溉下游,加上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應試教育取代人格教育、灌輸教育取代體驗教育等種種弊端,致使目前的中小學人文教育完全功利化、工具化、格式化,教師只能解習題、考試之惑,而不能傳聖賢之道、授學問之業,這種格式化教育或曰標準答案式教育的惡果是,學生的靈根慧性無從開發,甚至淪為知識容器,顢頇懵懂,無知者無畏,直至千人一面,泯然眾人矣。
劉強不讀經典有十大流弊 民間讀經是對體制內教育的補充
本文作者:同濟大學教授、明倫書院名譽山長劉強 二、不讀經典之十大流弊 值此傳統文化一陽來復之際,欲全面提升國人文化素養,培養民族文化自信,非深入進行人格教育與心靈教育不可,而人格教育與心靈教育之落實,又必須通過潤物細無聲的經典教育。茲根據我個人多年閱讀和教授經典的體會,總結出不讀經典的十大流弊,臚述如下: 流弊一: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要人明人倫、行孝悌,然後才去學習文化知識,所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其倫理道德,自成系統,歸根結底,乃在回應人之所以為人必須處理與協調的幾種倫理關係。擺在第一位的即為人我關係他人和己我之關係。人我關係如何對待?是每人一生中要面臨和解決之最大問題。人我關係處理不好,就是通常所說的做人有問題,人就無法安身立命。孔子對待人我關係,更重視克己復禮,律己嚴而待人寬。他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攻其惡,無攻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求,責也)又說見其過而內自訟,見不賢而內自省,皆在闡明人我關係,不在責人而在克己。孔子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是處理人我關係的黃金法則,不可須臾或離。此外,傳統文化中的五倫即父子、夫婦、兄弟(或長幼)、君臣、朋友無不屬於人我關係。有其倫,必有其理,是謂倫理。孟子說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正是對人倫之理的精彩概括。經典中凝結的人倫正理,無遠弗屆。不讀經典,常常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狹隘,充滿戾氣,甚至視他人為地獄,殊不知,周遭如果皆成地獄,自己又怎能成為天堂?如今大學頻傳惡性事件,投毒、手刃同學者時有發生。就在此文寫作中,又傳北京某大學一大三男生,竟然持刀殺死兩名舍友。受過高等教育者,竟然如此窮凶極惡,固然有種種原因,然基礎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倫理價值的荒蕪,恐怕難辭其咎。
劉強不讀經典有十大流弊 民間讀經是對體制內教育的補充
流弊二:只知有己,不知有群。 儒家倫理中要處理的第二大關係便是群己關係,即群體和個體之關係。人是社會中人,無論在家還是在邦,皆需要面對在一群體、團隊乃至整個人類中個己如何安頓之問題,或者個人之特殊利益和價值如何與共同體之普遍理想相適應的問題。如果說人我關係要行忠恕之道,那麼群己關係則當行仁愛之道。故孔子說:泛愛眾,而親仁;而其弟子子貢則主張:博施於民,而能濟眾。泛愛與博施,皆為個體對於群體的應盡義務與基本擔當。子路問君子之道,孔子則循循善誘,一連說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個不同境界,實則對應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聖外王之理想。換言之,個體價值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與整個群體之共同進步與發展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當然,孔子也主張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說明孔子在看待群己關係時,既注意到個人對於群體的責任,同時也規避了群體可能以大多數的名義對個人造成的價值判斷上的誤讀和扭曲,表現了對帶有烏托邦色彩的意識形態化的集體主義的質疑和警惕。總之,群己這一對倫理關係,可以有效地規避現代社會民主與自由訴求中產生的有己無群的利己主義,從而在個體價值中滲透我為人人,人人才能為我的平常心和包容心。讀經典,就是能夠讓人能見其大而忘其小,涵養出一份與人為善、敬業樂群的古道熱腸和仁者情懷。須知人類社會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為實現個己利益而不顧群體利益,不僅是不合群、不樂群的問題,有時甚至會失去整個世界。 流弊三:只知有人,不知有天。 天人關係即自然和人類之關係,是我們要處理的另一重大關係。中國傳統文化是以人合天、天人合一的文化,敬天法祖、慎終追遠、祭神如神在等思想深入人心,其德性養成之功和倫理教化作用不容忽視。人如何自處於天地之間,如何與鬼神相對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涉及宗教信仰和靈魂皈依的大問題。一個人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沒有敬畏。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些曾經被批為封建迷信的思想,其實是傳統文化中涵養人心、培養正信、移風易俗的非常樸素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古人以天為萬物之主宰,天雖不是人格神,卻有着類似西方人格神的道德屬性和神奇力量。故天道、天命、天理,都是人應該順應、遵循甚至敬畏的。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又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聖人之言。【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孟子也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都是教人敬畏並順應天命,存善心,養善性,不做逆天悖理甚至傷天害理之事。然而,遺憾的是,長期以來,經典教育的缺失,遮蔽了國人在精神信仰方面的基本敬畏和終極追求。很多人以為人定勝天,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無法無天。人一旦沒有天地敬畏,就會喪失底線,肆無忌憚,為所欲為。證嚴法師說得好:天災源自人禍,人禍源自人心,現在的生態環境惡化、地質災害頻發、水污染、食品安全、甚至霧霾等問題,歸根結底,都可以說是天人關係的惡化,是人的欲望過分貪婪與膨脹造成的。如果再不引起重視,還會有更大的災難在等着我們。 流弊四:只知有物,不只有心。 傳統文化除了要處理上述三種關係,還有一個關係便是物我關係,即如何看待和處理身外之物與自我心靈的關係問題。這個身外之物,蓋指人所離不開的物質世界和欲望對象,如金錢、財物以及現代人日益依賴的高科技產品。人當然不能離開外物而生存,但在對外物的追求中,人又極易陷入貪婪索取的泥淖而不能自拔,這就是所謂人為物役,或是人的異化。莊子認為,人要想拜託外物的牽累,就要物物而不物於物支配外物而不要被外物所支配,否則人就會成為物質的奴隸而失去心靈的自由。換言之,這是外物和自我心性的博弈。事實上,整個儒家的學問既包括修齊治平的外王之學,也包括格致誠正的內聖之學,而內聖的工夫,不如說就是心性修養的工夫。孔子的很多言論,如人不知而不慍、不遷怒,不貳過、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都跟心性修養有關,可以說是孟子心學的源泉。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這裡的求其放心,乃是為了找尋到放失已久的本心、良心或曰赤子之心。王陽明更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觀點,將心置於宇宙間最高真理的地位,彰顯了人之心靈的至純至善,提升了中國哲學的形上維度。儒家的這種反求諸己的養心工夫,體現的是一種重心輕物的哲學觀,對於培養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性和強大的自我,是非常給力的。近半個世紀來,唯物主義哲學至上,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論斷以真理面目出現,相當程度上阻塞了人們在心性上的下學上達之路,心靈和心性對於人格養成的重要性因涉嫌唯心主義而被遮蔽了。這種重物輕心的教育,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只追求物慾滿足、不顧心靈安頓的空心人和拜物教信徒。主流意識形態的唯物是瞻,加之經典的正能量又無從釋放,想要整個社會杜絕物慾橫流、喪心病狂等現象,無異於郢書燕說、南轅北轍! 流弊五:只知有學,不知有道。 近百年的中國教育,受西方影響,漸漸淪為專業化的知識教育、技能教育甚至職業教育。求學者只知有學、有知、有術、有器、有藝,而不知有道。殊不知中國傳統文化,念茲在茲的不過一道字,各家各派的學說,也可謂各表其道。因此中國古代哲學,不妨可以稱之為道學。【易傳繫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所謂君子不器、士志於道、君子謀道不謀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等等,無不指向對道的求索、把握、貫通和實踐。學術也好、科技也罷,皆可不斷遞增和更新,唯天地人倫之道,才能一以貫之,這就是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生有限,學海無涯,故求知可以做加法,日知其所亡,月勿忘其所能;天道流行,一以貫之,故求道不妨做減法,由博返約,以一統多,只有擺落器、術之千變百計,方能一通百通,百慮一致,殊途同歸。經典中不僅承載着聖賢的智慧,實則亦蘊含着措四海而皆準,俟百世而不惑的常道。不讀經典,人或可憑藉聰明而學有所成,卻失去了為道所浸潤、與道相往來的可能,遇到道器相衝突之時,很可能會就器而違道,甚至成為無道之人,豈不可惜! 流弊六:只知有賢,不知有聖。 中國傳統文化最具人文價值,重視人在有限的一生中不斷精進,博文約禮,下學上達,進而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孔子的教育,其整個的方向不在教人如何成才、成器,而在如何成人、立人、達人、愛人。所以,儒學亦可謂之人學。人生最大的學問就是如何做人,如何成就自己。故孔子之學,也可謂之聖賢之學。多才多能者謂之賢,智通天地、德贊萬物、仁貫古今者方可謂之聖。孔子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即凡而聖、超凡入聖的過程。仔細體會他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口述自傳,可以分明感受到一個平凡生命的不斷爬坡、不斷精進,由凡而學、由學而智、由智而仁、由仁而聖,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偉大進程。這種以人合天的境界和氣象,就是聖人的境界和氣象。故古人求學,就是學聖賢,認為聖賢可積學而至,所謂人皆可為堯舜。宋儒更在太極之外,復立人極,主張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周敦頤)。這人道三希真是對人的道德心靈及下學上達可能性的無限的擴容。這種立人極的文化,可以說是聖賢文化。聖賢文化不是神本主義,而是人本主義的文化。聖賢之學也不是階段性、可速成的為人之學,而是活到老學到老、自強不息、永不懈怠的為己之學。然而,因為經典教育的缺失,今人大多只知有賢,不知有聖,甚至以小人之心去看待聖賢,以為古之聖賢純屬虛構。其實,只要帶着誠敬之心去讀書問學,便可對此一種維繫中華文明數千年之人文價值深信不疑。即便當今之世,聖賢之學也並非顆粒無收,晚近錢穆、唐君毅諸先生,佛教界的一些大德高僧如星雲大師、證嚴法師等,皆已通過一生的勉學精進,證成了這一文化的無窮力量。
劉強不讀經典有十大流弊 民間讀經是對體制內教育的補充
流弊七:只知有利,不知有義。 儒家之學也是君子之學,故最重君子小人之辨,而在君子小人的分判中,尤重義利之辨。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並非否定人對利的需求,只是不希望一個求道的君子卻汲汲於財利。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這兩章的前一句都屬於事實判斷,後一句則是價值判斷。孔子就是要提醒人類:放於利而行,多怨。要見得思義,而不要見利忘義。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義利之辨不僅適合做人,也適合治國。治國者無不趨利,而孟子則對梁惠王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一個國家,如果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顧禮義廉恥、公平正義,一定會把國家變成小人之國。如果整個國家的人都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卻還希望達到高度的精神文明,實現和諧社會和小康生活的願景,實在是一件非不為也,實不能也的事。義利之辨,關係甚大,不可不知,亦不可不行。 流弊八:只知有用,不知有益。 用與利是連在一起的。一個沒有受過經典滋潤的人,也可能識文斷字,考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掙很多錢,也就是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這是我們教育的目標;但是,一個有用的人,很可能只是一種工具型人才,也即孔子所說的器執行能力很強,動手能力不錯,但就是缺根弦兒缺根什麼弦兒呢?就是對缺乏對無用之物和有益之物的關注,他做一切事,首先會問自己:有用還是無用?一旦覺得無用,也就棄之不顧了。而事實上正如莊子所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無用之事對人常常有益:比如讀書、聽音樂、看畫展、遊山玩水等活動,大可怡情養性,提升幸福指數。一個每天只想着私利或功用的人,一定缺乏審美能力和大愛精神,你很難指望他能做公益和慈善。這種只知有用、不知有益的思維方式一旦大行其道,煮鶴焚琴、暴殄天物之事勢必層出不窮,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自然會每況愈下。 流弊九:只知有家國,不知有天下。 今天很多人只有一家一國之捍衛,而缺乏天下世界之關懷。這也是不讀經典之缺失。【大學】首章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而學者為學次第,則先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工夫,達到修身之目的,進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可知天下關懷更在家國眷顧之上。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裡的天下,實際上是指禮義廉恥,文明傳統,也可指道統。古語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今天很多人能夠位卑未敢忘憂國,這固然不錯,但如果所憂患的僅是一國之疆域主權,一家之富貴利達,而不憂患禮崩樂壞、學絕道喪,終究未達一間,不能致遠。天下關懷事實上是一種一體之仁的境界。正如王陽明在【大學問】中所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天下一家,中國一人,這是何等博大的心胸與氣魄!一體之仁還包括對天地萬物都懷有一份體恤和悲憫,孔子的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孟子的仁民而愛物,張載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都是對天下關懷的進一步提升和光大。不讀經典,怎知天地間有此一種境界?為小我之私慾蒙蔽時,又怎能獲得大我的提撕而超越? 流弊十:只知有生命,不知有慧命。 每個人都有肉體的生命,佛教謂之色身;與此相對的還有法身。色身必賴飲食長養,而法身必賴智慧以長養。法身之命,是為慧命。儒家也有類似的表述。【論語子罕】云: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裡的斯文,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中華文明之慧命。就個人而言,身家性命轉瞬即逝,而精神慧命則可傳之久遠。【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稱: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這裡的三不朽,體現的正是無限之靈心智慧對於有限之生命存在的無窮感召。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按:聞,非聽義,實達義。此章當解為:若有朝一日能使大道聞達通行於天下,則夕死而無憾矣。),真是大有深意在焉,其所蘊含的或許是這樣一種認知,即道體之慧命,要遠比個體之生命更重要,也更長久。體認和把握了這一慧命,並為之貢獻心力和生命的每一個個體,都是不朽的。正如整個中華文化,雖歷經千劫百難,至今仍然生生不息一樣,古往今來的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貢獻過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個體的生命如涓涓細流,或明或滅,而整個民族文化卻是長江大河,不擇細流,滔滔不盡,有着歷久彌新的蓬勃慧命。讀經典,正為接通民族文化之源頭活水,養此一種至大至剛的天地浩然之氣,從而延展自己的精神慧命。 三、今日書院教育之使命 綜上,當今體制內教育之最大弊病,莫過於經典教育的全面缺失。我們今日討論書院的未來發展及當下使命,恐不得不考慮經典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的收復失地問題。 竊以為,書院之使命有三: 一在道統之賡續。道統之說,韓愈【原道】言之甚詳: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於外之謂德。又說: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 一言以蔽之,吾國文化之道統即周孔之道或曰聖賢之道;析而論之,大略有八:一曰為學之道,二曰修身之道,三曰孝悌之道,四曰忠恕之道,五曰仁義之道,六曰誠敬之道,七曰治平之道,八曰中庸之道。其餘如直道、信道、禮樂節文之道皆蘊藏其中。然此道民鮮久矣,蓋知之已不易,行之更難。今日之學校教育,不惟不知此道,甚且背離此道,捨近求遠,捨本逐末,名聞利養,每下愈況。故今日之書院實應承擔明道、行道、弘道、傳道之使命,庶幾可為今日學絕道喪之現實,注入源頭活水,俾使道統文脈,發榮滋長,生生不息。 二在學統之發揚。吾國道統,自孔子而大,吾國學統,賴孔子而開。【論語】開篇即宣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又反覆申明好學之旨。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等等。夫子一生好學,故能不斷精進,臻於聖域。孔子之學,由內而外,由己而人,由近而遠,由卑而高,由博而約,百慮而一致,殊途而同歸,實人類當知當行之大道。惜乎今人昧於知識、科技、經濟等外部之學,使千年絕學,毀於一旦。現代大學,舶自西方,分科細密,壁壘森嚴,久而久之,固步自封,作繭自縛,使學者迷途失道,淪為匠人小人而不自知。當今書院所以方興未艾,蓋亦有激於此。有學者言,學在民間,道在山林,亦是為了對治體制內大學為人之學盛行,求學與求道被強硬撕裂,大學教育成為小人、鄉愿之溫床的可悲現狀。因此,如何貫徹反求諸己、學不可以己的為己之學,是現代書院應當秉承和挺立的基本精神。 三在教化之浸潤。夫子曰:博之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又說:下學而上達。如果說學統之發揚屬博文而下學,則教化之浸潤當屬約禮以上達。今之言國學者,無論主張四部之學、六藝之學,抑或三教之學,皆各有理據,屬博文一途;然國學非僅紙上之學問,高頭之講章,必須由博學而審問,審問而慎思,慎思而明辨,明辨而篤行,實可謂之學矣。竊謂國學者,人學也,將所有學問落實在人上,則各家各派,種種齟齬與隔膜,無不豁然貫通。中國傳統文化最重人道與人倫,孔子之學,實亦成人、立人、達人、愛人之學;六經之學,無不關乎化民成俗,禮樂教化。故【禮記經解篇】云: 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如何實行教化?唯有辦學設教。官學、私學、家學,並行不悖,方可使教化流行,民風向善。【禮記學記】云: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上】亦云: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作為古代最為重要的一種文化教育形式,書院之教化作用,不容低估。特別是在當前,道統為政統所遮蔽,學術研究幾乎完全為體制所壟斷的大背景下,民間書院之發展所最當用力者,還是在教化一端。【禮記學記】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經典教育在書院發展中的重要性,於焉而顯。 今日之書院,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流弊不少,但總體而言,民間書院和現代私塾大體都倡導讀經,作為對體制內教育的一種補充和反撥,不無意義和價值。關鍵是,如果全面復古屬於非不為也,實不能也的事,那麼在新的時代形勢下,經典教育在當代書院中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是否存在一種既不廢傳統,又能與時偕行的新型的書院教育模式?在現代書院中,如何才能培養出一種既不失傳統學術之精神生命,同時又能與現代學術規則接軌從而進行文化創造的新一代學人?這些無疑都是值得學界和書院同道深入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