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67|回覆: 1

[成語典故] 望梅止渴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9-17 2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望梅止渴】相關人物

曹操(155年——220年),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望梅止渴】涵義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望梅止渴】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夢溪筆談·譏謔】:“ 吳人多謂梅子爲‘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望梅止渴】辨析

【望梅止渴】讀音:wàng méi zhǐ kě

【望梅止渴】近義詞:畫餅充飢

【望梅止渴】反義詞:名副其實、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望梅止渴歇後語】:受騙了

【望梅止渴】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望梅止渴】造句

1.如果不潛心鑽研,一心只想走捷徑,恐怕是望梅止渴,無濟於事的。

2.大伙兒口渴得很,搖爾滿山的梨子卻采不到,只能“望梅止渴”了。

3.井水都枯乾了,我們總不能天天望梅止渴,也該想想辦法才好。

4.不管是望梅止渴,還是畫餅充飢,它都會激勵你不停手中的槳,去追逐哪怕是一星微小的火光。

5.這些珠寶在太貴了,瞧瞧櫥窗里陳列的樣品望梅止渴,過過乾癮。

6.愛情是不可以望梅止渴的,拿著他的照片,抱的回憶,就能度過每一天嗎?

7.他沒錢買別墅,只好天天看著房屋廣告望梅止渴了。

8.每當逢年過節,過敏體質人群常常只能望梅止渴

9.既然不能到現場臂賞球賽,回去看電視轉播望梅止渴吧!

10.這樣,就使得這裡的居民,既不用對著水景“望梅止渴”,也不必“望河興嘆”。

【望梅止渴】成語典故: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望梅止渴文言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論也!

【望梅止渴白話文】:

三國時期,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的張繡時,經過方城縣一個叫梅林鋪的地方。時值中午,烈日當空,天氣十分炎熱。曹操派人四處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終見不到一滴水。

士兵們全軍都很口渴。爲了不耽誤行軍,曹操靈機一動,站在高處,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個個來了精神,加快行進速度,最後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望梅止渴】成語接龍:

望梅止渴→渴者易飲→飲恨而終→終身大事→事無常師→師出無名→名重一時→時易世變→變古亂常→常勝將軍→軍臨城下→下阪走丸→丸泥封關→關門打狗→狗偷鼠竊→竊玉偷香→香輪寶騎→騎驢覓驢→驢前馬後→後會無期→期頤之壽→壽陵失步→步步蓮花→花遮柳隱→隱忍不言→言無不盡→盡歡而散→散帶衡門→門不停賓→賓入如歸→歸正守丘→丘山之功→功若丘山→山包海容→容頭過身→身無立錐→錐刀之利→利己損人→人神同嫉→嫉賢妒能→能上能下→下里巴人→人面狗心→心領意會→會少離多→多愁善病→病病歪歪→歪八豎八→八方支援→援鱉失龜→龜鶴遐壽→壽滿天年→年頭月尾→尾大不掉→掉以輕心→心長力短→短兵接戰→戰不旋踵→踵事增華→華封三祝→祝髮空門→門堪羅雀→雀喧鳩聚→聚精會神→神頭鬼臉→臉黃肌瘦→瘦骨零丁→丁一確二→二心三意→意料之外→外合里差→差強人意→意氣用事→事倍功半→半新不舊→舊病難醫→醫時救弊→弊絕風清→清耳悅心→心比天高

【望梅止渴】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道理:

一個人只有對前景充滿信心,抱有希望,才能激發動力,引發其努力拼搏、奮鬥。相反,如果我們看不到希望,沒有目標,就會失去信心、缺乏動力、勇氣,更談不上逆流而上,猶如浮萍飄到哪裡算哪裡。

 
弘農耕夫 發表於 2025-4-10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望梅止渴"的軍事智慧與心理機制】

"望梅止渴"典出【世說新語·假譎】,記載曹操行軍途中以虛言激勵士卒的著名典故。細究此典,實包含三層深意:其一展現曹操卓越的軍事領導藝術,其二揭示人類心理的暗示機制,其三蘊含中國傳統文化中"虛實相生"的哲學智慧。

從軍事統帥角度觀之,曹操此舉堪稱危機管理的典範。在建安年間的征途中,面對"軍皆渴"的緊急狀況,曹操並未採用強制手段,而是運用心理暗示,"前有大梅林"之語既穩定軍心,又激發士卒潛能。這種"以虛代實"的統御之術,與【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的軍事思想一脈相承。明代兵學家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特別強調"治心爲上",正與此典故暗合。

就心理學層面而言,此典生動詮釋了條件反射的心理機制。士卒聞梅生津的現象,與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異曲同工。宋代蘇軾在【東坡志林】中記載"見醋而齒軟"的類似體驗,印證這種心理現象具有普遍性。古人雖無現代心理學理論,卻通過生活實踐準確把握了心理暗示的規律。

從哲學維度審視,"望梅止渴"體現了中國哲學"虛實相生"的辯證思維。【老子】"有無相生"、【周易】"窮則變,變則通"的思想,在此得到具體演繹。曹操以虛設的"梅林"解決實際的"口渴",正是對"虛者實之,實者虛之"這一傳統智慧的靈活運用。清代學者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評點此事,認爲"曹公之智,在知虛實之用"。

然需辨明的是,此計雖妙卻不可濫用。正如成語本身含有的貶義色彩所示,若長期停留於空想而不務實際,終將如【韓非子】所警"畫鬼魅易,畫犬馬難"。現代人在借鑑這一智慧時,當如諸葛亮【誡子書】所言"慕先賢,絕情慾",既善用心理激勵,更需腳踏實地。

此典流傳千載,其價值不僅在於文學上的雋永,更在於它凝練了中國人對心理機制與處世智慧的深刻理解。今人讀之,猶可從中獲得啟迪。
fxqk001 發表於 2025-4-16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望梅止渴"的軍事智慧與心理機制】

"望梅止渴"典出【世說新語·假譎】,記載曹操行軍途中以虛設梅林激勵士卒的典故。此典故蘊含三層深意:其一展現曹操"因勢爲變"的軍事智慧,其二揭示人類心理的預期效應,其三暗含中國傳統"虛實相生"的哲學思維。

考【孫子兵法·九地】云:"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曹操此計正合兵法要義。在極端缺水的困境中,將領以語言構建心理意象,激發士卒唾液分泌的生理反應,此乃典型的"情志相勝"療法。【黃帝內經】早有"喜勝憂"的記載,曹操化用醫理於軍事,實爲創造性轉化。宋代沈括【夢溪筆談】稱吳人呼梅爲"曹公",可見此計影響之深遠。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析之,此現象涉及"預期性條件反射"。梅子酸味記憶激活大腦島葉皮層,引發唾液腺的條件反射,這種生理—心理聯動機制,與巴甫洛夫的狗實驗原理相通。然曹操高明處在於主動構建認知框架,將被動反射轉化爲主動激勵,較之西方行爲主義理論早出千餘年。

然需辨明者,"望梅止渴"作爲應急之策可收奇效,若視爲常態則墮入"畫餅充飢"之弊。故【韓非子·五蠹】強調"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王夫之【讀通鑑論】亦批評"恃虛名以欺世"者。今人用此成語,當把握其"權宜之計"的本質屬性。

當代社會常見以虛擬滿足替代真實需求的現象,從商業宣傳到網絡社交,皆可見"望梅"機制的變相應用。然智者當如曹操知其限度,梅林幻象終須指向真實水源。故【周易】"既濟"卦之後繼以"未濟",警示世人:暫時的心理慰藉,終究要讓位於切實的解決問題之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