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相关人物
周景王(?—前520年),姓姬,名贵,中国东周君主。他是周灵王的儿子。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
《众志成城》涵义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志成城》出处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众志成城》辨析
《众志成城》读音: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众志成城》近义词:聚沙成塔、积少成多、万众一心、众喣漂山、众擎易举、集腋成裘
《众志成城》反义词:一木难支、一盘散沙、孤掌难鸣
《众志成城》用法:作谓语、定语
《众志成城》造句
1、只要我们一心一德,众志成城,便可以达到预定目的。
2、团结是宝。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困难时期不气馁,胜利时期不骄傲,辉煌时期不发热,胜利就永远属于我们!
3、要建设好新中国,我们必须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去克服各种困难。
4、伟大来自于失败,当球队对失败深恶痛绝时,他们就会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从而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5、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总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面对困难。
6、在地震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们众志成城一起救助灾区!
7、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8、打成一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坚如磐石精诚团结磐石之固铜墙铁壁同心同德同心合意万众一心众志众志成城拾柴火焰高。
9、汶川大地震时,我们中国人众志成城共同度过了难关。
10、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众志成城》成语典故:
东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贵,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时,做了两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铸大钱,一件是铸大钟。大钱就是币值高的钱。景王试图以铸行大钱的方式来收缴民间的小钱。大钟即编钟。景王准备铸造两组巨型编钟,一组是无射(读yì),一组是大林。他打算把这两组编钟上下悬挂在一起配合着演奏。
景王身边的大臣单穆公对此很担忧,极力加以劝阻。他认为铸大钱不利于流通,是“绝民用以实王府”,是对平民百姓的残酷掠夺;而铸大钟更是劳民伤财,既得不到悦耳的美的享受(钟过大耳朵承受不了),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这样做将会使百姓离心,国家危险。但景王听不进去。
司乐大夫伶州鸠也劝阻说,编钟的声律强调和谐,如果百姓怨恨,那就没有和谐了。他引用民谚“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老百姓共同喜欢的东西,很少不实现的;而他们共同厌恶的东西,也很少不废灭的。但景王还是不听。三年间,既铸了大钱,也造了大钟。结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于心疾,周王朝也随即爆发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内乱。
《众志成城》成语接龙:
众志成城→城下之辱→辱身败名→名山大川→川壅必溃→溃不成军→军法从事→事败垂成→成败兴废→废然而反→反裘伤皮→皮相之谈→谈言微中→中馈乏人→人给家足→足踏实地→地主之仪→仪表堂堂→堂皇富丽→丽句清词→词不达意→意乱心忙→忙里偷闲→闲言长语→语重情深→深思远虑→虑周藻密→密锣紧鼓→鼓盆之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臂历指→指东画西→西除东荡→荡析离居→居不重茵→茵席之臣→臣门如市→市井之臣→臣心如水→水浄鹅飞→飞扬浮躁→躁人之死→死生荣辱→辱国殃民→民怨沸腾→腾焰飞芒→芒刺在躬→躬蹈矢石→石城汤池→池鱼幕燕→燕颔书生→生知安行→行有余力→力均势敌→敌不可假→假手于人→人稠物穰→穰穰满家→家至人说→说白道绿→绿衣黄里→里应外合→合胆同心→心有灵犀→犀燃烛照→照功行赏→赏贤使能→能说惯道→道东说西→西方净国→国步艰难→难于上天→天长地老→老气横秋→秋风习习→习非胜是→是非曲直→直木必伐→伐罪吊民
《众志成城》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大家只有在同心协力,有条不紊行动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