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盡瘁】相關人物
諸葛亮(181年-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鞠躬盡瘁】涵義
盡瘁:竭盡勞苦。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力量。
【鞠躬盡瘁】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明·宋濂【先府君蓉峯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
【鞠躬盡瘁】辨析
【鞠躬盡瘁】讀音:jū gōng jìn cuì
【鞠躬盡瘁】近義詞:嘔心瀝血、全心全意、忠心耿耿、赤膽忠心
【鞠躬盡瘁歇後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鞠躬盡瘁】用法:補充式,作謂語。
【鞠躬盡瘁】造句
1、赤膽忠心為黨,廉潔奉公行政,嘔心瀝血為民,鞠躬盡瘁奉獻。
2、諸葛亮一生對漢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我能受總經理如此器重,一定為公司鞠躬盡瘁,以不負總經理厚望。
4、從走上工作崗位那一天起,她就決心為祖國建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敬愛的周總理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人民對他仰之彌高。
6、只要小明一句話,我一定鞍前馬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7、防腐當好人民公僕,鞠躬盡瘁為人民服務。
8、可憐的李艾才連連點頭應是,他腦門盡汗,不停在小冊子上記錄着,一幅鞠躬盡瘁而後已的模樣。
9、他任勞任怨,克己奉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0、智者為官,替國分憂,為民解難,鞠躬盡瘁,一生盡得平安;愚人居吏,為已謀財,弄權求利,機關算盡,永世難求幸福。
【鞠躬盡瘁】成語典故:
漢末,曹操的兒子曹丕廢去漢獻帝,改國號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這時,佔據四川一帶的劉備,也宣告登基,即歷史上所稱蜀漢的“先主”。劉備以諸葛亮為丞相,定都成都。
於是,連同江南(江東)的東吳,就正式出現了魏、蜀、吳三國的局面。(參看“三顧茅廬”),不久,劉備去世,劉備的兒子劉禪襲位為“後主”。諸葛亮繼續任丞相,並受封為“武鄉侯”,蜀國一切軍政大權,都操在他手裏,由他裁決。諸葛亮是一貫主張聯吳伐魏的。
這時他仍然一面和東吳結好,一面南征孟獲,平定南中諸郡,以消除後顧之憂,然後充實軍備,練兵習武,積極準備北伐魏國。出兵的時候,曾上表後主,力勸聽信忠言,任用賢臣,這就是後來流傳的【前出師表】。
可是這次北伐,沒有完成,就暫時退兵回蜀。過了一些時候,諸葛亮又發動了第二次北伐,當時蜀國臣子官員中,頗有反對興師動眾的,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當時局勢,說明蜀漢與曹魏勢不兩立,必須北伐。這就是後來和【前出師表】同樣流傳的【後出師表】。
諸葛亮的前後兩次出師表,所表現的忠貞氣節,使文章被人千古傳頌。
【後出師表】的末後有一句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人們常引用的一句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