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相關人物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東周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不恥下問】涵義
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不恥下問】出處
【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不恥下問】辨析
【不恥下問】讀音:bù chǐ xià wèn
【不恥下問】近義詞:移樽就教、不矜不伐、謙虛謹慎、功成不居、敏而好學、虛懷若谷
【不恥下問】反義詞:好為人師、驕傲自滿、居功自傲、師心自用
【不恥下問】用法:動賓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不恥下問】造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肯放下架子,不恥下問,你就可以學到許多新的知識。
2、當幹部的要不恥下問,到下面去虛心聽取意見,了解問題。
3、要當一個好幹部,必須深入群眾不恥下問。
4、中國人盡避自信,但是並不自封自閉,能夠不恥下問而師夷。
5、不恥下問,學識才會加深,因此肯去尋找的人才能有所發現!
6、因為他不恥下問,所以他能把各種事情都處理得很好。
7、就要不恥下問,要尊重別人,要誠實謙虛,虛懷若谷,不可自以為是,淺嘗輒止。
8、要有求知的渴望,虛懷若谷,不恥下問的精神。
9、教師不是全知全能的,勇於面對,不恥下問,這樣的膽魄不是人人都有的。
10、我們學習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善於並且敢於向別人學習。
【不恥下問】成語典故: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諡(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諡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諡號。
【不恥下問文言文】: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善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從之,冀聞道也。餘一言去未盡,而君變色以去,給予拒人千里之外,豈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座右,以昭炯戒。”
【不恥下問白話文】:
王生好學,但沒有方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於學習,是真的嗎?”王生(對此感到)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一無所得’,學習重在善於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憑什麼說你善於學習呢?”王生更惱火,不對李生的話做任何應答,轉身就跑了。
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人請教地位比自己低的問題當成恥辱,學習別人好的地方,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開,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難道是善於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嗎?學習最忌諱的事,沒有超過滿足於自己所學的知識的,你為什麼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這才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現在才知道你說得對。請允許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作醒目的警戒。”
【不恥下問】成語接龍:
不恥下問→問道於盲→盲人瞎馬--馬到成功--功敗垂成→成敗得失→失道寡助→助邊輸財→財不露白→白白朱朱→朱陳之好→好吃好喝→喝西北風→風颮電擊→擊缽催詩→詩腸鼓吹→吹竹調絲→絲恩髮怨→怨家債主→主敬存誠→誠歡誠喜→喜不自禁→禁暴靜亂→亂臣賊子→子承父業→業精於勤→勤兵黷武→武不善作→作壁上觀→觀變沉機→機變如神→神安氣定→定亂扶衰→衰當益壯→壯發衝冠→冠屨倒施→施不望報→報本反始→始料所及→及賓有魚→魚帛狐篝→篝火狐鳴→鳴鳳朝陽→陽春白雪→雪案螢窗→窗間過馬→馬不解鞍→鞍馬勞頓→頓兵堅城→城北徐公→公不離婆→婆娑起舞→舞筆弄文→文筆流暢→暢叫揚疾→疾病相扶→扶顛持危→危辭聳聽→聽而不聞→聞寵若驚→驚才風逸→逸塵斷鞅→鞅鞅不樂→樂不極盤→盤根錯節→節哀順變→變本加厲→厲兵秣馬→馬不停蹄→蹄間三尋→尋弊索瑕→瑕不掩瑜→瑜百瑕一→一敗如水
【不恥下問】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市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向別人請教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而是對知識充滿好奇的態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不管你請教的那個人年長年幼,地位高低,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