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相關人物
趙威后(約前300年左右─前265年),趙惠文王的王后,趙孝成王的母后,又稱孝威太后。惠文王去世後,她一度臨朝聽政,而年紀才三十出頭。
【舍本逐末】涵義
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舍本逐末】出處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舍本逐末】辨析
【舍本逐末】讀音:shě běn zhú mò
【舍本逐末】近義詞:本末倒置、捨近求遠、輕重倒置
【舍本逐末】反義詞: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舍本逐末】造句
1、如果學知識只是每天做題完成作業,而不抓牢基礎知識,那是捨本逐末的行為。
2、學習只是熱衷於獵奇,不想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這不就是捨本逐末嗎!
3、寫作文只顧華麗語言和表面形式,不注重內容,就是捨本逐末。
4、學習如人走路,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捨本逐末,基礎不牢成不了大器。
5、哥哥不吃飯,喜歡各種各樣的零食,還美其名說食物要多樣化,這可是捨本逐末的做法呀。
6、我們小學生要腳踏實地好好學習基礎知識,不能好高務遠,如果各種本領都要學卻無法學好,結果是捨本逐末,什麼也學不成。
7、爸爸說不能為了考試成績而學習,否則學習就是捨本逐末。
8、我每天到學校總是顧着玩而忘記學習,這無疑是捨本逐末。
9、小紅只注重外表美,不注重身體健康,醫生說她是捨本逐末。
10、如果學知識只是每天做題完成作業,而不抓牢基礎知識,那是捨本逐末的行為。
【舍本逐末】成語典故:
戰國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有使節往來。有一天,齊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趙國去問候趙威后。
齊王的這位使者沒有到過趙國,更沒見過趙威后。但他早就聽說趙威后是以為很賢德的往後,所以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差事。他想,我作為齊國使者去向趙威后問安,趙威后一定會很高興。她一高興,說不定會賞賜一些貴重的小禮品。因此,他覺得此次出使趙國,還是一件十分難得的美差呢。
這個使者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終於到了趙國國都邯鄲。
邯鄲,在齊王使者的想像中是十分美麗的:那雕樑畫棟的梳妝樓,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熱鬧非凡的市橋,那巍峨秀麗的叢台……他聽人說過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沒有見過。因此,一路上盤算着,等辦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鄲,飽飽眼福。
到了邯鄲,他直奔趙王城,去問候趙威后。
趙威后果然不負賢名。當齊王的使者被一位美麗的宮娥引進後宮時,趙威后早已端坐在一個繡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嚴正氣,滿臉的慈祥。
以禮拜見之後,齊王使者把隨身帶來的齊王親筆信呈給了趙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趙威后竟然沒有先去拆閱齊王的信,卻躬身問齊王使者道:“你們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好。”齊王使者答。
趙威后又問:“黎民百姓好嗎?”“好。”齊王使者答。
趙威后再問:“齊王也很好嗎?”“也很好。”齊王使者答。
齊王使者回答完問話,心裏很不是滋味。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麼,便直接問出來:“尊敬的威後,我奉我國大王的旨意,專程向您來問安。照說,您若回問的話,也該先問候我們的大王。可您先問的卻是年景和百姓,您怎麼把低賤的擺在了前頭,而把尊貴的放在了後面呢?”趙威后笑着說:“話可不能這麼說。我之所以先問年景和百姓,後問候你們大王,自有我的道理。”齊王使者納悶地問:“什麼道理?”趙威后說道:“你想想看,假如沒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麼活下去呢?假如沒有黎民百姓,又哪裏有大王呢?所以說,我這樣問才合乎情理;不這樣問,便是捨本逐末。你說是不是這樣呢?”“這……”齊王的使者啞口無言了。
召見一結束,齊王的使者已經沒有心情再去瀏覽邯鄲的美景,便直接回齊國去了。
在歸國的路上,齊王的使者一直覺得肩上沉甸甸的。雖說那趙威后什麼禮品也沒有賜給他,可他並不認為是空手而歸。他覺得,趙威后的那有關“捨本逐末”的幾句問候,比什麼禮品都貴重。
【舍本逐末】成語接龍:
捨本逐末→末節細行→行步如飛→飛聲騰實→實至名歸→歸根結底→底死謾生→生動活潑→潑婦罵街→街號巷哭→哭笑不得→得意忘形→形容枯槁→槁項沒齒→齒白唇紅→紅白喜事→事無二成→成人之善→善有善報→報本反始→始末原由→由淺入深→深文周內→內柔外剛→剛戾自用→用盡心機→機事不密→密不通風→風旋電掣→掣襟露肘→肘行膝步→步履維艱→艱深晦澀→澀於言論→論長說短→短褐穿結→結黨營私→私相授受→受寵若驚→驚采絕艷→艷如桃李→李郭同舟→舟車勞頓→頓腳捶胸→胸有成算→算沙摶空→空室清野→野心勃勃→勃然奮勵→勵兵秣馬→馬如游魚→魚帛狐聲→聲銷跡滅→滅門絕戶→戶樞不蠹→蠹政害民→民困國貧→貧賤之知→知羞識廉→廉泉讓水→水中捉月→月盈則食→食為民天→天翻地覆→覆海移山→山積波委→委曲成全→全神貫注→注玄尚白→白面書郎→郎才女姿→姿意妄為→為期不遠→遠垂不朽→朽竹篙舟→舟中敵國→國破家亡→亡猿災木→木人石心→心如止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