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89|回覆: 1

[成語典故] 髀肉復生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9-25 05: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髀肉復生】相關人物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爲先主。

【髀肉復生】涵義

髀:大腿。因爲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爲。

【髀肉復生】出處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

【髀肉復生】辨析

【髀肉復生】讀音:bì ròu fù shēng

【髀肉復生】近義詞:髀里肉生、光陰虛度、無所事事

【髀肉復生】反義詞:馬不停蹄、疲於奔命

【髀肉復生】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

【髀肉復生】造句

1、他退休之後就過著清閒的日子,不禁感嘆髀肉復生

2、天下英雄獨使君。髀肉復生猶感嘆,爭教寰字不三分?

3、昔日,劉備寄居劉表之下時,只因髀肉復生,而發出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騎,髀肉復生

4、一次酒會上,劉備看到自己腿上長了肥肉,感嘆老年將至而無法建功立業,就是髀肉復生的來歷,劉表愈加猜忌劉備,讓劉備駐軍新野。

5、我們要建立自己的理想並爲之奮鬥,不能髀肉復生

【髀肉復生】成語典故:

劉備在與曹操作戰中失敗後,喪失了地盤,只得投奔漢皇族劉表。一天,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

席間,劉表對劉備說:“上次沒有聽您的話,失去了一個好機會,真可惜!”劉備安慰地說:“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戰事。上次失去機會,怎麼知道今後不能再碰到呢!機會是沒有盡頭的。已經過去的事,就不必再後悔了。”兩人交談得很投機,又商量了以後的打算。過了一會兒,劉備起身上廁所,他摸了摸自已的髀(bi,大腿),發現上面的肉又長起來了,不禁掉下淚來。

回到座上的時候,臉上還留著淚痕。劉表見了很奇怪,問他道:“怎麼啦?您是不舒服還是有什麼心事?”,劉備不好意思地說:“沒什麼,實說吧。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戰,長期身子不離馬鞍,大腿上的肉精壯結實,到這裡來後,一晃就是五年,閒居安逸,用不著騎馬,髀上的肉復長,又肥又松。一想起時光過得這麼快,人都快老了,復興漢室的功業一點也沒有建成,因此心裡非常難受。”

【髀肉復生】成語接龍:

髀肉復生→生死骨肉→肉眼愚眉→眉南面北→北面稱臣→臣心如水→水碧山青→青紅皂白→白手興家→家散人亡→亡不旋踵→踵武前賢→賢良方正→正明公道→道頭會尾→尾生抱柱→柱天踏地→地上天官→官輕勢微→微服私行→行之有效→效顰學步→步月登雲→雲樹之思→思斷義絕→絕長續短→短吁長嘆→嘆老嗟卑→卑辭厚禮→禮爲情貌→貌似強大→大禹治水→水底撈針→針頭削鐵→鐵板歌喉→喉長氣短→短壽促命→命世之才→才疏學淺→淺見寡聞→聞融敦厚→厚今薄古→古道熱腸→腸肥腦滿→滿臉春風→風裡楊花→花晨月夕→夕寐宵興→興雲致雨→雨恨雲愁→愁紅慘綠→綠酒紅燈→燈火萬家→家藏戶有→有害無利→利慾薰心→心往神馳→馳名天下→下逐客令→令人注目→目無下塵→塵羹塗飯→飯來張口→口中雌黃→黃梁一夢→夢熊之喜→喜從天降→降心相從→從頭至尾→尾大不掉→掉舌鼓唇→唇齒之邦→邦家之光→光前裕後→後悔無及→及賓有魚→魚生空釜→釜底抽薪→薪桂米珠→珠零玉落

 

相關帖子

鄧帛 發表於 2025-4-10 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髀肉復生"的警世價值與當代啟示】

"髀肉復生"典出【九州春秋】,記載建安六年(201年)劉備寄寓荊州時的慨嘆。這個看似簡單的生理現象,實則是中國士人"居安思危"意識的經典投射。作爲國學研究者,筆者認爲這個典故至少包含三重文化意蘊:

一、時間焦慮與功業意識
劉備的慨嘆本質上是對"逝者如斯"的時間焦慮。【論語】載"子在川上曰"的典故,與劉備撫髀而嘆形成跨越六百年的精神共鳴。漢代【古詩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的時空意識,在亂世英雄身上轉化爲強烈的功業緊迫感。這種將生理變化與時代責任相聯繫的思維模式,正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的生動體現。

二、身體政治學的隱喻
古人常以身體喻政事,【黃帝內經】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劉備的"髀肉"實爲政治生命狀態的象徵:緊實的肌肉代表進取的活力,鬆軟的脂肪暗示機能的退化。這種身體觀與【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一脈相承。宋代朱熹注【大學】時強調"日新其德",正是對這種進取態度的學理升華。

三、閒適生活的辯證思考
典故反襯出中國士人對"閒適"的矛盾態度。一方面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隱逸傳統,另一方面又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入世精神。劉備的眼淚揭示出:在天下三分的大變局中,個體的安逸可能意味著對時代責任的逃避。這種張力在蘇軾【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的詠嘆中得到延續。

當代啟示:
1. 警惕"數字時代髀肉":當虛擬空間消解行動力時,更需保持實踐精神
2. 超越生理年齡焦慮:當效法曹操"老驥伏櫪"的進取心態
3. 平衡休憩與奮進:可借鑑【菜根譚】"閒時要有吃緊的心思"的智慧

結語:
這個典故的價值,在於它超越了特定歷史語境,成爲檢視生命質量的永恆尺度。王陽明雲"在事上磨練",恰可作"髀肉復生"的最佳註腳。當代人雖不必如劉備般征戰沙場,但保持精神層面的"髀肉不生",仍是應對時代變局的應有之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