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5|回復: 1

[成语典故] 不堪回首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25 04: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堪回首〗相关人物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不堪回首〗涵义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不堪回首〗出处

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不堪回首〗辨析

〖不堪回首〗读音:bù kān huí shǒu

〖不堪回首〗近义词:创巨痛深、痛定思痛

〖不堪回首〗反义词:喜出望外、大喜过望

〖不堪回首〗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感慨的语句

〖不堪回首〗造句

1、回忆起日本鬼子的大扫荡,真叫人不堪回首

2、不堪回首的圣诞节,不堪回首的生日,用泪水和安定药迎接新年。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数千年一路走来,带走了不堪回首的过往,留下了太多的辉煌。

5、她就像一个背负欺辱的受害者,始终在一种不堪回首的状态中存在着。

6、我刚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感情,我不希望太过着急开始另一段恋情。

7、那些往事对他几乎是不堪回首的,他已有那么多年不去想它了。

8、这个主题也许会令你重温美梦,也许会让你不堪回首

9、又是一个悲伤的结局,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10、不知道这张明信片曾经经历了多远的旅行,传达了什么样的讯息,但是它却记录了那段中国最屈辱最不堪回首的历史。

〖不堪回首〗成语典故: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

这时统治南唐的是李煜(yu),世称李后主。他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能,诗词、音乐、书画等无所不能。他从小在深宫里长大,过着奢侈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也大都描写宫廷生活的情景。李煜的妻子周后娥皇,容貌出众,擅长书画歌舞,但不幸早逝。后来,李煜又与娥皇的妹妹小周后相爱,在花前月下饮酒作乐,而把国家大事置之脑后。

宋朝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但李煜迷恋于歌舞升平的生活,只想求得眼前安逸,并不作抵御的准备,而一味向宋朝屈服。宋朝在哪里作战胜利或者有什么喜庆活动,他就赶紧命人向宋朝进贡财宝。后来,又主动向宋朝上表,希望取消南唐国号,作为宋朝的附庸。

公元974年秋,宋太祖赵匡胤两次派使者通知他到开封朝见。李煜怕赵匡胤杀他,称病不去。于是赵匡胤以此为借口,派十万大军征伐南唐。

第二年初,宋军抵达长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以为宋军无法渡过长江,整天在宫内和一班和尚道士讲经说法。

一天李煜偶尔外出登城,见城外都是宋军的旗帜,才急忙去召援军,但为时已晚。挨到这年冬天,宋军消灭了南唐最后一支援军,终于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被押到开封去。

李煜穿戴着白衣纱帽,战战兢兢地接受赵匡胤的召见。赵匡胤没有杀他,侮辱性地封他为违命侯,把他安置在城里。他名义上是侯,实际上过着囚犯一样难堪的生活。

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人,降宋后的痛苦生活,自然使他抑郁不堪。不久赵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世称宋太宗。太宗取消了李煜违命侯的封号,封他为陇西郡公。但是,太宗比太祖更为猜忌。一次,李煜懊悔当时不该杀了两个忠臣,太宗得知后非常恼怒。

一天,李煜做了一首名为〖虞美人〗的词。词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其中的意思是,过去美好的一切不能再回顾,回顾了只能使人更感到痛苦。

这首词传到太宗那里,太宗对他至今还在恋念故国非常忌恨。后来,又有一些怀恋故国的词作传到太宗那里,于是太宗派人将他毒死。

〖不堪回首〗成语接龙:

不堪回首→首尾相继→继往开来→来回来去→去末归本→本来面目→目乱精迷→迷恋骸骨→骨腾肉飞→飞蓬乘风→风言影语→语重心长→长才短驭→驭凤骖鹤→鹤立鸡群→群魔乱舞→舞弊营私→私相授受→受制于人→人才出众→众多非一→一元大武→武断乡曲→曲肱而枕→枕流漱石→石沉大海→海立云垂→垂暮之年→年谊世好→好声好气→气愤填膺→膺箓受图→图作不轨→轨物范世→世扰俗乱→乱琼碎玉→玉液金浆→浆酒霍肉→肉跳心惊→惊魂动魄→魄散魂飞→飞蛾投火→火烛小心→心焦火燎→燎若观火→火急火燎→燎发摧枯→枯本竭源→源远流长→长春不老→老大徒伤→伤心惨目→目眩神摇→摇唇鼓喙→喙长三尺→尺幅千里→里通外国→国耳忘家→家累千金→金石交情→情同骨肉→肉颤心惊→惊涛骇浪→浪蝶狂蜂→蜂屯蚁杂→杂七杂八→八仙过海→海底捞月→月明星稀→稀世之宝→宝马香车→车击舟连→连昏达曙→曙后星孤→孤俦寡匹→匹夫有责→责有所归→归之若水→水火不辞→辞简义赅

从头再来 發表於 2025-4-12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不堪回首"的悲剧意蕴与李煜词史地位》

"不堪回首"作为汉语经典成语,其悲剧美学价值在李煜词作中达到极致。考其源流,戴叔伦《哭朱放》首创此语,然至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方使四字承载起家国沦丧的深重痛楚。本文拟从语义演变、情感结构、文学影响三方面阐释其文化内涵。

一、语义的历时性深化
戴叔伦原句"九泉烟冷树苍苍"仅止于个体生死之悲,而李煜将"不堪回首"的客体扩展至社稷宗庙。考《说文》:"堪,任也","回首"本为生理动作,经文学转化后,"不堪"揭示心理承受的临界状态,"回首"成为对历史时空的凝望。这种语义扩容使成语从私人伤逝升华为集体记忆的创伤符号。

二、李煜词的情感结构
后主词中"不堪回首"包含三重悖论:东风与亡国的季节错位、月明与沉痛的意象反差、江水与愁思的形神比拟。其《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更以空间阻隔强化时间伤痛,形成"回忆-抗拒-再回忆"的循环心理机制。这种情感张力恰合王国维"以血书者"之评,较之温庭筠"画屏金鹧鸪"的闺阁绮怨,李煜将词体推向"士大夫之词"的境地。

三、文学史的双重影响
就创作论而言,李煜确立"以悲为美"的范式,周邦彦《兰陵王》"登临望故国"、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皆承其脉。就接受史来看,宋徽宗《燕山亭》"天遥地远"、吴伟业《圆圆曲》"冲冠一怒"等亡国书写,均可见"不堪回首"的原型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该成语现代用法已泛化为普通伤痛记忆,然考《全宋词》用典37处,八成皆指向家国之恸,可见李煜赋予的特定历史重量。

李煜以帝王身份体验阶下囚的巨变,其"不堪回首"不仅是文学修辞,更是存在困境的终极呈现。当现代人沿用此语时,或许应当铭记:在那些看似平常的伤痛表达背后,矗立着中国文学史上最壮阔的悲剧意识丰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