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45|回復: 0

[成语典故] 合浦珠还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6-9-26 06: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合浦珠还〗相关人物

孟尝,字伯周,东汉官吏。初仕郡吏,后举茂才。历任徐县令、合浦太守。

〖合浦珠还〗涵义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合浦珠还〗出处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合浦珠还〗辨析

〖合浦珠还〗读音:hé pǔ zhū huán

〖合浦珠还〗近义词:物归原主、合浦还珠

〖合浦珠还〗用法:主谓式;作宾语

〖合浦珠还〗造句

1、他丢失的资料找到了,合浦珠还,喜不自胜。

2、女儿走失了几天,现在居然自己回来了,合浦珠还,令他喜极而泣。

3、他丢了几十年的古董,在锲而不舍地追寻下如今终于合浦珠还,欣慰之情,不言而喻。

4、他遭窃的东西在数日内悉数合浦珠还,使他不得不佩服警方的办案能力。

5、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合浦珠还,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

6、他的爱车已经失窃半年,如今即使合浦珠还,恐怕早已面目全非。

7、在警方的协助下,终于找回被窃的爱车,使他深感合浦珠还的喜悦。

8、他遗失的皮夹,被善心人士捡送警方处理而合浦珠还,让他高兴极了。

9、找到走失多年的孩子,赵先生为了庆祝合浦珠还,大摆筵席请客。

10、失散多年的儿女,现在竟然陆续合浦珠还,让王先生喜不自胜。

〖合浦珠还〗成语典故:

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

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合浦珠还〗成语接龙:

合浦珠还→还淳反朴→朴素无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德无量→量己审分→分毫不取→取诸宫中→中风狂走→走投没路→路叟之忧→忧愤成疾→疾言厉气→气决泉达→达观知命→命在旦夕→夕惕朝干→干名犯义→义海恩山→山童石烂→烂若披锦→锦绣河山→山公倒载→载一抱素→素餐尸位→位不期骄→骄佚奢淫→淫言诐行→行远升高→高山仰之→之死靡他→他山攻错→错认颜标→标新创异→异涂同归→归根到底→底死谩生→生死肉骨→骨腾肉飞→飞云掣电→电闪雷鸣→鸣锣开道→道同义合→合两为一→一重一掩→掩鼻偷香→香轮宝骑→骑虎难下→下车之始→始末原由→由浅入深→深猷远计→计上心头→头头是道→道路以目→目交心通→通幽动微→微乎其微→微言大谊→谊不容辞→辞严意正→正视绳行→行侠好义→义不取容→容光焕发→发愤忘食→食辨劳薪→薪尽火传→传诵一时→时不我待→待字闺中→中道而废→废书而叹→叹老嗟卑→卑辞重币→币重言甘→甘分随时→时来运旋→旋得旋失

〖合浦珠还〗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郑何 發表於 2025-4-2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合浦珠还"的治理智慧与文化意蕴》

"合浦珠还"一典出自《后汉书·循吏传》,记载东汉孟尝任合浦太守时革除弊政,使迁徙的珠蚌重返故地的史实。此典故蕴含着深刻的为政之道与生态智慧,值得深入阐发。

从治理层面观之,孟尝之政体现了三重智慧:其一为"察民疾苦"的务实精神。面对"郡不产谷实"的困境,他能洞见"前敝"在于官吏盘剥导致生态失衡;其二为"革易前敝"的改革魄力,果断废除苛政;其三为"求民病利"的民本思想,通过恢复珠蚌资源使百姓"皆反其业"。这种系统性的治理思维,与《孟子》"仁政"主张一脉相承。

就生态智慧而言,此典早于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千余年。珠蚌迁徙现象揭示了自然资源具有"用竭则衰"的特性,而孟尝"不准滥捕"的政令,暗合《礼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的生态伦理。这种"取之有度"的智慧,对当今生态环境保护仍具启示意义。

在文化象征层面,"合浦珠还"由具体史实升华为失而复得的普遍隐喻。其特殊价值在于将物质回归与道德复兴相结合:珠蚌回归既是自然生态的修复,更是政治清明的象征。这种双重意蕴使其区别于普通"物归原主"的表述,而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考其语言演变,"合浦还珠"(《幼学琼林》)等变体说明该典故的广泛传播。在当代语境中,其应用已从具体物件延伸至情感、机遇等抽象事物的失而复得,体现了成语强大的生命力。

孟尝治合浦的事迹启示我们:良政善治需要执政者具备洞察弊端的智慧、破除积弊的勇气,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远见。这种穿越时空的治理智慧,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重要体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